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融资融券展期办理融资融券合约再次申请展期有什么条件

2023-07-31 21:40:33 基金 ketldu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信证券融资融券展期办理融资融券合约再次申请展期有什么条件 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例高于150%;信用账户所持单只证券集中度小于50%;注:(1)如不符合上述条件,建议您与开户营业部联系核实是否可进行融资融券合约个性化展期申请,具体展期结果以公司审批为准。

2、已经完成展期且完成结息处理的合约,满足展期条件就可以再次申请,申请时间需要在融资融券合约到期前3个月内,展期时间不能超过6个月。

3、合约到期前,证券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申请为客户办理展期,每次展期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证券公司在为客户办理合约展期前,应当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负债情况、维持担保比例水平等进行评估。

4、对已经完成展期但未完成结息处理的合约,不能再申请展期,已经完成展期且完成结息处理的合约,可以申请再次展期。聊到融资融券,应该有很大一部分人要么是一知半解,要么就是啥也不懂。

5、对已经完成展期但未完成结息处理的合约,不能再申请展期,已经完成展期且完成结息处理的合约,可以申请再次展期。提起融资融券,估计不少人要么云里雾里,要么就是避而远之。

融资融券合约自助展期申请的条件要求是什么?

1、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例高于150%;信用账户所持单只证券集中度小于50%;注:(1)如不符合上述条件,建议您与开户营业部联系核实是否可进行融资融券合约个性化展期申请,具体展期结果以公司审批为准。

2、合约到期前,证券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申请为客户办理展期,每次展期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证券公司在为客户办理合约展期前,应当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负债情况、维持担保比例水平等进行评估。

3、不管是当日账户有可用资金支付应结利息还是可用资金不足支付应结利息而转成其他负债)完成后,才可申请再次展期,并且还需满足在融资融券合约到期前3个月内才可申请展期,即从10月1日(含)起方可再次展期。

融资融券合约展期方式?

1、期限规定交易所最新规定,融资融券展期最长为6个月(180天),比方说我的一笔合约是2021年8月16日)开始展期,那么长展期到2022年的2月11日,刚好是180天。

2、两融展期是指有些客户融资融券快要到期了可以到券商申请延期。延期就是展期。两融业务指的是融资融券交易,分为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

3、指的是融资融券一般只有半年期限,半年期限后需要通过展期来继续该笔融资融券的业务。讲到融资融券,估计很多人要么就是不太懂,要么就是完全不碰。

4、不管是当日账户有可用资金支付应结利息还是可用资金不足支付应结利息而转成其他负债)完成后,才可申请再次展期,并且还需满足在融资融券合约到期前3个月内才可申请展期,即从10月1日(含)起方可再次展期。

5、从展期的那一天算起一般展期一次是半年。提起融资融券,应该有蛮多朋友要么就是研究不太深,要么就是压根不知道。

6、根据中国证监会及沪深交易所《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相关规定,为引导市值投资理念,保护投资者权益,自2016年12月23日起,解除对客户融资融券合约展期次数的限制。

融资融券自助展期操作流程

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例高于150%;信用账户所持单只证券集中度小于50%;注:如不符合上述条件,建议您与开户营业部联系核实是否可进行融资融券合约个性化展期申请,具体展期结果以公司审批为准。

若合约到期日为节假日的,应在合约到期日前一交易日完成网上展期申请。PC网厅展期客户操作指引客户用浏览器登录公司官网首页——网上营业厅-输入普通资金账号、密码、验证码。

融资融券的操作融资融券的操作是指投资者在证券公司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证券,并进行融资融券操作的过程。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证券,然后进行融资融券操作,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可以到证券公司进行办理,提交申请。单笔融资融券合约(或交易)不超过6个月。合同期限,不超过2年。单笔合约期限不得超过合同期限。融资融券开通后,账户里低于50万在融资融券合同有效期限内是不会被取消资格的。

利息=融资金额*5%*天数/360不展期提前结束融资融券,直接带入天数可计算。需要展期,利息是在展期是收取上一期,这是最划算的。也有券商每月固定时间收取,这样算下来年化是大于5%的。

客户提交抵押品客户进行融资融券交易时,应当向证券公司提交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保证金可以是现金或由交易所和证券公司批准的上市证券(即有担保证券)支付。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