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理财亏损事件,62岁老人在银行买理财,2年多亏了18万,是否只能认栽?

2025-01-10 23:19:53 证券 ketldu

震惊!工行4.1%的理财产品暴雷,低风险不等于低收益

1、据悉,工行替鹏华资管代销的这款理财产品,100万起投,期限6个月,收益1%,风险等级是R3(中低风险),是一款专为高净值用户提供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可令人没想到的是,七月以来产品陆续到期,投资人却并没收到本应如期兑付的本金与利息。

62岁老人在银行买理财,2年多亏了18万,是否只能认栽?

1、网上新报道出一位62岁的老人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然后两年多内亏损了18万元。这一事件在网上也是引起了很多网友们的纷纷热议,有不少的网友们都觉得购买理财产品这种东西是有风险的,必须具备一定承担风险的心态和能力。并不能在自己亏损了钱财之后,选择一些耍无赖的行为或是要求银行对其进行赔偿。

2、购买者自己负责,因为银行的理财产品是不保本的,而且不享受存款保险的保障,亏钱之后投资者只能自己认栽,银行是不会负责也不会赔偿的。但是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若是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承诺保本或者是签订了保本协议,并且可以提供相关证据购买者是可以起诉的,而且大概率是可以获胜的。

3、真实案例 2016年7月,63岁的老人胡某,本打算带着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0万存放到银行,以备急用。结果在咨询银行柜台期间,却被忽悠买了一份返还型重疾险,每年保费5万。当时柜员表示,这种产品不仅有疾病保障,到期还能返还所有保费,所以这也刚好吸引了胡某的注意。

老人买银行理财亏18万获赔,为何能够获得赔偿?

银行为什么要赔偿老人七万块钱呢?那是因为银行在向老人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并没有明确告知其产品的风险性,也没有对其进行评估,只是说了该理财产品的年利率和分红情况,其他的情况并没有说明。

北京王大爷在银行购买50万元基金后亏损21万元,起诉银行索赔,最终法院判决银行赔偿。这个案例引人关注,因为它挑战了通常的“买者自负”原则。尽管银行强调了理财产品风险,但王大爷的情况并非简单的自行承担。王大爷购买基金时,银行为客户经理提供了风险评估,他被评估为稳健型投资者。

法院同时认为,王女士对于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能力及风险承受能力应有相应的认识,在购买涉案理财产品时也要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因此,王女士对损失的发生具有相应的过错,银行的侵权赔偿责任可相应降低。王女士请求银行赔偿其全部损失的诉求,法院不予支持。

这样的结果出来之后,网民意见不一。有的人认为理财本身就有风险,难道只能赚不能亏?银行不应该赔,王某自己应该承担全部的责任。但也有人认为银行这是诱导人进行高风险投资,而且大多数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人,所以需要赔钱。

有银行理财赔本的案例么?

1、案例二:根据光大银行日前披露的“同享二号”中华精选投资理财组合的月度投资报告,该款成立于2007年10月31日的理财产品,最新的单位净值为0.7029元,运作以来已经亏损271%。也就是说,一位客户5年前如果花10万元购买了该理财产品,现在不仅毫无收益,而且本金也只剩下7万元左右。

2、有这两天,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地两年前购买交通银行至尊18号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很郁闷。原本银行客户经理们口中称的,“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临到期时却发现亏损近20%。

3、还是出现过亏损案例的:(1)2020年1月份一家上市股份制银行,风险评级R3级的,净值型理财,刚披露的净值,Duang了一下,回撤了20%多。

4、案例1:交行理财产品本金亏损两成 2013年,交通银行在2011年发售的一款私人理财产品到期引发纠纷,产品不仅没有兑现预期收益,还出现两成左右的本金亏损。部分该理财产品持有人先后前往上海银监局、交通银行总行交银大厦对该产品进行投诉。

5、江西的美洋和教培行业从业者英子的经历就是典型例子。美洋投资63万元于一款一年期理财产品,仅获得1764元的收益;英子投资65万元于另一款封闭期523天的理财产品,到期收益远低于预期。这些案例反映了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者对收益的不切实际期望。

银行理财r3出现过亏损案例吗

还是出现过亏损案例的:(1)2020年1月份一家上市股份制银行,风险评级R3级的,净值型理财,刚披露的净值,Duang了一下,回撤了20%多。

其中R3等级的风险适中,存在亏损的可能,不过亏损的可能性并不是特别大。 拓展资料:银行(Bank),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银行按类型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世界银行,它们的职责各不相同。

任何理财都有风险,一定要理性看待,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不例外,一般来说,银行理财还是比较安全的,具体风险就要看产品类型了。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操作管理风险以及不可抗力风险等。

工行理财也暴雷了!天下之大没有安全的理财产品了?

工行理财暴雷事件 2020年,工商银行推出一款面向高净值人群的固收产品,起投金额高达100万,期限6个月,预期年化收益仅1%。尽管风险评级为R3(较低风险),但实际暴雷显示,即便在低风险领域,理财也可能并非安全。

这次工行代销产品暴雷,虽然大部分投资者有望拿回本金,但亏损的利息却在警告着所有投资者——刚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打破。无论是大银行,还是低收益,都不再是产品安全的绝对保障。

如工行暴雷事件中,鹏华资管将资金投资于海航集团债券,而海航集团财务状况不佳,存在逾期兑付的风险。投资理财时,了解资金用途至关重要,低收益产品也可能存在高风险。理财安全策略 理财安全需要分散投资,避免将所有资金投入单一产品。多样化的投资组合能有效降低风险。

工行这次的理财产品暴雷,起投是 100 万。如果将这 100 万,按照不同比例去投资不同的产品,比如基金、债券、股票、定期存款...这样就降低了一损俱损的风险。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