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常说,基金经理是一只基金的灵魂,或者说挑选基金就是挑选基金经理,为什么基金经理在一只基金的运行过程中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呢?
基金经理对基金业绩的重要性
关于基金经理的重要性还要分为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指数基金虽然也有基金经理,但是既然是指数基金,就只能被动跟踪特定指数,也就是说指数基金买的股票主要都是跟踪指数的成分股,基金经理基本没有权利决定买哪只股票,所以指数基金才叫被动型基金。所以,指数型基金对基金经理的依赖程度相对不是很高。
而主动基金完全不同,基本上完全是由基金经理决定买什么股票,包括仓位以及什么时候卖。当然了,自由是相对的,还是要遵守相关的基金法规以及受到基金主题策略、基金公司相关规定的约束。但总体来说,对于主动型基金,基金经理的权限是非常大的,基金的业绩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经理的能力和经验。
当然,对于一只优秀主动型基金来说,除了优秀的基金经理之外,基金公司的实力、基金的投资主题或策略等其他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但是基金经理对于主动型基金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算过分。
要想找到一位能力很强,业绩优秀,还要稳健可靠的公募基金经理是非常难的,这也是投资主动型基金最难的地方。
基金经理对基金公司的重要性
基金经理除了对于主动型基金作用十分重要之外,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知道基金公司是资产管理行业中最主要的机构之一。资产管理行业最核心的指标就是资产管理规模,因为只有资产管理规模上去了,才能收到足够的管理费维持公司的运营。基金公司作为资产管理机构,主要收入就是依靠管理费,当然了有的专户管理业务还有一定的业绩提成收入,但是占比相对较少。管理费等于管理规模乘以费率,费率基本是固定的,而且随着竞争加剧有下降趋势。
而主动型基金的管理费率一般比较高,比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费率基本都在1-1.5%之间, 是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基金费率的三倍以上。所以,从收入角度来讲,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这样的偏股型主动基金对于基金公司非常重要。
而偏股型基金的规模主要就是靠业绩说话,业绩好规模就增长比较快。既然基金经理对于基金和基金公司都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如果打算投资主动型基金,就要长期关注对于基金经理的研究。
市场是复杂体系,基金经理一般学历非常高,但不代表炒股最专业,肯定有亏钱的基金经理,比方学法律的,都是有名大律师?不是吧。一个道理的。第二,市场不行的时候,谁是基金经理也不好使呀,什么叫“蚍蜉撼大树”?市场不是赚钱的市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熊市时,所有基金都会亏钱,要明白基金经理不能掌控市场“大势”,市场大势不是由他决定的,就好像一个人决定不了世界改变。三,基金经理有时为了某些因素不得不选择市值大的股票,“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受职业限制,因此基金持有股未必一定是业绩最好,有时也可能遭遇上市公司利空,这些因素都是存在的。如果会看股票,首先看持仓股票而不是看基金经理,但如果会看股票,完全可以自己组合基金。净值10以上的基金相差那么大?市场有轮动的效应,不是每个板块在每年都有发挥,像新能源汽车,去年有发挥,之前都不行。
很多投资者在挑选基金的时候,总会看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过往管理业绩等,却很少看其背后的基金公司。事实上,作为基金背后的运作团队,好的基金公司要胜过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因为明星基金经理只是曾经创造过业绩神话,有的不排除运气因素,未来未必能一直优秀下去。
但一家好的基金公司却有能复制优秀基金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历经数十载慢慢积淀而成的。经统计,截止2018.3.27,市场上已成立的基金公司达131家。这么多基金公司,怎么选呢?
一、4P标准
经典的 *** 就是国际通行的“4P”标准,包括投资理念(philosophy)、投资团队(people)、投资流程(process)和投资绩效(performance)。
重点关注公司的投资理念是否成熟且有效、自己是否认同这一理念;团队的组建时间和团队的稳定性;是否有科学严谨的投资流程规范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行为;公司旗下基金的历史业绩如何等。
由于4P标准比较宽泛,对个人投资者的指导意义不是很大。具体到如何选基金公司还需看以下6个方面。
二、教你选出好的基金公司
1.看规模:选出非货币基金规模排名Top20的
管理规模越大,一定程度上反应投资管理能力越强。我们通常看到的规模排名都是按“基金公司全部基金(含货基)规模”排的,天弘、易方达、工银瑞信分别位列规模排行榜前三甲。
但其实,非货币基金规模排名才是投资者更应该关心的。因为非货币基金规模才能体现出投资者对一家基金公司的长期信心,以及基金公司长期为投资者获取收益的能力,可以说这部分资产才是基金公司的“长期资产”。剔除货币基金(含短期理财债券基金)后,可以看到:规模排名第一的是易方达基金,非货基规模为2680亿元;华夏和嘉实分列第二、三名。
我们还发现,全部基金规模排名、非货币基金规模排名,前10家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合计占总规模分别达到了50%、40%,前20家基金公司合计规模占总规模的60%以上,这反应了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上的两极分化。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Top20的原因。
2.看基本资料:剔除成立时间太短的
成立时间越早,管理经验越丰富。老牌基金公司一般都经历了市场残酷的洗礼,能更好的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因此,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剔除成立时间太短的。
Top20里面,大部分基金成立时间都在十多年以上,除了农银汇理和东方证券资管,分别成立于08年和10年。虽然成立相对较晚,但由于近几年业绩较好,规模迅速增加,闯入了前20的名列,暂时不做剔除。
另外,基金公司的派系也是比较值得关注的。通常,券商系的投研实力普遍较强,具有较强的主动管理能力,银行系的基金规模则普遍较大。可以看到,Top20的基金公司里有11家属于券商系(占比55%),5家属于银行系,2家属于信托系,2家属于其他派系。
3.看团队:选择投资团队稳定的
基金公司的团队是基金公司的软实力。除了看明星经理,更要关注公司研究团队的稳定性、经验及专业知识结构。其中,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越长、团队稳定性指标越大、经理变动率指标越小,说明投资团队越稳定。相关信息和指标在好买基金网都能看到。
来源:好买基金——公募基金——基金公司——旗下经理
我们对Top20基金公司的团队稳定性指标进行筛选,剔除平均任职年限排名后50%、团队稳定性指标低于0.5(一年内)的基金公司,最后筛选出了13家。
4.看口碑:基金公司评级、“金牛奖”等
公司口碑是基金公司的第二张名片。
1)基金公司评级:包括天相评级和济安金信评级,星级越高评级越高,可以登录金融界——基金——基金评级查看。
需要提醒的是,基金公司管理规模越大,运作难度也越大,只有当管理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仍能保持较高的基金评级,才能说明该基金公司值得信赖。
2)“金牛奖”:享有中国基金业“奥斯卡”奖的美誉。每年评选一次,3、4月左右出结果。涉及的奖项包括反映基金公司综合实力的“金牛基金管理公司”奖,还有一些专项奖。
比如前几天(3.26)就公布了第十五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获奖名单,我们把近5年的金牛奖获奖名单都拉了出来。发现:不同年份的获奖名单大有不同。这是因为每年的金牛奖是按照上一年度基金公司的的表现来评选的,不具有持续性。因此,该奖项仅供参考,不做剔除筛选。
5.看业绩:选择业绩好的
历史投资业绩是评价基金公司最简单、最直观的指标。虽然说业绩只代表过去,不代表未来。但过往业绩的表现,仍然是好的基金公司的“黄金名片”。
重点关注基金在不同阶段的收益率、排名情况,以及年度业绩的稳定性。
以易方达债券型基金为例,近1年至近3年四分位排名都为“优秀”,反应了易方达突出的固定收益投资能力。基金公司旗下不同类型基金的业绩排名都能在好买基金网看到。
来源:好买基金——公募基金——基金公司——基金业绩
为了能对各基金公司的整体业绩做一个比较,我统计了近1年、2016年、2015年和2014年的超额收益(Alpha)和夏普比率(Sharpe)。
通过分析,发现:
1)东方资管:有着显著且持续的超额收益,但夏普比率很低。说明主动投资能力很强,可以获得超越市场的收益,但是波动也很大,适合预期收益高、风险承受能力大的投资者;
2)兴全基金:超额收益高,夏普比率也较高,可以看出兴全也具有较强的主动投资能力,但相对稳健些,没有那么激进。
3)国泰基金:超额收益可观,夏普比率也还可以;
4)易方达:虽然超额收益一般,但是夏普比率很高,这和它旗下优秀的固收产品分不开;
5)嘉实、招商、广发、银华也还不错。
6.看公告和资讯:基金公司管理是否规范、经营是否合规
比如:是否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欺诈、误导投资者,信息披露是否全面、准确、及时,有无明显的违法违规现象等。这就需要投资者平时多关注基金报告的发布、新闻资讯等。
此外,投资者还可以从基金公司的理财经理那“试探”一下,问一些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比如:有没有便宜的基金?还可以拨打客服热线,问一些申购赎回、风险控制、转换分红等问题,看他们的回答是否准确、及时。这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反应基金公司的经营水平。
总结:
基金公司相当于基金背后的品牌,一家信誉良好、实力强大(德才兼备)的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也不会太差,具体可以从以上6个方面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