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仍处于疫后恢复期,相关的改革和政策仍需持续推进;2. 投资:整体稳步修复向好,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3. 消费:受收入增速拖累,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释放;4. 杠杆率:信贷供给收紧,需提防相关风险;5. 价格:大宗价格推升PPI上涨,但对CPI传导较弱;6. 国际收支和汇率:经常账户回弹,趋势或难持续,人民币汇率仍面临不确定性;7. 国际经济形势:关注疫情分化与反复、国际货币政策转向两大风险,全方位积极应对。 人力资源而非人口总量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2. 如何保护和提升人力资源;3. 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目前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完全结束,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仍处于“六稳六保”政策驱动下的缓慢恢复期,中国经济企稳根基尚需进一步筑牢。考虑到基数效应以及国际疫情可能转好造成的外贸条件变化,我们预计全年经济呈现逐季下降趋势。结合高频数据与各分项的增长趋势进行测算,我们预计2021年全年实际PDG增速约为8.2%左右。如主要风险集中爆发,全年实际GDP增速有可能降至7%左右;如国际经济形势整体向好,消费恢复平稳,则全年实际GDP增速有望突破8.5%。人力资源总量是指一个经济体内考虑到人口素质(包括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有能力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人口工作时间储备。在综合考虑人口结构的变化、健康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之后,中国最近20年以来人力资源总量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19年人力资源总量相较2000年提高14%。根据预测,随着教育和健康水平的继续提升,中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将在2050年之前保持平稳缓慢上升,可以为新百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我们建议,中国的人口国策应当转变为人力资源战略,更加关注人的发展,更加关注教育和健康。2020第一季度,我国实际GDP增速为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目前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完全结束,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仍处于“六稳六保”政策驱动下的缓慢恢复期,中国经济企稳根基尚需进一步筑牢。考虑到基数效应以及国际疫情可能转好造成的外贸条件变化,我们预计全年经济呈现逐季下降趋势。结合高频数据与各分项的增长趋势进行测算,我们预计2021年二季度实际GDP增速约为9%,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8.2%左右。如主要风险集中爆发,全年实际GDP增速有可能降至7%左右;如国际经济形势整体向好,消费恢复平稳,则全年实际GDP增速有望突破8.5%。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9%,两年平均增长3.9%;但相对于工业、出口、消费,投资复苏进度相对偏慢、力度相对乏力,整体投资增速尚未恢复至疫情之前的正常增长水平。分行业来看,制造业投资恢复进度最慢,两年平均增速尚未转正;基建投资复苏乏力,增速低位徘徊;房地产投资一枝独秀,表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是当前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展望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稳定恢复态势,但增长动能可能仍然减弱,政策加力刻不容缓。ACCEPT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8.5%-9.5%。虽然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分别高达19.6%和33.9%,然而较高的增长速度主要是由于去年低基数所导致的。综合考虑过去两年的整体情况,当前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仍要慢于疫情爆发前2018年与2019年的水平。导致消费反弹不足的最主要原因,是总产出恢复并未完全反映在居民收入的提升之中。除收入因素之外,年初疫情的偶有复发与消费习惯的调整也部分地导致了居民消费增长的放缓。
2020年GDP初步总额为1015986亿元人民币,2020年的平均汇率是6.8996元兑换1美元,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2020年我国GDP为14.725万亿美元。同比实际增长2.3%。
2021年1月18日,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2020年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定运行,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为“十四五”开局奠定了基础。
拓展资料: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2021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发布数据,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7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7%,居全球第11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1986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
2000年突破10万亿元,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2010年突破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重要关口
2016年越过70万亿元
2017年越过80万亿元
2018年越过9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6%
2020年,面对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活力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期实现。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指出,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了100万亿元大关,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一个新的大台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对第一财经表示,2020年全年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2020年GDP呈现逐季增长,特别是在第四季度的增长超出预期。我国是在全球首先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增幅甚至高出了国际上很多机构的预测。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6万亿元,超过100万亿元。这不仅是“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三大目标之一,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实现经济正增长的目标。 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 。到2020年,全国经济继续稳步复苏,工业增加值、企业利润、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升,主要税收收入出现正增长。2020年,中国出台了七批28项针对性减税降费措施,预计当年减轻企业负担超过2.5万亿元,有力支持了中小微企业的救助发展。确保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供应。2020年,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高于中国企业整体水平2个百分点。
地方海关在2020年实施了减税、自贸协定下的关税优惠和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共减税2687.7亿元。根据国家粮食战略储备管理总局的要求,2020年秋季粮食采购工作顺利进行,价格高,市场条件好。到目前为止,主要生产区企业共采购秋季粮食1.2742亿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采取五项措施确保春节期间粮油供应充足,包括加强市场监管,加强粮食来源的组织和调度,利用牲畜,加强监督检查。
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经济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GDP同比增长0.7%。从季度来看,第一季度同比增长6.8%,第二季度3.2%,第三季度4.9%。2020年,中国将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实现经济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中国已推出强有力的防疫措施,并迅速采取政策行动减轻危机影响,以支持经济从危机中持续复苏。中国经济运行继续恢复正常,疫情得到控制。预计2020年和2021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9%和7.9%。
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32.1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成为世界上*一个货物贸易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据统计,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消费“冻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8.58亿元,同比下降19.0%。此后,随着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烟火气回归,消费逐步恢复。第三季度零售额增长0.9%,在2020年*转为正数。2020年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415万亿元,同比下降4.8%,仍为负增长。
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25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77亿元,增长2.1%。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就业民生保障有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于预期。
扩展资料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名义下降3.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名义增长2.9%。
宁吉喆指出,总的来看,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同时应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下一步,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参考资料来源:***——2020年中国GDP突破100万亿元 同比增长2.3%
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1月18日,在国新办就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2020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公布。数据显示,各季度GDP增速呈现V型反转,其中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GDP总量也*突破100万亿元,达1015986亿元。
扩展资料
社会消费品零售情况
消费上,2020年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去年下降3.9%。从总量看,2020年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54.3%,2012-2019年,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经历了持续8年的上涨,2019年达到57.8%。
对于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处于负增长,宁吉喆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从增速看三四季度已经转正,特别是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达到了4.6%,这个速度已经开始接近前几年的正常水平。12月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略有一点波动,确实也是受到几个地方散发疫情的影响。
但是从整个大势来看,我国消费在生产供给不断增强的同时,还是能够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从2021年的情况看,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有利因素是比较多的,我国经济有基础也有条件延续稳健复苏态势。
参考资料来源:经济观察报—GDP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增速达2.3%!2020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公布
富时A50指数的成份股有哪些?1、a50成分股主要有: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华为真正入股的a股上市公司和华为深度合作...
长沙邮箱是多少?1、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073...
*豆油期货行情1、截至11月26日,大商所豆油主力合约...
这是当然的受国际金价波动影响着*的时候达到1920美元/盎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