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基金经理短短十几天亏损10亿,不知道心情如何 (私募基金经理讲述的故事)

2023-04-05 11:46:27 基金 ketldu

29岁美女基金经理,上任10天亏了20%(10亿元)。她因此成为投资者眼中失败的典型,甚至成为基民憎恨的对象。

很少有投资者想过,其实她只是一个替罪羔羊。 如果投资者无法看清整个事件的本质,那最好不要做投资,否则不可能赚钱。

为什么说她只是替罪的羔羊?

我说的这位基金经理叫“梦圆”,公开资料显示,她毕业于北大和英国雷丁,尽管后者并不是十分出众的大学,但“北大”就足够亮眼了。目前她管理的基金是“农银医疗保健股票”和“农银汇理创新医疗混合”2只基金。

大家注意,她是从2月24日开始任职这2只基金的经理的。 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个时间节点呢?

第一,2月24日是上证指数确认下跌趋势的一天。

第二,实际上从2月18日开始,基金抱团股就显示了明显的瓦解现象。比如贵州茅台,比如迈瑞医疗等等。

这是巧合吗?专业人士对大方向都不可能看错。当基金公司发现并确认基金抱团股已经开始瓦解的时候, 大家对后面将会发生什么是心知肚明的,但没有人可以挽狂澜于既倒。 因为按照基金的运行规则,它是不能空仓的。

一肚子重仓的股票都是各大基金抱团的票,它就算想减轻仓位,也无济于事。因为大家都有这个想法,那如果减得太狠,就直接砸到跌停了,这等于自己杀低自己的基金净值。

梦圆管理的这2只基金虽然名字不同,但持股几乎是完全相同的。这一点在最近2年非常普遍,也是基金抱团威力惊人的主要原因。

很多投资者对梦圆的能力表示出了“愤怒”。这些愤怒的人,可悲又可怜。

好简单的道理: 那2只基金所持有的股票,是梦圆买的吗? 但是按照规则,她可以在2月24日上任第一天就清仓吗?即使她完全预测到了后面的行情,也无能为力。

这2只基金的前任经理,叫“赵伟”。

资料显示,他目前未管理任何基金。他的及时离职,让自己的履历相当完美。如果日后他任职新的基金,那么现在那2只基金的暴跌与他没有任何关系,日后投资者能看到的,是一个战绩无比辉煌的王者。

不懂以上种种的基民们,下一次依然会热情满满地追逐这位王者。

当然,他本人也没有做错什么,无可厚非。适者生存,他很好地应对了 游戏 的规则。

江湖故事多。

去年我曾讲过,广州有一家私募基金竟然每年固定时间给投资者发放基本固定的分红。懂常识的人一听就知道,这里边有问题。

往好的方向想,这只基金其实是把钱借了出去,所谓的分红就是每年的利息。

往坏的方向想,这只基金其实是在演戏,在骗人,以此赢得更多投资者的信任。

昨天,广州一家知名私募基金公司就被曝出“虚增净值18亿元”。 什么叫虚增净值?

先来说净值。净值就是你买的每一份基金,每天的价格变化。假设某基金的净值是2元,那么我买1万元的话,就能买到5000份,如果不考虑手续费。以后我的持有数量(份数)是不变的,我赚钱还是亏钱,直观的表现就是净值比我买的时候涨了还是跌了。

所以对于同一只基金的投资者而言,大家每天的净值是完全一样的(要变一起变),不同是持有的数量。

所谓虚增净值,就是基金公司假装基金在赚钱。 明明今天净值是1元,现在告诉大家是1.05元,这不就是虚增嘛。

广州那家私募虚增18亿元,就是假装多赚了18亿元。而根据调查,它还挪用了6亿元的基金资产。也就是大家投资的钱里,有6亿元被它挪用了。

这就是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区别。公募基金不存在这个问题,大家尽管放心。问题就出在监管与投资信息保护的矛盾上。

私募拥有比公募更高的投资灵活性,比如基金抱团股,私募基金经理如果看对方向,他可以在短短几天内选择清仓。但公募不行。

但在能力方面,并不意味着私募就比公募更强。最大的区别在于灵活性,在于资金规模,以及投资者结构。投资者结构对基金投资回报的影响也很大,比如公募,几乎每天都要面临大量的赎回和新的申购,基金经理因此要频繁地买入或卖出;但私募基金就基本没有这个问题,有时候持仓几年都不用动。

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好坏之分。

与股民比起来,基民更加自信。 有一个统计数据,12%的基金投资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远高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41.4%的基金投资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高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39.8%的基金投资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大约处在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以上3个数据加起来,高达93.2%。显然,这不可能符合事实的真相,因为目前中国有6亿基金投资者,有1亿股民。如果93.2%的人都很专业,那剩下谁是傻子呢?又怎么会酿成基金抱团股的踩踏呢?基民早就可以赎回了,就不会出现最近这样的行情。

这种自信,十分可怕。不怕无知,就怕无知者迷之自信

最近市场大跌,九零后美女基金经理梦碎,上市时间一个月亏了25%约10亿。除了她,众多的明星基金经理,这点事都出现了大幅回撤,比如说公募基金,一个张坤净值回撤超过了22%,还有2019年的收益冠军,刘国松回撤超过了23%,但是机器人表示。这不算啥?还有13天巨亏接近30%的,接下来是应该止损还是接受基金投资绝不是毕朝一夕的事情,长期持有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那这个结论基础数据支撑的以普通偏股型基金为例,持有的时间越长,正收益的概率就越高, 历史 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时间是取得正收益中。主要因素,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市场存在不可能三角,我们那个附魔的不俗,长期处于天就亮了我的产品。不是那磨的,我没看之前我看过看就知道了吧啊,就算不是不报时候弄那个。那不断创新高的,如果你是长期不用的钱,通过空枕头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还有方向就多给他们一点时间熬的优秀的主动基金,真的是持有时间越长,收益越高。

比窦娥还冤!

私募基金经理高杉已离世,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私募基金经理高杉已离世,年仅四十余岁就选择了轻生,相信高杉是压力过大,不堪重负才选择了溺水而亡。私募基金经理高杉如果一直从事媒体行业,不介入金融行业,那么,时至今日的他会不会过的轻松且富有!毕竟,媒体行业是朝阳行业,尤其是自媒体造就了多少实现了财富自由的人!

高杉进入金额行业之后,通过不断地学习,渐渐地成为了金融行业的人中龙凤,在发掘他的老师眼里,高杉是一个富有 *** 的人,是一个敢于挑战,敢想敢做的人!高杉本不是金融专业,却硬是在金融行业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这是他引以为傲的!高清海表示想当初高杉找他来面试,他并不看好高杉,是高杉的执着打动了他!才带他入了行!

高清海离开了泰信基金,高杉也选择了自主创业,成立了业内赫赫有名的上海环懿私募基金!从公募到私募,无疑是需要强大的心理支撑的!毕竟,金融行业风雨变幻,一夕之间就能左右人的一生!高杉无疑在私募领域失败了,正是因为失败他才一蹶不振!轻生而亡。

杉再起

高杉曾给自己的个人账号起了杉再起这个名字,这个名字也说明了高杉在创业的过程当中并不顺利!虽然有着十六年的金融从业经历!但是,在高深莫测的金融行业,这远远不够!就连泰信基金的前总经理高清海都难以抵抗在金融行业所承受的压力!高杉作为一个八零后,想要在逆境当中爬起来何其艰难!

奉劝

在悼念了高杉之后,高清海奉劝那些想要进入金融行业的年轻人,一定要谨慎再谨慎,金融行业有一夜暴富的机会,但是也有事很多人一夕之间从富豪跌至乞丐!所以,入行需谨慎!

私募基金经理高杉已离世,年纪轻轻撒手人寰,让人唏嘘不已!

私募一哥徐翔出狱之后都在做什么

昨天晚上和几个私募大佬在一起喝茶的时候,聊的最多的就是私募界曾经的风云人物徐翔徐老板,徐老板是我比较钦佩的私募基金经理之一,能力超强,做事情效率非常高。他旗下运营的私募基金 泽熙1号在2014年收益率超过200%,泽熙3期以535.94%收益夺得四年期 股票 私募冠军。当时轰动了整个 私募界。徐老板 7月9日出狱之后,一直是没怎么和外界接触的。我和他也只见过一次面,而且时间比较短暂。其实徐老板出来之后,是非常忙的,他进去了几年积累了很多事情都要去解决处理。在公众视野种,大家只知道 徐翔 否决了文峰股份收购控股股东文峰集团旗下 奔驰 等4家 汽车 4S店的***股权。这个事情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些℡☎联系:不足道的事情,徐老板的产业远超出你的想象。徐翔是你的偶像吗?你有曾今参与过泽熙系私募基金吗?欢迎讨论,一起聊天,聊股市!#私募##股票##热点#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