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哈喽,各位吃瓜群众、车圈大佬、键盘车神以及对“谁是谁爸爸”这类八卦永葆热情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扒拉一个在汽车圈子里流传已久的“惊天大瓜”,它就像都市传说一样,时不时就会蹦出来刷个存在感,那就是——“吉利是奔驰的第一大股东”!哇哦,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小 *** ,有点颠覆认知?毕竟,一个是咱们国产的“卷王”代表,一个是德系豪华的“百年老店”,这俩凑一块儿,就问你一句:奇不奇葩?
话说这事儿啊,还得从2018年说起。那会儿,整个汽车圈都还没从新能源的狂潮里完全清醒过来,结果,“平地一声雷”炸响了!吉利控股集团的老板,咱们的“李书福同学”,他大手一挥,直接在二级市场豪掷了近90亿美元,悄 *** 地买下了德国戴姆勒(Daimler AG,也就是奔驰他老家)9.69%的股份!我的天呐,这可不是买了个车模,也不是买了几辆大G充排面,这可是真金白银,直接捅进了奔驰的心脏啊!当时的消息一出,整个汽车圈都炸锅了,各种震惊体、分析体、阴谋论体,那叫一个铺天盖地。大伙儿都表示:“ *** ,吉利这波操作简直是YYDS!”“李书福大佬不愧是‘造车狂人’,这简直是把豪华汽车圈的‘朋友圈’给炸了!”
那么问题来了,9.69%的股份,听起来确实不少,但这就能直接冠上“第一大股东”的头衔吗?这就像你追女神,送了999朵玫瑰,女神虽然感动,但你是不是她“男朋友”还得打个问号,说不定人家鱼塘里还有9999朵玫瑰的土豪呢!所以,“第一大股东”这仨字儿,听着是霸气侧漏,但仔细一琢磨,哎,是不是有啥猫腻啊?别急,让咱们把这个瓜掰开揉碎了,好好品品。
事实上,在吉利入股戴姆勒那会儿,9.69%的股权确实让李书福成为了戴姆勒集团的“最大单一股东”。注意了,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人家前面加了个“单一”!啥意思呢?就是说,在所有持有戴姆勒股票的“单个个体”或者“单个公司”中,吉利(或者说李书福的投资公司)是持有股份最多的那个。但这不等于吉利就拥有了绝对的控制权,更不代表吉利就是戴姆勒集团的“最大话事人”,毕竟还有很多机构投资者、基金公司等等,它们手里零零散散加起来的股份,可能比吉利还多呢!而且,这就像一场大型的股票交易游戏,你买了我的,我买了你的,股份比例是会动态变化的,江湖地位也是会此消彼长的。这就跟咱们玩王者荣耀似的,你以为你拿了个MVP,结果队友一看,人家经济比你高多了!
更狗血的是,你以为只有吉利在奔驰家门口排队领号,排着队等着“投资入股”吗?Too young, too naive!就在吉利入股之后没多久,咱们另一家国企大佬——北京汽车集团(也就是BAIC,北汽爸爸)也看上了奔驰这块“肥肉”。人家也紧随其后,在2019年,通过旗下公司北汽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增持戴姆勒股份,并在2021年把持股比例提高到了9.98%!哎妈呀,这下可热闹了!吉利是9.69%,北汽是9.98%,是不是感觉有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了?北汽这波操作,直接就从数据上把吉利给“超车”了!所以,如果真要论“谁的比例高”,北汽还真的比吉利“高那么一丢丢”。这简直是上演了一出“谁是卧底”的戏码,奔驰的股东大会,那简直是联合国大会啊,坐满了各种“金主爸爸”!
当然了,除了吉利和北汽这两位“中国玩家”,奔驰的股东名单里还有不少“重量级选手”。比如,科威特投资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 KIA)就一直是戴姆勒(现在是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长期股东,持股比例也相当可观,一度是最大的单一股东之一。再比如,沙特 *** 公共投资基金(PIF)在2023年也入股了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成为新的主要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一度达到6.7%左右。所以,你看,奔驰的“金主爸爸”们那可真是“群英荟萃”,吉利虽然地位显赫,但要说“第一大”,那可真是个需要加限定词的“凡尔赛”说法。
那么,问题又来了,吉利当初为啥要花这么多钱去买奔驰的股份呢?难道李书福大佬只是单纯地喜欢大奔,想在股东大会上多领两份小饼干吗?当然不是啦!李书福大佬的眼光那可是“鹰眼”级别的,人家可是在下一盘大棋!
首先,是为了“技术共享”。你想啊,奔驰在豪华品牌、传统燃油车、电动化技术、智能驾驶这些领域那可是妥妥的“学霸”级别。吉利作为后起之秀,虽然发展迅猛,但要追赶百年豪门,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入股,吉利就能更深入地接触到戴姆勒的技术体系、管理经验和供应链资源,这对于吉利提升自身研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简直是开了一扇“上帝之门”啊!特别是电动化浪潮汹涌而至,吉利和奔驰在技术路线、平台开发上,那可是有很多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赋能的地方。
其次,是为了“品牌赋能”。吉利作为中国品牌,虽然在国内市场已经风生水起,但在国际舞台上,尤其是豪华品牌领域,话语权还是相对较弱。通过成为奔驰的股东,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品牌背书和国际化形象的提升。你说出去,吉利是奔驰的股东,是不是瞬间感觉B格都高了一截?这对于吉利旗下的沃尔沃、领克、极氪等品牌走向世界,那也是相当有帮助的!
再者,是为了“战略合作”。你以为买股票就完了?No no no!入股之后,吉利和戴姆勒还真的擦出了不少火花!最典型的就是两家联手复活了“精灵”——Smart品牌。Smart之前在奔驰手里一直过得有点“佛系”,销量不温不火。结果吉利和奔驰一合计,成立了合资公司,Smart摇身一变成了电动汽车品牌,由吉利负责研发生产,奔驰负责设计。这波操作,简直是“强强联手,各取所需”,把Smart这个“流量明星”又给盘活了!还有传闻说,两家在发动机、电池技术方面也有合作探讨,虽然最终落地可能不如Smart那么显眼,但这种深度的合作,可不是光靠买几台车就能搞定的。
哦对了,这里还要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2021年,戴姆勒集团玩了一出“变形金刚”大戏,把旗下的卡车业务(Daimler Truck)给分拆了出去,独立上市。原来的戴姆勒股份公司呢,就改名为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Mercedes-Benz Group AG),专注于乘用车和厢式货车业务。所以,吉利和北汽现在所持有的股份,主要是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股份。这波操作,也算是给股东们来了一次“资产重组”,把业务分得更清楚,也让投资者们能更清晰地评估不同业务的价值。
所以说,吉利入股奔驰这事儿,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谁是谁爸爸”的八卦,它背后牵扯到的是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变迁,是传统巨头与新兴力量的博弈与融合,更是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李书福大佬这一手,与其说是为了争夺“第一大股东”的名头,不如说是为吉利,乃至为整个中国汽车工业,争取到了一个在未来竞争中不可多得的战略制高点。他用资本作为敲门砖,叩开了世界顶级豪华品牌的大门,让吉利有机会坐到牌桌上,和全球最顶级的玩家们一起,决定未来的游戏规则。这就像你在一个社群里,花钱买了个“群主”的位置,可能管不了所有人的发言,但至少能参与到群规的制定中去,还能时不时地发个红包活跃一下气氛,对不对?
所以,如果你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吉利是奔驰第一大股东”,你可以℡☎联系:℡☎联系:一笑,然后淡淡地告诉他:“老铁,这事儿有点复杂,得看你怎么理解‘第一大’这仨字儿了。要论单一工业股东,它曾经是;要论绝对话语权,那还得看股权结构和战略合作。毕竟,奔驰的股东,那可是一个比一个有来头,这哪是单一企业能说了算的呢?这简直是汽车界的‘权力的游戏’啊!”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吉利这波操作,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