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黑马基金经理(基金经理投资年限长)

2023-04-10 18:42:12 基金 ketldu

最近有点头疼,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挖掘到黑马基金经理这个问题。想了各种 *** ,现在就把我所想到的一些思路做个汇总,抛砖引玉,希望友友们能说出更优秀的方案。

思路一:高换手率

1.基金经理从业<3年,>1年;2.年化收率>30%;3.换手率>500%;4.管理规模>5亿元,<20亿元

此思路最大的因子是换手率,俗称镰刀型选手,如果每次都踩准,那么收益率就是扶摇直上,九霄云外。如果踩错几次,那么就跟我们一样变成追涨杀跌的韭菜......

思路二:超额收益率

1.基金经理投资年限>3年,<5年;2.管理规模<50亿元;3.年化收益>25%;4.近三年超额收益率排名前10%;5.当前经理连续管理3年以上

此思路最大的因子是超额收益率,而且不是看一年的超额收益率,最少看三年,再根据每一年的表现来剔除某一年特别亮眼,但是其他年份比较平庸的选手。通过此筛选出的可能有近几年本身行业高景气度的基金,是否需要剔除,需要结合行业本身的发展前景来分析。

思路三:研究员

绝大多数的基金经理都是从研究员开始干起,有的很快就当上基金经理了,还有的可能沉淀的时间会久一点。如果当研究员的经历十分的丰富,而且研究的方向还不是单一行业,经过几年时间,可能涵盖了比如周期、消费、电子等等行业,那么他的投资思路会更宽广一些,有些基金经理虽然做投资的时间很短(比如一两年时间),但是他当研究员的时间很长,有的甚至已经做到了研究部的副总,总监,那么这些基金经理就非常值得关注!

思路四:大佬江湖令

就是常常在媒介平台经常看到或听到大咖推荐的些精英型基金经理;了解完他们最近3-5年收益率30%的,可以进入备选名单。

友友专家朋友们,你们在炒股或基金买卖中有啥更好的绝招,也请欢迎出来为大家一起分享分享,谢谢你们!!!

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与投资者的投资评估

;     就现状而言,没有经过市场考验的年轻基金经理上岗,掌舵基金投资已经不是普遍现象。一直好的基金,在没有经验的基金经理手中,不出两年,就已经物是人非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直接关系到基金的健康成长。甚至很多投资者疑问在更换基金经理后是否应该更换基金。

国内国外基金经理任职年限比较

      在国外,基金经理被视为“银发行业”,担任的年限越久越“值钱”。市场的历练是一位合格的基金经理必须具备的资本。管理年限10年以上才是优秀的基金经理。而在国内,基金行业对于基金经理的要求要宽松得多。大批缺乏足够实战经验的年轻的基金经理正占据着这个职位的一大块比例。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内地现任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日期只有约588天,44%左右的现任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还不到一年,只有近28%的现任经理可以够上“任职期限两年以上”的标准。而任职年限超10年以上的基金经理更是凤毛麟角。

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与投资者的信任度

      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往往会把基金经理看做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历史业绩标志着他能给这只基金带来的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因此,在投资价值的评估上,投资者通常会将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与自身的信任度紧密联系起来。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越长,历史业绩越突出,投资者赋予的信任度就越高。

      面对年轻基金经理手持的基金,就算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高,投资者也会掂量掂量这里面的含水量有多少。所以,对于基金经理一职,从业年限越长,受投资者的亲耐程度越高。

为什么年轻基金经理比例这么高?

      1、国外的基金经理年龄普遍高于国内的一个客观原因在于中国的基金投资市场起步较晚。我国基金市场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短短20几年的初级发展时间内,基金行业发展还不够成熟,任职年限长的基金经理不多。

      2、另一方面,基金行业从业人员新陈代谢的速度相对比较快,基金经理的更换速度可想而知。随着金融理念在社会的拓展,年轻一代人对于投身基金的热情膨胀,自然在数量上压过了年老一代。

      3、此外,基金经理每天工作时间长,有很大压力,基本的工作包括每天早晨开会,研究市场的各种议题;平常有时间,一定会去拜访许多上市公司或行业;每个礼拜还要参加内部会议以检讨市场总体形势及个股的选择问题,并不定期地去听券商的分析报告。强大的生活压力让很多资深的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基金或者被迫转业。

买基金过程中,基金经理很重要吗?

基金经理很重要,基金经理和其团队的自身变动,进而会对业绩产生影响,基金经理的一个决策是会引起基金的走势变化的,特别是基金经理的投资方向,会让这只基金的未来走势固定在某个领域。所以某一只新基金上市,都会隆重地介绍其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历史战绩是投资者关注的一个重点。

“明星”基金经理一定靠谱吗?

所谓明星基金经理,往往是有着优良过往业绩、获得大小奖项无数的基金经理。不知大家有没有关注过,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十大明星基金经理。他们真得很厉害吗?未必。

通常,一些基金公司为了更好地销售基金,会刻意包装明星基金经理,但其实大多金玉其外。A股市场行业板块轮动,当基金投资风格和当下的市场风格契合时,基金经理的业绩在当下自然是最好的。但长期来看,这些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未必能一直长跑下去。

另外,基金的业绩出色,有很大的原因是背后的投研团队出色,而绝不仅仅是基金经理个人能力如何。从决策到研究、从交易到评估,都不是基金经理一个人能完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太迷基金经理。但是,作为基金资产的直接管理人,一个好的基金经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怎么挑到靠谱的基金经理?

1、看投资经验:选择基金管理年限5年以上

基金管理年限越长,投资经验越丰富,对不同市场风格的适应程度一般更好。A股市场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大概在5年,因此筛选出基金管理年限5年以上的基金经理,共有354名。

2、看业绩:选择收益率高的

衡量基金经理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就是平均年化收益率。这里选取的是更科学的“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而非“算术平均年化收益率”。

除了平均年化收益率,还有一个指标需要注意,那就是超越基准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对个别基金经理来说,个人的平均年化收益可能很高,但他可能不是每一年都跑赢市场,有时甚至落后于平均。为了考量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是否大部分时间跑赢市场,就要看该指标了。

3、看跳槽频率:跳槽不宜太频繁

跳槽频率可以用“基金管理年限/任职基金公司数”衡量,我们简称为“平均任职年限”。数值越大,代表基金经理跳槽很少、越稳定;数值越小,代表基金经理跳槽越频繁。

基金经理跳槽,有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薪酬待遇,寻求更好地发展,但也不排除是因为投资水平差而被解雇。因此,平均任职年限不宜过低。

4、看基金经理简介、背后的基金公司

经过以上筛选,就大概能选出长期业绩不错、稳定的基金经理了。然后就是看各基金经理的简介,包括学历、从业经历等等。还有,其背后的基金公司也非常重要,投研实力强且稳定的团队有利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运作。

5、看投资风格:投资风格应与自己的风险收益匹配

除了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还要看其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是否与自己一致。比如说:如果你是价值投资者,则倾向于选择投资风格为价值型的基金经理;相反,如果是成长型投资者,则倾向于投资风格为成长型的基金经理。

基金定投期限至少要几年?

基金定投没有时间限制,采取基金定投的方式投资人无需时常选择进场时机,只需预先设立每次投资的金额、投资时间和标的,然后根据计划按时投资,期间亦可随时申请暂停或赎回。

应答时间:2022-01-2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如何选择一个可以长期持有的好基金,哪些因素需要在考虑范围之内

除开少数投机者喜欢短期套利而可能选择买质地不那么好的基金外,绝大多数投资者还是想要买一只质量好点的基金长期持有的。那么在选择“好基金”的时候有哪些因素需要考虑呢?个人认为至少有三点因素需要考虑,分别是基金经理的能力、历史业绩表现、抗风险能力。

01基金经理能力

基金经理就是基金的灵魂,只有优秀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才会是优质的基金,所以如果想要买到一只可以长期持有的好基金,我们可以先从优秀的基金经理开始入手。在挑选优秀的基金经理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下面三个指标:

①投资经验

很多人生病后去医院都喜欢挂专家号,就是因为专家医生医治过的病人更多,实践经验更加丰富,找专家医治更放心一点。而投资也同样如此,投资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在面对市场变化时更有经验一些,后期看涨能果断增加仓位,后期看跌能够换仓到避险板块,降低投资风险。

“投资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至少也是要经历过一轮牛熊周期的转换,从历史情况来看,也就是说至少管理基金的年限要在五年以上。

②平均年化回报

上文提到管理基金的年限要在五年以上,这是分析他从业经历丰富与否,而平均年化回报则是来分析这个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如何。就历史业绩来看,从业年限超过5年,并且平均年化回报超过20%的有20多位基金经理,这些可以算是顶级基金经理了。

做到平均年化20%非常难,我们可以适当的放低要求,平均年化回报在10%以上也算是比较优秀的基金经理,我们可以在这些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中进行选择。

③投资风格

我一直都有一个观点:全才不如专才。

把这句话套在基金投资上指的就是投资风格多变的基金经理不如专精一个投资风格的基金经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因为我觉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会的东西越多那么你在这些东西上面的钻研程度不会太高,而在投资中越是钻研一个领域带来的好处越大。

投资风格可以从管理基金的持仓股来看,是否都是大部分仓位都在一个板块,是否大多持仓的是小盘股,是否大部分仓位都是蓝筹股等等。

02基金业绩

我们买基金都是奔着赚钱去的,基金的历史业绩也就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衡量指标,基金业绩同样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

①历史业绩

我们在筛选历史业绩的时候不要看“过去一年的”,而是要看看“过去三年”、“过去五年”甚至是“成立以来”的业绩,这是因为一年内可能因为市场资金正好青睐或者正好放弃某一板块而出现比较极端的收益情况,基金投资中一直有句话“一年一倍易,三年一倍难”,正好用来解释这一点。

历史业绩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列的基本上都是比较不错的,比如说在筛选的时候看看“过去三年”的业绩,并且排在同类基金的前四分之一。

②超额收益率

直接看历史业绩会与市场关联很大,牛市中基金都会涨,这样我们就无法判断出来哪只基金有更好的表现了,这个时候超额收益率能更直观的反应出来基金的表现。超额收益是在扣除基金业绩比较标准后的收益,其计算公式为:超额收益率=基金净值增长率-基金业绩比较基准

这个不用多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超额收益率越高的基金自然是越好的。

③基金评级

如果说自己不太会分析上面的这些内容,到是也有个省事的办法,那就是直接看基金评级,因为给基金评级的机构都是比较专业的机构,并且也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来对基金进行评级的。以晨星评级为例,评级越高的基金历史表现在同类基金中是更好的。

当然,这里要说一句,因为历史业绩是无法代表未来业绩的,我们用这些指标来进行分析也仅仅是做个参考,毕竟“学霸考上985的概率是要更高的”。

03抗风险能力

权益市场总是充满了风险,股市的涨涨跌跌也会都会反映在基金净值上面,往往会呈现出股市下跌则基金也下跌,不过也有些抗风险能力很强的基金能够维持稳定,甚至有些基金能够做到逆市上涨,而反应抗风险能力的指标就是最大回撤了。

前不久我刚写过一篇关于“最大回撤”的文章,这里再简单提一下关于“最大回撤”的内容。

最大回撤率指的就是在统计区间内基金净值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回撤幅度,简单点来说就是在统计区间内买入基金会出现的最差的情况。

这个指标能够比较直接反应基金经理对市场的敏感性,当风险来临的时候,对市场敏感的基金经理能够更好的调仓避险,回撤幅度比较小;或者是基金经理在投资的时候就已经把仓位分散,这样即使某些板块回撤,对整体基金资产的影响也不大。

毋庸置疑,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当的情况下,抗风险能力越强的基金越好,也就是说我们要选择最大回撤比较小的基金。

综上:挑选一只可以长期持有的好基金,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基金经理的能力,基金的历史业绩以及抗风险能力。

基金经理有三个好不好?

基金经理有三个比较好,因为多个基金经理主要是为了提高基金的业绩和降低风险,单个基金经理精力和投资领域是有限的,多个基金经理就会让基金配置到基金经理觉得最好的股票,从而提高收益率。各个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和风格不同,多个基金经理管理投资的是他们都认可的标的,避免单个基金经理因主观性因素导致基金收益下降。

在投资基金时,就基金经理这个方面,投资者可以从基金回撤、基金经理工作年限和管理基金的业绩三个方面选择,回撤方面:一般基金经理管理基金回撤数值越低越好,基金回撤数值越低代表基金面临的风险越小。工作年限方面:一般基金经理工作年限越长越好,最好是具有穿越一次牛熊的经历,基金经理工作年限越长代表基金经理越稳定,投资水平也比较高。管理基金业绩方面: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的业绩越高越好,业绩也高代表投资水平越高。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