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了解一只基金的时候,我们常常提到要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包括基金经理是属于什么样的投资风格?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是否与市场风格相匹配?等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应该如何判断基金经理是属于哪种投资风格。
关于投资风格,市场是没有绝对的划分依据的,没有绝对的标准说基金经理就是属于什么样的投资风格,我们对于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的判断,是需要综合几个维度去考虑。
如果能够理清楚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基本上就能大概知道基金经理是什么样的投资逻辑,适合什么样的市场了。
判断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
一个基金经理不可能一毕业就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在正式任职基金经理之前,可能做过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等,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的证券从业经验历经过牛熊市场周期,他对市场的把握相对而言也会更加的精准一些。
基金经理的行业研究背景
基金经理的行业研究背景可以大致判断基金经理的能力圈,每个基金经理都是有自己的能力圈的,在自己的擅长的能力圈内管理基金,管理的效果肯定会更好一些。
所以,我们需要关注基金经理上学时期的专业背景,毕业之后的研究领域。
一般来说,管理行业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科班出身的会更多一些,就跟我们找工作一样,也要讲究专业对口,在自己深入了解的领域内进行投资肯定更加游刃有余一些。
当然,随着基金经理管理经验的增加和沉淀,其能力圈也会得到拓宽。
历史业绩
历史业绩一般是投资者最关注的,也是第一眼看重的。
看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不是看他的排名是不是在冠亚军,而是要看过往业绩是不是持续向好,如果只是在某个时间段业绩爆发式增长,很可能是受益于大环境的景气或者是行业的轮动,运气的成分更多。
业绩的衡量上,主要看每年业绩和基准对比、和大盘对比;牛市、熊市、震荡市不同市场行情下的业绩表现;对风险的控制情况(最大回撤与指数对比如何);还要看他们管理的每只基金以上各维度表现。
看基金定期报告或者公开采访路演等
基金的定期报告或者是招募书等文件是基金信息最为齐全的官方文件,其中信息量非常大。
我们要了解的信息是跟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相关的,所以重点关注几个方面就可以了。
比如说前十大重仓股的变化情况、换手率、行业占比。
还有一个部分就是策略分析与展望,这里是基金经理的自述,主要是对过往业绩的总结和未来行情的判断和投资策略。
或者我们也可以通过基金经理的采访、路演等了解基金经理的观点。
基金公司宣传与定位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明确的就是基金公司给基金经理公开宣传中的定位。
这个介绍是比较专业和精准的,基金公司会对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贴上明确的标签。比如说价值型、成长型、行业主题等等。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整理了36位在市场上得到认可的现任明星基金经理。下面的36位基金经理都是各家基金公司的“台柱子”。通过对其管理的基金、相应基金的 历史 表现进行分析,挑选出我认为投资风格稳健,选股能力强、风险控制能力强的基金经理,后续会持续对文章进行更新,加入更多的优秀基金经理。
这36位明星基金经理分别是:(2020年7月,上证指数3200+时统计)
1.张坤(易方达中小盘混合,7.8年回报481%,平均年化25.3%)
2.萧楠(易方达消费行业,7.8年回报346%,平均年化21.2%)
3.陈皓(易方达科翔混合,6.2年回报376%,平均年化28.5%)
4.谢治宇(兴全合润分级混合,7.5年回报508%,平均年化27.2%)
5.董承非(兴全趋势投资混合,6.7年回报273%,平均年化21.8%)
6.傅鹏博(兴全 社会 责任混合,9.2年回报427%,平均年化20%)
7.周应波(中欧时代先锋,4.7年回报218%,平均年化28%)
8.周蔚文(中欧新蓝筹混合,9.2年回报392%,平均年化17%)
9.葛兰(中欧医疗 健康 混合,3.8年回报210%,平均年化35%)
10.魏博(中欧盛世成长混合,7.3年回报392%,平均年化24.5%)
11.何帅(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4.8年回报206%,平均年化26%)
12.杨浩(交银新生活力灵活配置,3.7年回报180%,平均年化32%)
13.王崇(交银新成长混合,5.7年回报314%,平均年化22.1%)
14.朱少醒(富国天惠成长混合,14.7年回报1705%,平均年化21.8%)
15.毕天宇(富国高端制造行业,6.1年回报205%,平均年化20%)
16.傅友兴(广发稳健增长混合,5.6年回报155%,平均年化18%)
17.刘格菘(广发双擎升级混合,1.7年回报232%,平均年化105%)
18.刘彦春(景顺长城鼎益混合,5年回报213%,平均年化25.5%)
19.余广(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混合,8.6年回报398%,平均年化20.5%)
20.雷鸣(汇添富成长焦点混合,6.3年回报346%,平均年化27%)
21.王栩(汇添富美丽30混合,7.1年回报254%,平均年化19.1%)
22.程洲(国泰聚信价值优势混合,6.6年回报345%,平均年化25.5%)
23.周伟锋(国泰价值经典混合,6.3年回报253%,平均年化22.1%)
24.张慧(华泰柏瑞创新升级混合,6.2年回报319%,平均年化26%)
25.方纬(华泰柏瑞价值增长混合,5.6年回报260%,平均年化25.9%)
26.陈一峰(安信价值精选股票,6.2年回报300%,平均年化25.1%)
27.杨明(华安策略优选混合,7.1年回报262%,平均年化20%)
28.孙伟(民生加银策略精选,6年回报412%,平均年化31.2%)
29.张峰(农银汇理行业领先混合,4.8年回报183%,平均年化24%)
30.梁浩(鹏华新兴产业混合,9年回报369%,平均年化18.7%)
31.曲杨(前海开源沪深港优选,4.2年回报243%,平均年化33%)
32.杜猛(上投摩根新兴动力混合,9年回报403%,平均年化19.9%)
33.冯明远(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3.7年回报212%,平均年化36%)
34.李晓星(银华中小盘混合,5年回报180%,平均年化23%)
35.丘栋荣(汇丰晋信大盘A,3.6年回报200%,平均年化35.3%)
36.林鹏(东方红睿丰混合,5.6年回报219%,平均年化22.5%)
看第七届英华奖的评选结果,三年期股票最佳投资基金经理是:李进、杨栋、赵蓓、刘格菘、邱璟旻、黄峰、胡宜斌、胡昕炜、归凯、郭斐、杨浩、刘彦春、赵伟、陈璇淼、邹曦、冯明远、李佳存、葛兰、周应波、国晓雯。五年期股票最佳投资基金经理是:魏庆国、李元博、程洲、崔莹、雷鸣、沈楠、王崇、刘彦春、孙伟、章晖、邱杰、曲扬、谢治宇、萧楠、张坤。鼎信汇金APP一档节目《基金情报局》,有一期节目专门分析上榜的基金经理的,深度聊他们的投资风格,有兴趣看看就是了.。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简单、最省心、最有效的投资方式就是投资指数基金,股神巴菲特也曾不止一次的说过:对于个人投资者,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指数基金定投。
指数基金投资逻辑
基金就是一揽子股票组合,其背后的投资逻辑可以类比股票,即指数点数=市盈率*加权平均净利润(按指数基金投资的股票权重加权平均后得出的),指数点数的变化同样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市盈率、加权平均净利润(小学算术)。
小结:长期持有基金3-5年
1. 牛市来了,基金必然大赚特赚,开心
2. 一直在3000点震荡,优秀的基金一样能获取年化12%以上的收益,开心
3. 如果跌了,亏也亏不了多少钱,我还能在低点继续加仓,开心。几个月之后,上证指数又回到3000,一样赚钱,开心。
拓展资料:
基金经理情况
投资风格上:基金经理行业偏好医疗器械、创新药等领域,聚焦高景气领域;在持股上则偏好大盘成长,热衷重研发的创新药公司和医疗器械企业,且以激进为主,兼顾防守的操作作为管理该基金的逻辑主线。
投资能力和基金盈利来源上:基金长期重仓个股基本面良好,且买入时财务指标和估值指标表现良好的个股,选股能力较强。由于基金经理抓住19年下半年医药行业小牛行情,并通过持仓后的企业估值修复提振了基金收益。
同类医疗基金对比:
从基金综合表现对比分析:10只同类医疗优质基金中,3支股票仓位下调超4%的基金年化收益排名前3;利用业绩排名和最大回撤排名计算得出各基金综合指标分值,创金合信医疗保健的综合表现最佳。
从基金的二级细分行业对比分析:结合上述业绩排名和综合指标分值,挑选排名前4的基金,20Q1这4只基金重仓在医疗器械、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这3个短期表现最优异的细分板块占总市值比重均超过65%,由此可得出结论:医药生物行业的细分行业表现是存在分化的,基金的业绩表现与重仓股所在细分行业高度相关,因此,基金经理对一个行业内的某个细分行业的前景预判尤为重要。
只有一个:孙伟
被誉为基金圈年度“奥斯卡”的第十七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揭晓,由孙伟管理的民生加银策略精选混合(000136),荣获五年期开放式混合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这已是该基金连续5年获得金牛奖。
此前,该基金已将“一年期开放式混合型金牛基金”(2016年)、“三年期开放式混合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2017、2018年)及“五年期开放式混合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奖(2019、2020年)全部斩获。同时,该基金经理孙伟曾三度荣膺“最佳人气金牛基金经理”。(2016年、2018年、2019年)。
扩展资料
2020年A股“牛气”十足,对于尝到“买股不如买基金”甜头的投资者而言,借助绩优基金入场依旧是首选。而在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投资中,“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也成为许多人的择基标准。
在此背景下,新浪财经推出2020新浪财经“金麒麟”最受青睐基金经理评选,民生加银基金孙伟当选为“五年期·10-20亿最受青睐股票基金经理”。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2020“金麒麟”最受青睐基金经理评选揭晓民生加银孙伟上榜
参考资料来源:经济网-民生加银策略精选连续5年荣膺金牛奖基金经理孙伟实力致胜
在行文之前,我想先声明,这不是一篇有攻击性的稿子。今年业绩最差,是一个客观的描述,而不是一个带有贬义的定语。
投资主动权益基金,如果没有做好一两年业绩不太好的心理准备,大约是不够合格的。
业绩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市场的,也有自身的,很多时候也未必是做错了什么,所以本文不在于批评指责什么。纯粹是想在今年这样一个震荡又特殊的年份里,从℡☎联系:观层面去看看优秀的基金经理在逆境中,是如何思考和操作的。
一、支付宝金选是什么?
支付宝金选是支付宝理财智库和中国证券报联合挑选出的一份基金名单,被选中的基金在支付宝里会出现一个亮闪闪的金标,非常的霸气。支付宝金选分成三个区,安稳理财区、稳中进取区、金选好基区,分别对应3%左右收益的短债产品、固收+和偏权益类的基金。
金牛奖在我看来,有的时候还是圈内的自嗨。支付宝金选是很接地气的,会极大程度上的影响投资者的选择。全市场大几千只基金,能打上这个金标的,也就不到两百只,可以说,支付宝金选是基金界的最强王者了。
支付宝金选的评委名单是颇为强大的,我挑两个我熟悉地讲两句。
招商证券的任瞳团队在基金研究上做得很深,年初他们有一个调研200+基金经理的活动,产出了很多纪要。有兴趣的也可以去找一下他们的那个研报《中国公募权益基金经理风格核心池》,我觉得对框架式的掌握中国主动权益基金池有很大的帮助。
林国怀是兴全的fof基金经理,他的兴全安泰养老系列产品真是做得好。他把做fof比喻成足球场上的教练,任何一个时刻,都要求这只基金队伍中既有前锋,也有中场和后卫,还有守门员。林国怀产品的特征就是均衡、稳健,其实是适合普通老百姓理财的,如今的管理规模也突破300亿了,是管理规模最大的fof基金经理。
其他人也都是很厉害的,总之,这个评委席还是很强的。我听说支付宝的基金评价中心这两年招兵买马,已经颇具实力了。
虽然支付宝金选的评委团很好很强大,但这个名单有一个值得诟病的地方。就是按周来调整,对成分有调入调出,这就很容易造成追涨杀跌。作为一个三方推出的榜单,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销售导向,这是很大的问题。
给到最好宣传位置的支付宝金选产品,往往是最近业绩很好的权益类基金经理,然而在市场的风格轮动之下,基民很容易就买入后追高了。相对而言,支付宝金选中,那些固收+类产品,因为不需要考虑市场风格问题,往往推荐的质量更高。
二、今年业绩最差的支付宝金选基
截至本周五,今年全市场业绩最差的权益基金收益率在-25%左右。整理了目前支付宝金选基金中,业绩最差的十只产品(华安基金陈媛有两只,合并在一起了),业绩最差的是东方红产业升级,年内-15.45%。
这份名单里没包括今年被调出金选的基金,业绩不够好,还能被金选留下来,那都是有些说法的。
刘彦春、张坤、王宗合、胡昕炜四位消费天王悉数在场,易方达消费精选没被纳入支付宝金选,否则年内亏了12%的萧楠也会出现在这份榜单里。这充分说明了今年市场对消费的不友好,去年还是YYDS的赛道,今年就把大佬们逼得人仰马翻了,投资真的不容易。
其实整体来说,这份名单都偏消费,曲扬、陈媛、骆帅身上都有着鲜明的消费标签。曲扬年初还发了一只规模颇大的6个月持有期基金,如今年内亏了快20%,销售渠道可谓是怨声载道。
去年还风头正劲的杨瑨今年也失去了光彩,中概股+消费的组合今年属实是拉胯。汇添富会在基金经理业绩出彩的时候让发新基金,这其实给基金经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杨瑨年初也是发了好几只大规模产品,好在新产品今年还行,盈亏边缘徘徊。
王延飞和韩东在这份星光璀璨的名单里,显得有些质朴,他们来自东方资管,这家基金公司一度在基民中颇有人缘。今天东方资管在褪去网红基金公司的色彩,对普通基民而言,王延飞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
三、王延飞做了什么操作?
曾几何时,东方红是基金圈媒体的流量密码。陈光明、林鹏星光闪耀,公司的一举一动都是圈内人讨论的焦点。东方红引领的封闭期基金潮流,甚至可以说是公募这一轮狂澜的起点。
如今,一轮轮激烈的人事变动后,东方红的星光是有所黯淡的。王延飞在当下的东方红权益基金经理里,是很重磅的存在。
王延飞的在管规模达236亿,是东方红规模仅次于孙伟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自2015年6月出任东方红产业优势以来,一年、三年、五年的金牛奖拿了个遍,不可谓不优秀。出任基金经理以来,年化收益率达12%,这个成绩是很拿得出手的。
作为东方红自己培养的基金经理,王延飞的投资很有东方红气质,价值、均衡、长期。王延飞的换手非常之低,持股周期也很长,自他出任基金经理以来,就一直坚定持有伊利股份,万科、美的、华域三只白马股也都持有了15个季度以上。王延飞的前十大持仓集中度长期在55%左右,是偏集中的,这与他对持仓置信度高的理念是统一的。
撇开15年的股灾,王延飞的历史最大回撤是2018年,最大回撤在30%左右。那时候大环境不好,王延飞拿满了一手大消费:伊利、美的、万科、青岛……纯纯扛过了2018年,等来了后面的大反弹。
总的来说,王延飞是一位经典的东方红基金经理,践行价值投资、配置均衡、言行一致。
然而,这一轮调整,王延飞已经在历史最大回撤边缘了,从高点下来已经动态回撤了26%了。王延飞这次还能像上次一样,熬过去么?
先复盘一下王延飞今年的具体操作,最后我会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未必严谨正确,只能说是一家之言,供参考。
王延飞确实是不太关注市场风格的,在去年四季度市场上那么多炙热概念的时候,他还是坚守了自己的底仓:伊利、美的、万科、海康和保利,这些都是他持有了数个季度的股票。所以比较能够反馈王延飞判断的持仓是:华鲁恒升、荣盛石化、巨人网络、百润、分众。
总体来说,依然是践行了在市场上寻找优秀的机会,那种年化15%左右的优秀机会。
今年一季度是个过山车的行情,茅指数冲刺回落,消费、医药开始低迷。在一季度底,王延飞清仓了保利,降低了对地产的头寸。剁掉了低迷的巨人网络,这笔交易显然是正确的,巨人后面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暴跌。
王延飞在一季度买入了洋河股份,需要说明的是,王延飞虽然总体上偏消费,但其实对白酒的配置一直比较低,历史上没有赚到过太多白酒的钱。
然后就是买入了智飞生物,这里需要了解的背景是,智飞生物是东方红这家基金公司在医药上配置最重的股票。王延飞自己曾在采访中,强调过医药是自己的短板,会去找机会补齐。在医药行业回调的背景下,买入公司最推荐的医药行业,算是一种开拓吧。
二季度报显示,王延飞大幅减持了华鲁恒升、荣盛石化、美的、万科。前两只股票属于大炼化中管理层比较优秀的公司,要说公司基本面发生了什么深刻的变化,倒好像没有。可能的原因要么是价格不合适,要么是认为周期品要见顶。后面两只股票其实属于王延飞的压舱石,果断地在股价大幅下跌后减持,应该是对地产长期萧条的预期。
相对应的,王延飞大幅增加了对分众传媒、洋河股份的持仓,这两只白马股股价阶段性的较为低迷,王延飞做了加仓处理。十大重仓里新出现了尚品宅配、鱼跃医疗、万孚生物,看起来是进一步加大了对医药板块的布局。王延飞还在期间有一份关于鱼跃医疗的调研纪要。
这里面操作的缘由在这里就不做胡乱猜测了,因为确实无据可查。三季度王延飞没有太多大幅度的操作,也按下不表。
总的来看,之所以今年业绩拉胯,王延飞的大盘成长风格确实逆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做出的应对也似乎没有起到特别的作用,减仓的及时性和抄底的有效性,都不足。
然而,必须要说的是,王延飞历史上也不是一个以择时或者交易见长的基金经理。年内亏15%,也不是一个不能接受的结果,短期的业绩回撤,还不足以说明太多问题。
四、问题在哪儿?
王延飞太过东方红了,他的那些经典持仓:伊利、美的、华域、立讯……都有着浓烈的东方红烙印。
今年新配置的尚品宅配、万孚生物等公司,虽然也还没有太明显的业绩贡献,但在我看来,反而证明王延飞还在积极的去找新的投资方向,是好事。
圈内资深媒体小雅今年曾发文诘问东方红在宁德时代上太过强的一致性配置,质问是否合理暂且不论。不可否认的是,东方红这家基金公司内部有着非常强烈且一致的投研文化,这种投研价值观很多时候是好事。但过于强烈,会不会导致大家躺在趋同的氛围里,不思进取?
东方红这些年在医药投资上鲜有经典案例,对新经济、新产业的跟踪似乎也有不足,这是需要东方红去思考的地方。完全错过CXO和光伏,似乎有哪里不太对。
王延飞管理的东方红睿玺三年定开,天天基金的讨论区里骂声一片。当然,绝大部分时候天天基金的讨论区也都是噪声,没什么意义,涨的时候夸,跌的时候骂。但对东方红这样一家备受赞誉的基金公司而言,投资者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谁教你们密集发行的都是长封闭期产品呢?
长封闭期是让投资者牺牲了流动性,换取更好的收益,如果不能在投资上有更好的回报,那显然是会失去人心的。
此外,太过密集的高管离职,也提醒东方红,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股权这东西,藏着藏着,就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