实体经济的衰落是这几年不争的事实,个人认为意味着三点:一是金融转向,资金空转,盛行套利,抽血实体,抬高成本,实体难存。二是销售方式改变了,线上线下并行,数据库控制性突出,线上平台控门槛,线下体验需转型。三是消费方式改变了,信息充分透明,违法成本上升,猝死社死频发,唯有分级分类聚集,充分发育消费体验和交付体验,延长愉悦体验和增值服务,打通线上线下交集,才能不可或缺。
没办法,世界很现实,生活不相信眼泪!实体店老板要就改进,跟上变化的市场,开创进化的实体。要就难以为继,果断退出止损,换一条跑道开展新领域的竞争。或者,加入成功的模式成功者的行列,学习前进。
这个时代,唯有变化才是永远不变的。
作为一个13年实体老板的80后!我来说说实体经济的衰落过程!
2008年我们刚结婚开了自己第一个40平米的实体茶叶店!当年由于茶城新开业交租半年送半年,一年租金1.6万!一个月租金1300,月平方租金合30多一平!由于地理位置不错,年轻人经营勤劳,有礼貌!平均每天营业10小时以上。第一年收回装修和店租并有微利。
第二年到第四年保持每年8万左右的纯利润,房租恢复原价没有赠送优惠!但每年保持利润的增长,因为顾客也在逐年积累!
第五年到第八年有点小爆发,单位客户逐渐增多。周边县城固定批发客户也在增加。房租没有大的变化保持在4万一年左右!水电暖气费一年3000左右!
2015年刚好有门头房空出来,100平房租18万一年,但楼层挑高5.7米可以做隔层用做仓库和茶室。我们虽然感觉压力大但我们夫妻还是决定换大铺门头房,也算给自己一个压力和挑战。毕竟店面太小发展也受限!
新店开业后15-17年算下帐基本没有利润,所有利润除去房租水电人工几乎没有任何利润。真正的给房东打工。2017年茶城修地铁,门口的停车场变成施工工地,人流量锐减。压力倍增,两个孩子读书,四个老人要赡养…我们还好大客户老客户都留有微信,客户信任度高60%客户都可以发货!但每年业绩都略亏几万,房租虽然优惠了三个月还是每年吃老本。随着电商的兴起,信息差越来越小,电商平台的低价低质产品让很多消费者只认价格不认品质也流失了些客户。地铁施工四年茶城一年有300天老板比客户多。这就是现状!
疫情爆发后那就更是惨不忍睹。实体老板很多转型做直播,但90%坚持不到一个月。因为没有流量和粉丝基础,缺乏电商思路和经验!
总结来说:实体大量的倒闭潮有三大原因。
第一:居高不下的租金只涨不跌是第一座大山。
第二:电商和直播的兴盛在革所有中间商的命。各行各业都在干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命!信息差越来越透明。
第三:实体老板学习力下降,没有跟上市场变化的节奏,以前的赚钱思路和方式一成不变。
实体经济的衰落 很多实体店的老板把这个原因归结于网商和马云 ,现在在网上骂马云的基本上都是实体店的老板 和房东。现在房价高起带来的是房租的不断的上涨 和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 ,而房租和人力成本恰恰是一个实体行业的重要支出 !可以说这两项占到实体行业营业成本的50% 以上!甚至是更多 !而很多的房东宁可空置也不降价,从而去维持市场价格 ,这种竭泽而渔的行为进一步把实体店的客户推向了网络 。我们来看一看现在实体店货品的成本有哪些 ,实体店的一件货品成本是:进价加房租加水电加人工加其他 !网店的成本是:进价加网络扣点加其他。 也就是说实体店的商品售价加价率更高 ,你会因为同情实体而多付一些钱买单吗 ?肯定不会 。而且现在实体店的服务意识依然没有总体质量上的提高 ,昨天还爆出一个服装商场,杭州四季青的几个女老板因为顾客买衣服大了 ,顾客想要换一件,居然把顾客打了 !如果实体这么玩儿 !顾客还跟你玩儿 ?大老远跑过来服务没享受到,还挨了打,受了气!现在电商的发达 就是实体店房租 和房东 和服务等因给逼出来的!实体自己作的,那些老板和房东还好意思骂马云!要点脸么?
我是2017年倒闭的外设代工厂,同年倒闭的外设厂有小厂,也有知名大厂,在深圳的福田、宝安、龙岗、广州、东莞等地一年里倒了几千家同行,十余个500人的物料群从2014年的热闹,到2017年的冷清(凡是消息要么是催款的要么是被zf罚的,最多的消息是催人泪下的告别,每一个人的告别都是触动灵魂的、供应链从断裂到消沉直到最后解散,其主要原因是大家押宝到电商,工厂逐渐变成零售店,ⅹⅹ巴巴那一年从最初3000元的年费涨至6500元,各种间接费用占据了利润的120%甚至更多,中小企业每天面临的是亏损、恶性竞价、花钱刷单、租金猛涨,大量人工浪费在打包、售后等原本非工厂劳动支出环节,多年积累的财富,仅不到三年,全线蹦蹋,没有人能关注到工厂的存亡。这是铁一样的事实,如果说当初我的小厂倒闭是经营不善,那么我们这个行业里一些巨头倒闭也是经营不善吗?例如:ⅹ贵、幽灵系、ⅹ鸟系、ⅹ豹系、ⅹ神系等大企业都垮掉,其中还包括TX、HW、OV、富士康的半成品、各大厂的外设也流向滞销品业,这些大厂也有问题?要不是体量大、有资本,他们的命运也一样!以前制造业出货都是出口出柜、内销由操盘手分配到全国代理手中,因路线向电商走,影响到产业结构生态,操盘手(全国总代理)出走,大代理及经理人纷纷流失到其它行业(绝大部分搞金融、共享和炒房去了,最后他们的下场也不好,真正赚了的人也有,但是极个别人,抓住时机捞一把就辙的这些人是赚了,其他人都没逃脱厄运。
今天,你们在终端购买的产品,更多的是那些幸存的工厂制造的“电商版”,你们今天享受的价格实际上普遍比实体贵。因为集中运输永远比零散运输成本低、包装费低、安全性高。你们今天网购的永远是千篇一律的外观,因为过去工厂都是私模,因为经济压力,已经没有研发部门,各厂都走向了公模,你买的不同品牌,除了LOGO,连外壳都一样,更别提什么ⅠC方案了,例如:外设、安防设备、桌椅、纺织品、家具、服装等等,绝大多数行业,除了极少巨头外,中小企已经没有了研发概念,因为能力不允许了。
为什么你的街道不再繁华?其一,工厂来抢你的客户了,其二,房价租金让你经受不起,其三,你原来的忠实客户都已网购成瘾,其四,你的体量太小,选择性太少,其五,你的网店(假如有)被一个叫“流量池”的东西人为操纵至边缘化,你的自然流量被“充值购买”化(哪怕产品过硬,就算充了不一定给你优质流量)。
实体经济如果再得不到关注,如果再不将供应链整顿,如果再不遏制各城市的内需外流,整个制造业接下来的命运将是集体阵亡,包括诸如HW、OV米这些巨头也会受到沉重打击,中小实业沉沦之后,大企业失去了唇,那么齿也会掉落,当一个国家的工业经济垮掉,消费经济自然也得垮,那么国家也会下坡。电商本身是“商业服务“性质,但如今实质上却是参与了、操纵了市场,其过分渗透到货币交易、商务交易、物流交通、金融行业、数据掌控、财务数据掌控、私人经济状况掌控、生活习惯掌控,人们的衣食住行逐步在默许被掌控和操纵,甚至某些方面连思想都被无形支配。这不是危言耸听,这值得经济学家们深思和分析,并给出改制建议。
4000~5000家。深圳市是广东省小微工厂驻扎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其工厂种类繁多,抗风险能力差,受疫情风险影响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在2022年4月光跨境电商行业工厂倒闭1000多家,到同年5月共倒闭近3000多家,这个光指的是跨境电商的行业工厂,其预计一共倒闭了4000~5000工厂。
富时A50指数的成份股有哪些?1、a50成分股主要有: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华为真正入股的a股上市公司和华为深度合作...
长沙邮箱是多少?1、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073...
*豆油期货行情1、截至11月26日,大商所豆油主力合约...
这是当然的受国际金价波动影响着*的时候达到1920美元/盎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