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基金经理短短十几天亏损10亿,不知道心情如何 (基金经理赔钱给投资人跪下)

2023-04-12 1:17:07 基金 ketldu

29岁美女基金经理,上任10天亏了20%(10亿元)。她因此成为投资者眼中失败的典型,甚至成为基民憎恨的对象。

很少有投资者想过,其实她只是一个替罪羔羊。 如果投资者无法看清整个事件的本质,那最好不要做投资,否则不可能赚钱。

为什么说她只是替罪的羔羊?

我说的这位基金经理叫“梦圆”,公开资料显示,她毕业于北大和英国雷丁,尽管后者并不是十分出众的大学,但“北大”就足够亮眼了。目前她管理的基金是“农银医疗保健股票”和“农银汇理创新医疗混合”2只基金。

大家注意,她是从2月24日开始任职这2只基金的经理的。 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个时间节点呢?

第一,2月24日是上证指数确认下跌趋势的一天。

第二,实际上从2月18日开始,基金抱团股就显示了明显的瓦解现象。比如贵州茅台,比如迈瑞医疗等等。

这是巧合吗?专业人士对大方向都不可能看错。当基金公司发现并确认基金抱团股已经开始瓦解的时候, 大家对后面将会发生什么是心知肚明的,但没有人可以挽狂澜于既倒。 因为按照基金的运行规则,它是不能空仓的。

一肚子重仓的股票都是各大基金抱团的票,它就算想减轻仓位,也无济于事。因为大家都有这个想法,那如果减得太狠,就直接砸到跌停了,这等于自己杀低自己的基金净值。

梦圆管理的这2只基金虽然名字不同,但持股几乎是完全相同的。这一点在最近2年非常普遍,也是基金抱团威力惊人的主要原因。

很多投资者对梦圆的能力表示出了“愤怒”。这些愤怒的人,可悲又可怜。

好简单的道理: 那2只基金所持有的股票,是梦圆买的吗? 但是按照规则,她可以在2月24日上任第一天就清仓吗?即使她完全预测到了后面的行情,也无能为力。

这2只基金的前任经理,叫“赵伟”。

资料显示,他目前未管理任何基金。他的及时离职,让自己的履历相当完美。如果日后他任职新的基金,那么现在那2只基金的暴跌与他没有任何关系,日后投资者能看到的,是一个战绩无比辉煌的王者。

不懂以上种种的基民们,下一次依然会热情满满地追逐这位王者。

当然,他本人也没有做错什么,无可厚非。适者生存,他很好地应对了 游戏 的规则。

江湖故事多。

去年我曾讲过,广州有一家私募基金竟然每年固定时间给投资者发放基本固定的分红。懂常识的人一听就知道,这里边有问题。

往好的方向想,这只基金其实是把钱借了出去,所谓的分红就是每年的利息。

往坏的方向想,这只基金其实是在演戏,在骗人,以此赢得更多投资者的信任。

昨天,广州一家知名私募基金公司就被曝出“虚增净值18亿元”。 什么叫虚增净值?

先来说净值。净值就是你买的每一份基金,每天的价格变化。假设某基金的净值是2元,那么我买1万元的话,就能买到5000份,如果不考虑手续费。以后我的持有数量(份数)是不变的,我赚钱还是亏钱,直观的表现就是净值比我买的时候涨了还是跌了。

所以对于同一只基金的投资者而言,大家每天的净值是完全一样的(要变一起变),不同是持有的数量。

所谓虚增净值,就是基金公司假装基金在赚钱。 明明今天净值是1元,现在告诉大家是1.05元,这不就是虚增嘛。

广州那家私募虚增18亿元,就是假装多赚了18亿元。而根据调查,它还挪用了6亿元的基金资产。也就是大家投资的钱里,有6亿元被它挪用了。

这就是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区别。公募基金不存在这个问题,大家尽管放心。问题就出在监管与投资信息保护的矛盾上。

私募拥有比公募更高的投资灵活性,比如基金抱团股,私募基金经理如果看对方向,他可以在短短几天内选择清仓。但公募不行。

但在能力方面,并不意味着私募就比公募更强。最大的区别在于灵活性,在于资金规模,以及投资者结构。投资者结构对基金投资回报的影响也很大,比如公募,几乎每天都要面临大量的赎回和新的申购,基金经理因此要频繁地买入或卖出;但私募基金就基本没有这个问题,有时候持仓几年都不用动。

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好坏之分。

与股民比起来,基民更加自信。 有一个统计数据,12%的基金投资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远高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41.4%的基金投资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高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39.8%的基金投资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大约处在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以上3个数据加起来,高达93.2%。显然,这不可能符合事实的真相,因为目前中国有6亿基金投资者,有1亿股民。如果93.2%的人都很专业,那剩下谁是傻子呢?又怎么会酿成基金抱团股的踩踏呢?基民早就可以赎回了,就不会出现最近这样的行情。

这种自信,十分可怕。不怕无知,就怕无知者迷之自信

最近市场大跌,九零后美女基金经理梦碎,上市时间一个月亏了25%约10亿。除了她,众多的明星基金经理,这点事都出现了大幅回撤,比如说公募基金,一个张坤净值回撤超过了22%,还有2019年的收益冠军,刘国松回撤超过了23%,但是机器人表示。这不算啥?还有13天巨亏接近30%的,接下来是应该止损还是接受基金投资绝不是毕朝一夕的事情,长期持有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那这个结论基础数据支撑的以普通偏股型基金为例,持有的时间越长,正收益的概率就越高, 历史 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时间是取得正收益中。主要因素,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市场存在不可能三角,我们那个附魔的不俗,长期处于天就亮了我的产品。不是那磨的,我没看之前我看过看就知道了吧啊,就算不是不报时候弄那个。那不断创新高的,如果你是长期不用的钱,通过空枕头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还有方向就多给他们一点时间熬的优秀的主动基金,真的是持有时间越长,收益越高。

比窦娥还冤!

北大毕业,90后美女基金经理,10天亏20%,有点冤

上任短短10天亏损高达20%!一位90后美女基金经理“一亏成名”引发热议。

不过仍有网友力挺,认为她刚从前任基金经理接手,并没有任何操作,基金产品净值大幅下跌不该她来背锅。

其实90后基金经理意外“出圈”,还不如她的前辈们跌得多。近期大幅创纪录回撤的基金产品,导致了多位明星基金产品纷纷跌下神坛。

与此同时,多家基金公司也纷纷发布致投资者信,安抚投资者的情绪,呼吁投资者“对市场波动不需过度悲观”。

90后基金经理“一亏成名”

近期众多抱团基金大跌,农银汇理创新医疗混合(008293)、农银汇理医疗保健(000913)短期跌幅达20%,导致90后基金经理梦圆“一亏成名”。

90后基金经理梦圆,图据官网

农银汇理医疗保健主题股票成立于2015年2月10日,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产品规模约31亿元。另一只农银汇理创新医疗混合也大体一致,产品管理规模为16亿元。两只基金产品近10个交易日产品净值大幅下跌。

今年2月24日,梦圆开始接手管理该基金。截至3月9日,梦圆管理仅10个交易日,两只基金跌幅已超20%。

农银汇理医疗保健基金走势

很快,“90后美女基金经理上任10天亏损20%”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也引发一些质疑:作为一名90后基金新人,接手管理老基金,连一轮像样的牛熊都没经历过,就管理几十亿资金,这是否合适?是否对投资者真正负责?

就此疑问,红星资本局3月11日致电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但未得到回应。倒是农银汇理基金最新文章《跌到不想看账户时 该怎么办?》又引起了市场热议。

该文章说:“北京一位丈母娘,2003年买入一只基金4.7万元,2020年10月一看,资产已经涨到137万元!”文章建议投资者,放弃短期市场猜测,投资是一个长期的正确的事。

结果这篇文章又引发网友吐槽,比如“忽悠韭菜继续接飞刀”“自己都亏成那样了还谈啥”“照这样下去,4.7万元怕要变4700块”……

农银汇理基金经理梦圆的个人资料显示,她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硕士为英国雷丁大学,有6年证券从业经历,历任中银基金研究员,农银汇理基金经理助理,2021年2月24日开始担任基金经理至今。

90后基金经理梦圆个人资料,图据官网

从基金经理梦圆的投资理念看,其持续看好医疗创新,然后坚持买入行业龙头股。梦圆在2月8日致投资者信中强调:“要围绕一个核心,那就是坚持投资医药创新领域,坚持投资那些未来很长时间里最具竞争力的公司。”

她都买了些啥股票?

美女基金经理梦圆管理的两只基金产品,跌这么多究竟买了啥股票,才导致如此严重崩塌?这也引起了市场关注。

红星资本局查询两只基金持仓,前十大重仓股高度重合,主要包括:贝达药业(300558.SZ)、迈瑞医疗(300760.SZ)、药石 科技 (300725.SZ)、爱尔眼科(300015.SZ)、安图生物(603658.SH)、康龙化成(300759.SZ)、欧普康视(300595.SZ)、通策医疗(600763.SH)、南℡☎联系:医学(688029.SH)、药明康德(603259.SH),只是持股比例略有不同。

十大重仓股“抱团”高价医药股

从两只医疗 健康 基金的持仓看,基本上参与了“抱团”优质医药白马股。这些股票的一大特征是:清一色的高价医药股,比如迈瑞医疗372元、通策医疗240元、南℡☎联系:医学179元、药明康德140元。这些高价医药股,恰好也是春节后调整最厉害的。

事实上,大量医药 健康 基金产品都在“抱团”,如广发医疗保健股票基金(004851)、博时医疗保健行业混合(050026)、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110023)、中欧医疗 健康 混合(003095)、工银医疗保健股票基金(000831)等,其持仓结构均十分接近,导致短期内这些基金遭遇了“无差别下跌”。

由此可见,农银汇理两只医药 健康 基金净值下跌,并非梦圆一个人有此遭遇。何况她刚刚上任不久,基金仓位均由上任基金经理遗留,网友也据此力挺:这锅不应该由她来背!

在梦圆接手管理两只基金之前,是由知名基金经理赵伟管理。

赵伟历任葛兰素史克(上海)医药研发有限公司药物化学部助理研究员、广发证券投资自营部医药研究员、招商基金研究部医药组组长及招商基金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助理。2017年6月起任农银汇理医疗保健基金经理,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90.69%。

赵伟自己从事过医药行业,做医药行业研究员的时间也比较长,偏向于基本面交易,对个股估值的高低有容忍度,坚信好公司有好价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也是他身上鲜明的投资风格。

明星基金经理比她跌得更多

90后基金经理梦圆10天跌掉20%意外“出圈”,但红星资本局发现,她还不如前辈们跌得多。近期大幅创纪录回撤的基金产品,导致了多位明星基金产品纷纷跌下神坛。

“公募一哥”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005827),因重仓白酒、互联网股票,近期最低净值相对前期高点回撤22.48%,这也是易方达蓝筹精选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

明星基金经理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混合(009570),也是重仓白酒、互联网股票,相对前期高点该基金A、C份额回撤分别达到22.72%、22.77%,也是产品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

而2019年公募冠军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双擎升级混合A(005911),虽然没有买白酒股,却重仓了多只光伏、新能源股票,近期最低净值相对前期高点回撤23.95%,也创下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纪录。不过该基金成立以来业绩仍超170%,其回报仍然十分可观。

此外,800亿基金经理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鼎益混合(162605)、打破公募募集纪录的基金经理冯波管理的易方达研究精选(008286)、明星基金经理许炎管理的富国成长策略(009892)等产品,也纷纷创造了 历史 性回撤纪录。

“由于春节后A股市场调整剧烈,多只基金净值近期回撤较大,包括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也不能幸免。”有券商资深分析师告诉红星资本局,像梦圆这样的基金新人,刚刚接手两只基金,即使她想调仓,也很难快速完成操作。

“凭心而论,基金产品净值大幅回撤不该算到她头上,更应该算到前任基金经理头上。”该分析师说。

随着3月10日、11日两只基金均有较大幅度反弹,按照3月11日净值计算,梦圆上任以来的净值跌幅已缩小到15%左右。

面对基金净值大幅回撤,不少投资者心慌慌,甚至打算准备赎回。多家基金公司也坐不住了,一些基金经理直接化身“心理 *** 师”,安抚投资者崩溃而又脆弱的心灵。

天弘基金发文表示:“做时间的朋友,未来属于理性乐观派!”

平安基金发布致投资者信:“多一些信心,多一些耐心,一起努力跑赢投资马拉松。”

景顺长城基金发文表示:“当前市场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对市场波动不需过度悲观。”

支付宝理财智库也号召:“相信专业的力量!”希望投资者给优秀基金经理更长的时间进行专业的运作,用时间换取投资增值。

此外,招商基金、海富通基金、信达澳银基金等,纷纷发布致投资者的一封信,解释市场近期大幅波动的原因,安抚投资者的情绪,并告诉投资者面对调整该如何应对。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陈应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购买私募基金的风险大吗?

近些日子,一则“购买私募基金的风险大吗? ”的问题,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我来说下我的看法。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私募基金是什么东西。私募基金跟公募基金的区别呢,就是踏实面向指定的一些高净值的人群所提供的投资服务。私募基金的风险大吗?私募基金的风险也是有的,但是他们也是有一定的实力才能够做私募基金,正常情况都是可以赚钱。私募基金是需要100万的准入门槛的,如果没有100万以上是没法投私募的。那么具体的情况是什么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私募基金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私募基金是什么东西。私募基金跟公募基金的区别呢,就是面向指定的一些高净值的人群所提供的投资服务。私募基金的投资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主要是取决于私募基金经理的个人风格。

二.风险大吗

私募基金的风险也是有的,但是他们也是有一定的实力才能够做私募基金,正常情况都是可以赚钱。如果遇到熊市什么的,肯定是不能够去投资的,如果是震荡市或者牛市,那都是可以投钱进去让他们发挥的。

三.量力而行

私募基金是需要100万的准入门槛的,如果没有100万以上是没法投私募的。如果你有100万,那么也不建议你把100万都投了,如果你有200万倒是可以投个100万进去。不要把自己的命运完全的掌握在其他人的手里,如果亏钱了,私募经理亏的名声,你亏的就是命根子了。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加关注+收藏哦。

不到一个半月亏掉39%,是基金不靠谱还是基金经理不靠谱?

是在投资人贪婪趋势下,让基金经理不靠谱和基金都变得不靠谱 。

2020年,一些抱团取暖后取得丰厚回报的基金可以秒发融资成功,而购买基金的投资人就是冲着年收益50%、***的期望而去。这样迫使一些正在的具有价值投资实力的基金经理也忘记初衷,或者几乎让那些胡搞的基金经理人占到了金字塔的顶峰。这样不可持续的击鼓传花 游戏 一旦停止,那么最后拿在手里一月亏损39%也就不足为奇。

巴菲特是投资领域的鼻祖,虽然在2020年出现亏损,可也不失在数十年里投资的威名。不过必须记住的是,巴菲特的数十年投资里,每年的平均收益利益率才不到25%。而凭什么如今的基金可以在一年里让收益率达到***以上?一定是贪婪和***才让这种收益在短期内获得,最终暴跌也是必然的。

投资人必须清楚是明白,如今的存款年收益率(大额存款)才4%,大部分的理财也是在5%上下。而且,全 社会 的基准利率不过是8%,很多的企业收益率还不到6%。要是可以让一种稳定低风险的收益率超过10%,那么这些企业就无需如此日夜奔波、辛苦劳作,直接投资基金或者请个著名高收益的基金基金人来管理,那么企业就可以青云直上。

可以这个可能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可能, 那这种年收益***的基金投资就是一种高风险的***:“押对了,你就是王者。押错了,你就是打水飘”。 这就是投资人的贪婪,带来了基金经理人的贪婪。一切都怪不了谁,要怪只能怪自己。因为你早已不是在投资,也不是在投机,而是一种***。

既然是高收益的***,那么亏损39%也不过是小菜一碟,何必大惊小怪。要是大家都对超高收益有所戒心,那么那些高收益基金经理人也不会被捧上天,一切就回归平常心,基金也就变成了一种理财,整个基金资产也会回归溯源。更不会出现这样一月亏损39%的基金不断涌现,投资者也不会如此亏损巨大。一切就是在于“贪婪”,愿赌服输吧!

是买基金的人不靠谱!

自己的钱为什么要交给别人挥霍呢?早知道,基金经理是旱涝保收,亏的是基民的钱,赚了也是基金经理拿大头。

所以啊,既然不会投资,就乖乖拿去存个定期啥的,实在忍不住,就自己去买点股票,想进就进想出就出,自由自在,多好。

再者说,基金那个体量,行情好的时候没问题,行情不好的时候,明知道不行了,想跑一时半会还跑不掉……

不到一个半月亏掉39%,是基金不靠谱还是基金经理不靠谱?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一下。

①假如你不是新进的基民,那么就是老基民,老基民的基金在2020年都有一个很不错的收益,至于医药、白酒、光伏新能源的鸡收益都是翻倍的,进入2021年这些抱团品种,才开始调整,当然基金的净值也相应的下调,有的可能在调整幅度在百分之四十几。

②如果你是新进后基民,看20年的红火,冲进去买在了高位,也就是大盘调整前,你的基金收益也可能达到负39%,也是正常的。

③至于基金或者基金经理靠不靠谱,这就要你有一双慧眼,选择偏好和自己偏好差不多的基金经理了。各位基金经理所善长的领域不同,那么他所管理的基金的收益也不相同,风格有保守型、稳健型、激进型。一般高收益也会伴随着高风险,这也属正常。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你在一个半月亏掉了39%,就可以大致判断得出:你是一个新鸡民,并且是奔着高收益去的,随着大盘的调整,在高位站岗的基民,亏损幅度有大有小,也属正常。如果是老鸡民,也可能坐了一回过山车[呲牙]。话又说回来,谁也不是神仙,不可能完全预测到大盘顶部或底部,那么坐过山车也就不奇怪了。你可以问一下老鸡民,谁敢说没坐过过山车?只不过坐多了,总结经验,在要上山顶时逃掉了。

现在亏掉了这么多,割肉就成了韭菜了。怎么办呢?

首先了解此基金的过往,是否穿越了牛熊,再看看其回撤幅度有多大,再进行补仓操作,摊彽成本。

再了解一下基金经理,是否穿越了牛熊,以往的业绩作一个参考。

如果是优秀的基金经理,可补仓,等待反弹,盈利后止盈一部分或全部止盈,在于你自己。

如果过往的业绩一般,补仓等待反弹,后全部止盈。再寻优秀的基金经理。

基金的持有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千万别把它当股票炒,平时看看新闻,把握住大盘的大方向,以及大盘的优秀板块,至于一时的涨跌,别管它,影响心情,那么你投资基金也就如鱼得水,享受着每年复利的收益,会非常不错的。

是政策有问题,号召从银行搬股市,百姓无所适从。是基金经理无能,那么多好股票不去投,专买高位的,存心坑基民。

选择投资指数基金是靠谱的;其它无论是基金还是基金经理都是不靠谱的,和自己做股票是相似的,靠谱的只能是自己。

这个问题,在2020年下半年基金发行火爆行情还没有起来之前,我就专门发表文章,进行了分享。

分享的要点就是一句话:指望年化收益率8%以上的所有投资项目,都是有较大投资风险的,即不靠谱。

选择投资指数基金是靠谱的。

详见附图1:中国股市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率为10%多一点。

计算参数:按投资期限16年、投资收益4.7倍计算。

这就是我从2020年以来,就建议大家的,如果觉得自己做股票不适合了,可以选择间接投资中国股市,靠谱的、稳健的做法,就是长期投资指数基金,如沪深300ETF,加上波段操作,来自我增强和提升基金的投资收益。

另外,我曾多次和朋友们分享过,美国股市道指的年化收益率7%多一点,以及著名的巴菲特和主动型王牌经理的10年收益率赌约,简称 巴菲特10年赌约 ,赌他们无论如何努力年化收益率都不能超过8%。结果巴菲特赢得了赌约胜利。

只是,不学习,就必然要付出代价。投资基金,指望基金经理去战胜统计规律和客观规律,注定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长期来看是不靠谱的。注意: 不靠谱的,永远是自己,不是自己的选择。当自己选择了***,那就得愿赌服输。

只要选择了非指数基金,无论自己,还是基金和基金经理都是不靠谱的。

股票型基金、偏股型混合基金,其实和单只股票的波动趋势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收益和风险都是无法主动控制的。不同的是,股票型基金等基金,持有的是一个股票组合,区别点仅此而已。

另外,基金和基金经理,也是无法控制持仓市值回撤的,即无法阻止持仓股票拉升之后的正常回调,相反还有可能发生基金的集中式赎回,引发基金类似股市中股票下跌时的 多杀多 现象。

案例分析:

详见附图2:白酒概念指数4年上涨了5倍多,持续性上涨的时间周期用完,需要回调之后,才有可能进行第二波上涨。最简单的理解,1年上涨了1倍,现在4年就已经上涨了5倍,是不是要回调一下了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基金的运转模式:

一种基金我们称之为叫主观型基金,是靠基金的研究员选择一些所谓的超越大盘的股票组合,也称之为阿尔法策略,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功底获得超越于大盘的收益;

第二种基金我们称之为叫指数型基金,也就是说基金经理会选择跟大盘贝塔值等于1的这一类股票,主要是以蓝筹绩优白马股为主,跟随指数的上升而赚钱。

第一种主观型基金,我们戏称为“想的美”基金,基金经理以为自己专业水平能够超越于大盘,但实际上我们从全球过去50年基金经理的主观交易基金的净值表现来看,99%都落后于指数收益,所以越来越多的基金选择了被动型投资,也就是跟随市场的走势而获得收益或者亏损。

所以我们看到当大盘指数上升、也就是经济转好的时候,基金经理都会普遍获得收益,但是如果整个经济周期出现衰退,几乎所有的被动性投资都会亏损,基金经理本身在市场面前是没有太多的超越能力的。

往往基民会把基金经理的被动收益当成他的能力,而基金经理也会错误的以为自己具有了超人的能力,但实际上这都是痴人梦话。

我们要对基金经理有一个客观的评判,他们也是人,甚至这些年轻的基金经理能力不一定比有炒股很多年的散户能力强到哪里去,长期来看基金的收益跟银行的储蓄差不太多,

不要去埋怨基金经理了,只有自己钻研学习才是王道

现在居然还有人去投资基金啊,还有人去投私募,我真不知投资的这些人咋想的,大家都承认,他们大多是有相对丰富的学习生活及投资经历,但丰富并不等于可靠,纵观这几年的基金综合收益,能说明他们的文凭及实战经验能给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吗?投资相信别人还不如相信自己,但是自己必须要有学习的决心,经理们拿大家的钱去投资,并不心疼,因为不是自己的,他们也想多挣钱给他自己带来好的名声及收益,市场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市场风云多变,三个诸葛亮不一定就比的过臭皮匠。这几次大掉都是新闻媒体天天报道街头巷尾都谈股市,南方农村村委会变成股市谈论会了,有人甚至建议周六开市让大家疯狂挣钱。结果时间不长就大掉,掉的好多人倾家荡产。

巴菲特有句话很经典,大家谨慎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谨慎。

我也是在那时半年时间把亏损的打了回来,一万二三打到九万,大家别笑我,我是九万亏到一万二的。我一看势头不对,清场。结果不到一个月直掉,想卖都卖不出去,我少挣不少,但起码不亏了。

有好几个基金经理给我打 *** 说上六千点,其实他们很清楚,他们希望有人接盘,他们跑了,也有人过于贪婪的基金经理,把大家带入深坑,至今还在井底看着天空。

我还是老话,不借钱不借贷,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投资,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新闻媒体的经济报道,不看股评,不看基金,所以,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大挣不喜,大赔不悲。

生活是多彩的,但股市带来的快乐也是无穷的,希望大家稳一点,天天有的挣,周末除外。

谢谢大家!

基金亏钱,自然是基金经理不靠谱,基金只不过是一个载体,连接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的桥梁。基金本身只不过是一个名词,只有基金经理介入才会有亏盈。

基金经理通过基金实行资金配置,与资本市场联系起来,以股票基金为例,通过基金投资股票获得投资收益 ,如果基金经理选择的股票出现下跌,基金就会出现浮亏,基民就会遭遇损失亏钱。一个半月亏掉39%的基金,最近我是没有发现,这样亏钱是有点太过了。

最近有一个基金很有名气,基金募集资金成功以后,快速建仓,可是投资风格却是抄作业,高举高打的买进很多机构抱团股,结果马上碰到机构抱团股泡沫破灭,投资损失惨重,不得不出面道歉。

基金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控制净值回撤,只想盲目追高做趋势行情,很有可能出现短线巨大浮亏。

基金和基金经理都靠谱,是 投资者的想法不靠谱 。这一个半月,是股市震荡的结果,谁也无法避免。我们投资是为了赚钱,这个想法绝对正确。但是有一部分投资者(这一部分人确切地说,应该叫投机者。),他们是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来投资基金的。基金是和股票市场休戚相关的,我们知道,股市震荡行情,是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而部分投机者,他们认为,我把钱交给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你就必须天天为我赚钱,不能赔钱,这个想法本身就有问题。基金经理是人,不是神,他们只是比我们普通人更深入研究股票市场而已,他们无法操纵股市。 作为一名基金投资者,我们在投资基金之前,要做好风险测控。做好长期持有基金的准备,用时间换效益。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基金经理的能力有大有小,我们在投资基金时,要认真选择基金和基金经理。我们选好优质的基金,持有个两三年,一定会有不错的收益,至少可以战胜通货膨胀。 投资有风险,买基需精选!

是中国股市不靠谱,股民真不容易。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