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基金做什么(中国扶贫基金会品牌项目)

2023-04-08 23:29:52 基金 ketldu

服务对象: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服务对象是:

直接援助贫困社区的弱势群体;

直接援助贫困社区的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

直接援助为贫困社区中的穷人提供技术 *** 的专业人士和组织

小额信贷项目目标:

为真正的穷人提供资金支持

提高穷人的自立和自我发展能力

实现项目操作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目标群体: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穷人(尤其是妇女)

母婴项目项目目标:

“母婴平安120行动”项目是通过建立母婴综合保障体系,对贫困母婴分娩实施分类补贴,对贫困产后母婴进行物资援助,为项目区医疗机构配备基本的医疗设备,对项目区医务人员提供专业培训,以提高贫困社区母婴生命保障水平和健康水平,促进乡村人口素质提升,减缓因母婴生命出现问题而返贫的状况,促进爱心的奉献和人类文明与和谐的发展。

自强项目:

为了帮助特困大学生克服家庭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02年9月1日发起“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对特困大学生给与以下三个方面的帮助:

◆ 经济资助:每人每年2000元,用于资助特困大学生生活费用;

◆ 成才支持:在受助学生集中的高校建立自强社,并以自强社为平台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提升特困大学生综合能力;

◆ 就业服务:为受助学生提供培训、指导,帮助受助学生成功就业或创业。

中国扶贫基金会口号是什么

法律分析:扶持贫困社区和人口改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健康条件并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实现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的全国性扶贫公益组织。 中国扶贫基金会经历了由“粗放”到“专业”,由“泛扶贫”、“多项目”到“瞄准受援人”、“聚焦品牌项目”的管理变革,良好的内部治理、项目管理和社会绩效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

法律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九条 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第十条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 *** 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的认定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 ***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第十四条 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第十五条 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包括:

(一)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二)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三)提供疾病治疗;

(四)办理丧葬事宜。

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 *** 确定、公布。

特困人员供养应当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相衔接。

第五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 *** 及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督检查,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发展历程

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公益慈善组织。1989年3月,中国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前身)成立,首任名誉会长系原国家主席、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 *** ,首任会长为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

2000年1月,中国扶贫基金会三届四次理事会确定了“三不一专”原则,即机构不要行政级别、不要事业编制,不进行行政化募捐和项目实施,实行社会化、专业化经营和管理。

2000年以来的中国扶贫基金会,秉承“服务,改变,阳光,坚韧”的文化,致力于建设真正意义的社会组织。经历了由“官办”到“民办”的组织变革;由“粗放”到追求“精细”、“专业”的管理变革;由“泛扶贫”(资助对象不求精准到人)、“项目宽泛”(扶贫项目不聚焦),到直接“瞄准受益人”、“聚焦品牌项目”的项目变革。

今天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围绕提升专业品质,追求公益项目实效,在公益经营管理的各个细节层面不断探索,在经营慈善的道路上日益专业化。基金会以“播善减贫,成就他人,让善更有力量”为使命,以“经营慈善、笃信管理、将贫困和 *** 制胜、职业精神“为信念,将贫困和受灾地区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妇女、儿童以及这些地区的公共设施和社区基层组织列为服务对象,对他们进行直接援助。坚持以最好的产品设计、最大限度地瞄准贫困弱势人群、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资金的扶贫效益、尽可能地推动受益人参与和制度创新、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资助型国际公益组织为目标,承诺透过在项目参与中学习,注重受益人自信、自尊、自强与自我发展能力的成长。

截至2014年底,累计筹措扶贫资金和物资130.89亿元,受益贫困人口和灾区民众2078.33万人次。

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理念

敢为天下先开创中国的中性笔时代

1991年,黄小喜放弃了优越的外贸工作岗位,下海创业,专注于文具的研发、制造、销售。

1994年,黄小喜在广东汕尾投资200万元开办了一个笔厂。凭着多年文具国际贸易的经验和对国内市场的分析,黄小喜认为起源于日本的中性笔书写流利、携带方便、不漏墨水,符合现代人们对日常书写工具简便快捷的需求,市场潜力无限,所以果断决定从日本引进中性笔的生产技术。开始的时候中性笔市场并没有像黄小喜想象的那样利大势好,一开始就出现了20%的退货率,但黄小喜没有动摇,他仍然坚信自己的观点:项目没有错,市场也依旧广阔。

经过研究,黄小喜发现,问题出在工艺复原上。一枝笔好不好写重要的有两点:一是笔头,一是墨水,所以匹配是最大的问题。黄小喜领导公司科研人员,致力于研究笔头、墨水的最佳配合。多年在国际文具行业摸爬滚打结识许多熟悉制造朋友的他,先后到韩国、瑞士、美国寻求帮助。在他的求知精神感动下,这些世界制笔的顶尖专家透露了一些关键的技术。

历时两年的取经,技术人员无数次的实验,1996年,中性笔研发终于有了重大突破,真彩文具由此掌握了笔头、墨水、工艺的最佳匹配。这一问题的解决,标志着真彩的中性笔在中国国内落地开花,质量一直遥遥领先于国内同行,掀开了国内中性笔的一场革命。

当时,欧美文具商普遍认为中性笔是一个短命的“昙花一现”的产品,没有兴趣介入这一行业。随后几年,在日本、韩国、中国的中性笔制造商共同推动下,亚洲乃至全球的中性笔市场蓬勃发展起来。等欧美文具商1998年开始关注时,中国已成了全球最大的中性笔生产地。

黄小喜,作为将中性笔技术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也成为了第一个拥有中性笔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人,是中国制笔行业的领军者,缔造中国制笔业变革的先锋人物,被同行誉为“笔王”。

执着不渝 书写中国人的文具品牌

黄小喜认为,“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等于一个人没有灵魂一样。”

近20年来,黄小喜将目光牢牢锁定在中性笔这一细分市场,将中性笔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03年,中国制笔协会授予乐美“中国中性笔笔王”“中国制笔王”称号。“真彩”系列中性笔累计生产了60亿支,占据国内30%左右的市场份额,稳坐国内中性笔领域的头把交椅。乐美也凭着在中性笔领域的专注,成为了文具行业的知名品牌。

2004年,真彩文具在全国制笔大会上向社会发出质量宣言,向全国的消费者承诺:保证向市场提供百分之百的高质量、高品位的一流产品。

由此可见,黄小喜领导真彩文具做的不仅是中性笔,相比那单薄的一支笔,黄小喜更重视品牌与品质,“品质是真彩成功发展的基石。”

黄小喜认为:“即使是做一支一元钱的笔,也要考虑品牌,做好品质,这是厂家的责任。”

“真彩美术画材”,是继“中性笔”后乐美推出的又一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的核心品类。早在1994年,乐美就首次从国外引进了高品质的油画棒,为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提供了全新的材料。1999年,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乐美集团在上海投建大型美术画材生产基地,分别从欧洲、日本引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从韩国吸纳经验丰富的高级研发人员,开始打造国际一流美术画材的历程。时至今日,乐美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美术画材供应商之一。

未来,真彩将推动实施以“真彩”品牌为核心的书写工具、以“好拍档”品牌为核心的学生用品、以“一高”品牌为核心的办公用品、以“美威龙”品牌为核心的金属笔、以“真彩”为核心的启蒙画材和以“爱迪麦斯”品牌为核心的专业画材6大品牌群的整体发展战略。这将是中国文具企业中最强大的专业品牌群,真彩将由专业的书写工具出品商、“中性笔大王”,实现向“综合性一站式办公文具服务商”的转变。

放眼全球 让世界共享真彩

国际化是很多中国企业的梦想,黄小喜的国际化策略的特色在于: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与国际文具巨头合作,另外一方面坚持自主品牌,打造中国人的文具名牌。真彩文具不仅在国内市场拥有极高的占有率,还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逐渐在国际上打响了“中国制造”的名气,树立了中国笔业的一个国际品牌。

真彩文具不仅在国内市场拥有极高的占有率,还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逐渐在国际上打响了“中国制造”的名气,树立了中国笔业的一个国际品牌。

为了掌握文具的核心技术,跟住世界发展潮流,真彩率先在韩国、瑞士建立了乐美技术开发中心和设计中心,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技术,保持与国际最高水平同步发展。

目前,真彩产品远销美国、韩国、欧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法国、德国著名的连锁店,如沃尔玛、史泰博等公司的文具主供应商。而在自主品牌的国际市场开发方面,真彩也成立了专职的真彩品牌国贸部,将“真彩TrueColor”品牌的产品销售到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真彩TrueColor”品牌已经成为与国际文具名牌并驾齐驱的优质文具的代表。

2005年12月,在被尊称为文化用品界的“奥运会”——德国法兰克福Paperworld国际文化用品展上,乐美文具的“真彩”品牌作为中国文具行业的唯一代表,第一次踏进了号称世界文具巨头的“VIP俱乐部”的欧洲品牌馆。这不仅是乐美的光荣,也是中国文具行业的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

创新求变 打造真彩“一办公”

黄小喜认为:“必须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来推动市场需求,这种产品必须是别人没法做的,真彩公司的目标是建设成有综合能力的“一站式”办公文具服务企业。”

在黄小喜的领导下,真彩文具不仅重视产品的创新,在营销策略上,他也注重创新。他提出办公服务新概念,打造真彩“一办公”。 真彩“一办公”是真彩集团整合自身及优质同行资源,为终端客户提供全品类办公产品规划-采购-规范管理的一整套系统解决方案。

黄小喜说,真彩“一办公”带给客户的不仅是一个供应商,一个办公用品解决方案,更多的是它具有其他普通文具供应商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现在,真彩文具在全国设有38个分公司(代表处)、合作代理商超过1000多个;直接掌控近300多个二级城市的市场;近2000多个三级(县、市)市场的销售网络已逐步建成。 真彩文具针对文具行业利润低,难以大面积广告宣传的特点,化整为零,进行深度分销,即在每个县市建立起自己的形象店,目前,“真彩”的形象店已经超过三万多家,成为展示“真彩”品牌的最佳阵地。

以人为本 描绘和谐发展蓝图

黄小喜说,“真彩企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企业和客户,企业和员工,企业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和谐关系。”

黄小喜视员工为企业的最大财富。他指出,是公司员工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造就了真彩今天的成功,实践了真彩对社会、对消费者的承诺。

“真彩公司最大的特点是能为员工提供一个表演的舞台。”黄小喜重视员工的发展和培训,努力为每一个员工提供最好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人才、尊重人才、善用人才是真彩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黄小喜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建和谐企业。一方面注重就业保障,依法与职工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坚持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另外一方面,真彩构建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和培训,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经常为一些困难员工发起募捐和特别支持,使他们感受到企业的关心和社会的温暖,切实为职工排忧解难,努力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

“爱心包裹” 体现社会责任感 

2009年8月6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举办的爱心包裹项目——“5.12”灾区学生“六一”关爱行动全国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内知名文具品牌“真彩”的所有者乐美集团,作为“爱心包裹”项目的供应商和国内文具行业的代表,应邀参加了此次表彰大会。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真彩向灾区捐助20万现金和100万元的学生用品;2010年玉树大地震,真彩又向灾区捐赠了学习用品和款项。2009-2011年,真彩连续三年认捐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向灾区和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捐献爱心。

为了进一步促进爱心包裹项目,乐美集团还自发的在全国3万多家零售终端展开爱心倡导活动,倡导“人人参与,共献爱心”,受到了广泛好评。

真彩公司成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的供应商之后,除了不顾酷暑加班加点保证爱心包裹的生产之外,还积极开展爱心包裹认捐活动,呼吁全公司员工关爱灾区学生。“一个文具的价值是小,但所承载的爱与关心却是能量巨大,对真彩而言,积极、主动、自觉的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发展力量,更是一种崇高境界。”黄小喜表示。

多年来真彩一直坚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支持上海、河南、陕西等十多个省市的青少年美术教育和艺术教师的培训工作,长期支持和关注中国青少年文化教育事业,多年来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举办文教、美术方面的培训、选拔、表彰、展览及多种慈善扶贫的公益活动。

如2007年4月,真彩集团捐献1000万元人民币,在中国福利会上海宋庆龄基金会设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真彩助学基金”和“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真彩美术基金”,这也是目前为止国内文具企业捐献的最大的一笔慈善基金。除此之外,真彩还向广东等地的贫困山区孩子捐赠了数百万元的文具和学习用品以支持他们的学业。

中国扶贫基金会在老挝发放爱心包裹,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

中国扶贫基金会2020年老挝爱心包裹项目启动暨发放仪式25日在老挝首都万象农文村小学举办。

仪式上,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发展部项目主管尹茜向老挝和平与团结委员会秘书长宋沙努正式捐赠5万个爱心包裹。这是继2019年后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二次向老挝捐赠爱心包裹,两年共为老挝公立小学学生提供7万个爱心包裹。

尹茜在致辞时说,国际爱心包裹是由中国普通百姓捐赠的,它蕴含着中国人民对老挝小朋友良好的祝愿和殷切的期许。今年的国际爱心包裹含有卫生用品,希望为学生、也能为他们的家庭和社区带去帮助。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联部群团组织外事联络局局长乔·马哈蓬在致辞中向中国扶贫基金会和中国人民的慷慨资助表示感谢。他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的民间组织不远万里来到老挝,带来了精心设计、内容丰富的爱心包裹。爱心包裹不仅为这里的小学生提供基本的文具,也赠予他们美术用品和卫生用品,丰富了他们的课程和课余生活,使他们健康成长。他希望学生们珍惜来自中国的礼物。

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爱心包裹项目于2019年2月启动。爱心包裹由书包、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卫生用品和其他用品构成,种类丰富、实用性强。包裹总体设计突出“来自熊猫国度的礼物”的主题,结合受益国文化特点元素,向受益国小学生传递来自中国人民的爱心。项目善款全部来自阿里巴巴集团公益宝贝爱心网商和中国公众的慷慨捐赠。

11月25日,在老挝首都万象农文村小学,学生领取中国扶贫基金会发放的爱心包裹。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介绍

中国扶贫基金会(英文名: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缩写:CFPA)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的全国性扶贫公益组织。 26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经历了由“粗放”到“专业”,由“泛扶贫”、“多项目”到“瞄准受援人”、“聚焦品牌项目”的管理变革,良好的内部治理、项目管理和社会绩效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2007年、2013年在民政部组织的全国基金会等级评审中,均被评为最高等级5A级基金会。针对贫困的主要成因,中国扶贫基金会致力于改善卫生健康条件、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农村社区发展、开展灾害人道救援四大业务领域,建立了完整、系统、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截至2014年底,累计筹措扶贫资金和物资130.89亿元,受益贫困人口和灾区民众2078.33万人次,已经成为中国扶贫公益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公益组织。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