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2015年至今的“过山车”之旅:股市的“身世揭秘”

2025-08-21 1:02:29 证券 ketldu

说起上证指数,这个名字在股民圈里简直比家乡的猪肉涨价还要热闹。从2015年的“股灾”到现在的“疯狂上涨”,这一路走来,绝对是一本精彩绝伦的连续剧。今天就让咱们带你穿越一下这段“过山车”历史,看看上证指数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吃不饱、吃不亏”还“能吃出花来”。

首先得说2015年,哎哟喂,惊天动地的“沪指股灾”来了!那年六月,股市像被按了“节奏感太满”的快进键,指数一下子从5178点狂飙到5178+,然后就像喝了烈酒一样,没有控制住,直接奔溃。一天之内蒸发了几千亿人民币,股友们眼看近年来血汗钱变成泡影,哭都没地方哭。这也成了很多人心中“伤口上的刺”。

然而,哪有那么容易一刀切结束?2015年股灾后,指数像个不听话的小孩,哭完闹完,又开始反弹。经过几次“扑腾”,到2016年初,沪指终于重新站稳了3000点的门槛。试想一下,从5178点跌到3000点,跌了快2000点的“大跳水”,差点让人怀疑人生是走投无路的戏码。

之后,指数开始逐步“爬坡过坎”。2017年,伴随着A股市场逐渐被国际资金和散户“啃得死去活来”,沪指终于再度冲上了3500点。这时候的你可能还记得:川普、特金会、各种“热搜”新闻轮番上阵,有股民调侃:“股票涨的速度能赶上江南皮革厂的裁缝手速”。

到了2018年,市场迎来了“科技牛”和“金融牛”。但是,牛市也不是没麻烦事——特朗普对中国的“贸易战”一升就升,沪指一路上蹿到了3670多点,结果也就像喝了药一样,立马回了550点,跌得稀碎。那时候股市就像个“迷魂阵”,众多散户甩掉“迷彩帽”和高喊“割肉割的快不快”的节奏。

2019年,经过“中美和解”的“平静时光”,沪指逐渐走出最低3400点的阴影,迎来一段“小阳春”。这一年,创业板又爆发,科技股轮番狂欢,指数站上了3300点、3400点、甚至逼近3600点。那种“市场在憧憬五月的牛市”气氛,足以让股民们长长“吐槽链”。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全球经济“降温”——但股市却奇迹般“逆风翻盘多”。沪指在四月初跳起来,破了3300点、3400点,然后一飞冲天到3500、3600,甚至在年底又蹿上了3700点大关。这段时间,股民们的“心情”就像吃了“辣条”一样:“又甜又辣”,一边“割肉”一边“补仓”。

而2021年,行情犹如“火车跑得飞快”,上证指数一路高歌猛进,突破了4000点大关。这一年,不少“空仓英雄”忙着“买买买”,而“神仙操作”也一度成为段子手的段子素材——“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从梦里走出来的股市操作。

来到2022年,是“行情的转折点”。突如其来的俄乌冲突、全球通胀持续升温,导致市场波动剧烈,沪指在3000点与3500点之间“走钢丝”。这段时间,就像“猜谜游戏”,只有“猜猜猜”的份,手一抖可能腰斩。

2023年,又是“风云变幻”。国家政策调整、经济数据起伏,股市像个“老司机开快车”,时而飘忽不定,时而狂飙突进。现在,上证指数徘徊在3300到3700点之间,像一只“放学后的小狗”在“守株待兔”。

讲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上证指数就像个“古灵精怪”的潮水,在不断涨跌中“打滚”。它的故事像是一本永不完结的漫画,每一回合都充满悬念——有人说它是“股市的饼干地”,有人说它是“浮云一别后,流水上青天”。可不管怎么说,经历了这么多,你会不会觉得,它就像个“疯狂的闹钟”,永远提醒着我们那句:股市啊,真是个“欢乐的战场”。还没完,下一秒还可能“翻车”得比摆摊卖早点还欢快。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