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银行在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00多个办事处,20.5万名雇员中有2.8万名从事国际银行业务,为100家国际大型企业中的80多家提供服务;法国巴黎银行在全球范围从事出口信贷方面的业务。现今,法国巴黎银行在中国已经建成最大的外国银行网路之一,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和天津拥有5个营业分支机构,在上海建立合资银行上海巴黎银行(IBPS),在苏州设立一个代表处,在香港和***则设定分支银行,在大连和成都亦有两个代表处。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法国巴黎银行位列44位。2018年12月,巴黎银行入围2018世界品牌500强。
基本介绍
公司名称 :法国巴黎银行 外文名称 :BNP PARIBAS 成立时间 :2000年 经营范围 :企业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服务 员工数 :77000人(1999年底) 总资产 :6990亿欧元(1999年底) 覆盖网路 :83个国家 官网 ::bnpparibas/ 基本信息,概述,荣誉,银行业务,亚洲业务,企业投资,资产管理,改制计画,合作,发展,在中国,在世界,里程碑,中国,台湾省, 基本信息 概述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全球银行及金融服务机构,获标准普尔评为全球四大银行之一。集团业务遍及全球逾85个国家,于企业及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及服务,以及零售银行三方面均稳占重要位置。 BNP PARIBAS 2000年5月,法国两家主要商业银行与正式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法国巴黎银行。根据净收入排名,位居法国第一,根据股东权益排名,位居欧洲第四大银行。其资本市值在欧元区银行中排名第二,到1999年底,法国巴黎银行的资产总额达6990亿欧元,盈利达15亿欧元。职员人数超过77000人,其中28,000人在海外工作。 法国巴黎银行拥有庞大的国际网路,覆盖83个国家,包括七个主要金融中心。法国巴黎银行具有真正的金融创新能力并且在新技术及销售渠道方面经验丰富。通过不断开发扩展商业及金融业务品种,法国巴黎银行已经成为一间真正的国际银行,并且在公司银行、资本市场、国际私人银行及资产管理等业务方面成绩卓越。在法国,其向公司及私人客户提供服务方面的优势无可比拟,尤其是在资产管理、消费信贷、租赁及房地产等业务领域。 法国巴黎银行所拥有的超过200亿欧元的股本,使之能够抓住由于实行单一货币所带来的以及在欧洲金融服务市场上所产生的任何机遇。法国巴黎银行遵从的一贯原则是不断提高盈利性及给股东创造价值,使银行不断壮大并且成为一间欧洲领导银行。 法国巴黎银行拥有一支用专业知识武装的职员队伍以及分布广泛的国际网路,实力雄厚。这些优势,使之能够在不断扩张业务的同时,达一向股东、客户及职员所定下的目标。 根据《福布斯》杂志2007年的全球2000强,在全球银行业中排行第六,在法国排行第一。截至2007年6月30日的财务业绩:银行业务净收入为82.14亿欧元,增长13.4%;运营总收入33.66亿欧元,增长13.8%;集团净资产增加22.82亿欧元增长20.0%。 荣誉 《环球金融》(Global Finance)杂志近日评选出2012年全球50家最安全银行榜单,根据榜单, 法国巴黎银行榜上有名,排名第47…… 法国巴黎银行拥有庞大的国际网路,覆盖83个国家,包括七个主要金融中心。法国巴黎银行具有真正的金融创新能力并且在新技术及销售渠道方面经验丰富。 通过不断开发扩展商业及金融业务品种,法国巴黎银行已经成为一间真正的国际银行,并且在公司银行、资本市场、国际私人银行及资产管理等业务方面成绩卓越。在法国,其向公司及私人客户提供服务方面的优势无可比拟,尤其是在资产管理、消费信贷、租赁及房地产等业务领域。 法国巴黎银行拥有一支用专业知识武装的职员队伍以及分布广泛的国际网路,实力雄厚。这些优势,使之能够在不断扩张业务的同时,达一向股东、客户及职员所定下的目标。 2018年12月,巴黎银行入围2018世界品牌500强,位列第119。 银行业务 法国巴黎银行六大核心业务:在法国的零售银行业务;在世界范围内的零售银行业务;特殊融资服务;公司及投资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资产管理、证券服务、保险及房地产;巴黎巴资本市场业务。 亚洲业务 法国巴黎银行在东北亚洲区以香港为业务枢纽,两项主要核心业务为企业及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及服务。 企业投资 法国巴黎银行的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覆盖广泛,包括企业咨询和资本市场及特别融资。透过与金融机构部、大型企业部及与个别客户紧密联系的资深银行家团队合作,客户服务部专责管理银行客户的投资组合。 2008年7月,法国巴黎银行的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进一步拓展,成立专责服务主要客户的全球服务机构,以确保为各地的主要企业和机构客户提供最全面的服务。与此同时,法国巴黎银行亦开展两项新业务: 环球结构性融资(包括各个行业的创办、组织、买卖及组织银团相关的结构性融资活动); 企业及交易集团(包括所有具不同流转银行服务需要的客户)。 资产管理 这是集团的资产汇集部门,由私人银行及法国巴黎投资组成。法国巴黎私人银行专为高资产净值客户策划个人投资组合,提供分散投资意见,并按照客户个别需要,为客户仔细选择高回报的创新产品。按照客户类别划分的法国巴黎投资团队,提供度身订造的产品和个人化本地服务。透过独有平台,法国巴黎投资能直接迅速地联系多家专业伙伴公司,成为欧洲资产管理业的翘楚。 改制计画 2008年6月,法国巴黎银行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将旗下在北京、天津及广州之分行改制为现有附属公司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属下分行。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将以上海为总部。改制计画获得监管批准后,法国巴黎银行可更灵活地与中国各行各业的客户进行各种银行业务。与此同时,法国巴黎银行上海分行将保留为法国巴黎银行集团之分行,主要经营外币批发业务。 合作 法国巴黎银行通过与南京银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扎根内地。南京银行位于江苏,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拥有60家分行,聘用1,500多名员工。法国巴黎银行于2005年10月与南京银行订立协定,收购南京银行19.2%的股权,南京银行于2007年7月首次公开发售后股权则摊薄至12.6%。与南京银行的合作涵盖多个业务范畴,巴黎银行将会善用南京银行对当地市场的认识及销售网路,同时发挥法国巴黎银行在零售银行、信用卡、财富管理及企业银行等范畴的专长。 发展 在中国 在中国内地,法国巴黎银行的设立可以追溯到1860年,并且被认为出口信贷领域举足轻重的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已经成为支持中国一些大型项目的领头银行,如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三峡工程涡轮机和上海3号捷运线全部车辆、信号系统的融资项目。 1860年,法国巴黎银行在上海开设了我国的第一家办事处。法国巴黎银行在中国经营的时间已经超过100年,有鉴于此,称得上是一家真正的当地银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城市设立分行之前,该银行是第一家欧洲金融机构于1980年在北京开设代表处。中国境内的所有法国巴黎银行分行均由位于北京的中国区管理层监督运作。1993年,在上海设立了首家合资银行,上海巴黎国际银行是法国巴黎银行与中国最大的当地银行之一-中国工商银行各占一半股份的合资银行。自1997年开始,上海巴黎国际银行就经批准在上海地区经营人民币。注册资本6000万美元的一家国际性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上海巴黎国际银行于1992年11月9日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并于1993年10月28日正式对外营业。 2003年11月26日,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正式成立并开业,成为中国首家从合资转为外商独资并在当地注册的银行。同日,法国巴黎银行集团和长江证券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有限公司”也随即在上海宣布开业,这是首家获得主承销商资格的合资证券公司。 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上海巴黎国际银行,由法国巴黎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于1992年合资成立。继法国巴黎银行收购中国工商银行原在上海巴黎国际银行中的股权之后,上海巴黎国际银行更名为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这家当时上海最早成立的合资银行,如今成为在中国合资银行变身独资的首个案例。 现今,法国巴黎银行在中国已经建成最大的外国银行网路之一,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和天津拥有5个营业分之机构,在上海建立合资银行上海巴黎银行(IBPS),在苏州设立一个代表处,在香港和***则设定分支银行,在大连和成都亦有两个代表处。 在世界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一。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二十五。 2000年5月,法国两家主要商业银行巴黎国民银行与巴黎巴银行正式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法国巴黎银行。 根据净收入排名,位居法国第一,根据股东权益排名,位居欧洲第四大银行。其资本市值在欧元区银行中排名第二,到1999年底,法国巴黎银行的资产总额达6990亿欧元,盈利达15亿欧元。职员人数超过77,000人,其中28,000人在海外工作。 里程碑 中国 1958年香港(英国)分行成立 1998年收购百富勤集团,成为其在亚洲区(日本除外)的证券及融资业务旗舰 2005年迁入国际金融中心二期 2006年统一证券经纪和企业融资两项业务的品牌 1860年上海办事处成立 1949年停止中国业务 1980年重开中国业务,在北京开设代表处 1992年上海巴黎国际银行于上海成立 1993年天津分行开业 1995年广州分行开业 1996年成都代表处成立 1997年北京分行开业 1997年上海分行开业 2003年法国巴黎(中国)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申万巴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法国巴黎银行在国内的合营资产管理公司 2004年上海交易室开幕2004年批准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2005年收购南京市商业银行19.2%股权 2006年法国巴黎私人银行上海办事处正式开业 2008年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完成了改制计画 2008年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总部迁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台湾省 1981年台北市代表处成立 1984年台北分行开业 1991年高雄市分行开业 2000年百利达证券投资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5年法银巴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台湾开幕 2005年法国巴黎银行财富管理部在台湾正式开幕 2007年法国巴黎银行台湾财富管理部成立以高雄为基地的团队,作为银行设于台湾的第二旗舰单位 2007年美西银行台北代表处正式开幕
美国的次贷危机会造成房价下跌。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个例子,房价跌银行跨经济崩溃,最终加的税会转嫁到买房者身上,对无房刚需者无疑雪上加霜,也会有大批房子为避税抛向市场,对地产复苏是大大的利空。
亚的房价变化,只能近观50年,美国却可远望100年。作为全球构建房价指数的权威,罗伯特·希勒认为,在1890年至2007年长达120年的历史中,美国实际房价指数(剔除通胀、新建住房的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更像是地价指数),基本在100至130之间盘整(也即相对于1890年房价上涨0-30%),运行相当平稳。当然,如果看住宅总价变化,则必定持续上涨。美国人口调查局数据表明,美国住宅中位价格由1940年的2938美元,上涨至2008年的260200美元。这其中就包含了户型变大、通胀、技术进步等因素。
在美国,房地产全国性的重大变化仅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在一战前至二战结束(1914年至1945年),房价总体疲弱,虽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有过反弹(1923年至1926年佛罗里达楼市出现泡沫并破灭),但未能形成整体性的复苏。第二次从1992年开始,美国房价开始了一轮为期十几年的持续增长,时间之长为历史所罕见。尤其2000年以后的房地产市场繁荣,房价出现了比较罕见的大涨幅,2006年房价指数最高达203,比2000年的126点大涨61%,其后持续下跌,直到2012年见底上行。
随着美国经济底部盘整,美国十大城市房价指数在2009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一直在底部窄幅波动。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2月开始,美国房价出现持续上涨,截至当年12月,房价指数已接近2010年二季度水平。而且,2012年开始,美国房屋销售和新开工情况也在同步好转。2013年以来仍在持续上涨。2014年3月,美国十大城市房价指数年率上升12.6%,这一增幅相比2013年有所回落,但仍高于2013年12月我国70个大中城市9.7%的房价指数增幅。至今年5月,我国70城房价同比增幅已回落至5.6%。
这些数据皆证明,美国楼市已经走出低谷,并且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房地产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房地产在我国属于支柱产业,很多人一直觉得这不应该,但事实上房地产也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支柱产业。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1名,全球富豪第8名:K.P.辛格
印度最大房地产商DLF集团主席K.P.辛格(KushalPal Singh),净资产300亿美元。凭借DLF集团2007年7月上市,DLF的IPO共筹资23亿美元。辛哈的财富伴随印度股市繁荣而剧增,所拥有的资产达到300亿美元。DLF集团于20世纪80年代在拉吉夫·甘地总理帮助下,以开发新德里近效的卫星城古尔冈起家,目前已经建成了超过2,500万平方英尺的住宅、办公楼和零售商铺,还有超过4,500万平方英尺的建筑正在施工。
根据2008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榜,全球房地产十大富豪在全球富豪榜分别排名8--132位,排名最高的是来自印度的KP Singh。十大富豪合计净资产1351亿美元,平均净资产135亿美元,最高达300亿美元,最低70亿美元,100亿美元上下各5名,资产都同比上升。
从地域看,除英、美各一名外,其余都来自亚洲,这得益于亚洲经济近年的快速发展和地位提升,其中三名来自香港,两名来自印度,日本、中国大陆、新加坡各一名。十大富豪平均年龄61岁,除来自中国大陆的26岁的杨惠妍外,年龄都在55岁以上,其中六名年龄在70岁以上,而杨惠妍也是代父持有家族资产,所以房地产十大富豪都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今天的地位和财富。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2名,全球富豪第23名:郭氏三兄弟
掌控香港新鸿基地产的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联兄弟,香港第二富豪,净资产199亿美元。新鸿基地产是目前香港市值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由郭氏兄弟之父郭得胜于1972年创立并上市。1990年,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联三兄弟子承父业,公司主要股权由三人母亲邝肖卿名下的信托基金掌控。2008年2-5月家族纷争,导致老大郭炳湘出局权力核心。
新鸿基地产除在高档住宅开发领域在香港处于领导者外,还是香港最大的甲级写字楼和高档商场的拥有者。目前香港最高的写字楼—国际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六星级酒店—四季酒店都属其名下物业。新鸿基地产目前正在建设的环球贸易广场,高490米、共118层,2010年落成后将是全球第三高楼。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3名,全球富豪第29名:李兆基
号称亚洲股神的李兆基,香港第三富豪,净资产190亿美元。现任香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及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兼总经理,恒基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总裁,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美丽华酒店企业有限公司、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东亚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副会长。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4名,全球富豪第46名:威斯敏斯特家族
英国第六代威斯敏斯特公爵,净资产140亿美元。英国最成功的房地产公司格罗夫纳的董事长。威斯敏斯特公爵夫人是威廉王子的教母,而公爵则是查尔斯王子的密友。
格罗夫纳集团的总部位于伦敦梅费尔区(Mayfair)中心的格罗夫纳街。公爵是100多家组织和慈善机构的总裁或赞助人。该富豪曾被媒体暴光六周内召妓4次,与前纽约州州长斯皮策有同好。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5名,全球富豪第56名:唐纳德·布伦
美国房地产首富唐纳德·布伦,净资产130亿美元。今年75岁的布伦为人低调,学艺术出身的他投资眼光敏锐。布伦在1958年以1万美元开始其房地产生涯,如今已经拥有多幢写字楼、购物中心、公寓楼群和超豪华酒店。不仅在地产领域,布伦在政治领域的投资眼光也一样独到,这一点在他对阿诺·施瓦辛格的慷慨赞助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唐纳德·布伦是美国著名的慈善家。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6名,全球富豪第86名:拉米什·钱德拉
拉米什·钱德拉,印度房地产开发公司Unitech老板,净资产96亿美元。其上市公司Unitech由两个儿子打理,目前正在建设一个350英亩的位于新德里郊区带有高尔夫球场的豪宅社区。
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郑裕彤
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郑裕彤,香港第四富豪,净资产77亿美元。兼任香港新世界酒店(集团)有限公司及周大福企业有限公司主席,恒生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Cheng Yu Tung Family(Holdings) Limited及Centennial Success Limited董事。亦为信德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及利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主席。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8名,全球富豪第124名:Akira Mori
子承父业的日本首富Akira Mori,净资产75亿美元。1993年在其父去世后,与其兄Minoru Mori继承家族事业。后与其兄因事业发展分歧,分道扬镳。名下物业包括酒店,公寓,办公楼和度假村等。其兄Minoru Mori是台北101大厦和正在建设的上海第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的开发商老板。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9名,全球富豪第125名:杨惠妍
代父持有家族资产的中国首富杨惠妍,净资产75亿美元。其父杨国强是中国最大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碧桂园集团的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2005年杨国强将其名下全部权益 *** 给其女儿杨惠妍。2007年4月碧桂园集团于香港上市,家族财富暴增,成为中国首富。杨国强与香港富豪李兆基私交甚好,李兆基借款30亿助其收购香港最大电视台TVB。
全球房地产富豪第10名,全球富豪第132名:黄廷芳
新加坡首富黄廷芳,净资产70亿美元。新加坡远东集团及香港信和集团主席。黄廷芳早年赴新加坡,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军地产业,他在新加坡商业中心乌节路拥有多块地皮,被誉为乌节地王。黄廷芳积极在香港发展,分别透过两家上市公司及一家私人公司投资香港地产。
建筑啊,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总公司”)组建于1982年,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是为数不多的不占有大量的国家投资,不占有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经营专利,以从事完全竞争性的建筑业和地产业为核心业务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二十多年来,在中央直接管理下,在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帮助之下,中建总公司忠诚实践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市场中,敢于竞争,善于创新,经公司几代领导和全体员工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使中建总公司发展壮大成中国最大的建筑企业集团和最大的国际承包商,稳居世界住宅工程建造商第1名,同时也是世界上物化劳动量最大的企业之一。中建总公司从1984年起连年跻身于世界225家最大承包商行列,2005年度排名国际承包商和环球承包商第17位。2005年8月,国资委首次公布央企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中建总公司列25家A级企业名单之中,是唯一一家建筑企业。中建总公司每年为社会创造约70万个工作岗位,相当于约70万个家庭200万人员在中建总公司的带动下奔向小康,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建总公司从1994年起连续被评为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国际经济合作类第一名。自1982年公司组建到2005年8月,共承接合约额8.6千亿元人民币(以下同),完成营业额7千亿元,其中境外约占30%。2005年公司的资产总额已超过千亿元,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建筑业翘楚。中建总公司从科技领先展现竞争实力,在“神舟”号载人航天实验飞船工程中,其“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综合施工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截止到2004年,总公司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及发明奖31项,各类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近500项,获得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80项。
中建总公司以承建“高、大、新、特、重”工程著称于世,“中国建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建筑业行业品牌。公司在国内和国际上完成了一大批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难度要求大的大型和特大型工程,并先后在深圳国贸大厦和信兴广场的建设中,创造了两个彪炳建筑业史册的施工速度,一些项目已成为当地标志性的建筑物。中建总公司与世界一流承建商合作的香港新机场客运大楼被国际权威组织评为二十世纪全球十大建筑。本世纪初连夺为世人所瞩目的“世界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中央电视台新址工程。
面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中建总公司正以崭新的理念、科学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严格遵循“国际化、集团化、科学化”的发展思路,着眼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积极抓好企业的产权结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奋力向世界一流的跨国企业迈进!
挺大的公司,培养人才的摇篮,不过据说待遇一般,所以成才又没有背景的都跑了。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以来,在贸易经济和金融、科技、城市化、人们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具有历史性意义。
一、贸易、经济的发展
2019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是1990年的211倍,人均GDP达到22.9万元。浦东诞生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等。浦东海港通航全球600多个港口,浦东国际机场建立132个国际通航点。30年来,浦东累计吸引外资1029.5亿美元,集聚3.62万家外资企业、35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346家全球500强企业在浦东设有投资项目。
二、科技、金融的发展
浦东新区兴建了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中心等一批大科学平台,集聚了247家外资研发中心。201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6个。浦东新区在科技事业上一直领先发展。2019年金融市场交易额超过1920万亿元,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商品期货和期权成交量全球排名第一,上海证券交易所IPO融资额排名全球第二、股票市场总市值全球排名第四。金融市场空前繁荣。
三、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
浦东开发,以陆家嘴为龙头。1995年建成东方明珠、1999年建成金茂大厦、2008年建成环球金融中心等,广厦林立。浦东建成10条轨道交通、总里程228公里,建成285公里高快速路,4座越江大桥、15条连接浦东与浦西的过江隧道,改善了人民居住环境。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647元。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4.46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空气质量得到持续优化。浦东开发开放的30周年,是伟大的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