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是不是经常听到同事、朋友、或者电视里的“专家”们动不动就说“上证指数今天又如何如何了”,“A股市场最近波动很大呀”?然后你就开始犯嘀咕,心里一万个问号,感觉自己像个吃瓜群众,完全摸不着头脑,甚至有点emo了?别慌,别慌!今天,你算是找对人了!老司机要开车了,带你一键搞懂“上证指数”和“A股”这对CP,保证你听完立马格局打开,不再是股市小白,至少在饭桌上吹牛也能有点干货,而不是一句“不明觉厉”草草收场!
咱们先从“上证指数”这哥们儿说起。你把它想象成什么呢?嗯,它可不是一支股票,它更像是一个班级的“平均分”,或者一个地区的“天气预报”,又或者你家楼下健身房的“体重秤”!它不是具体的某个学生,也不是某一片云彩,更不是你本人,但它能告诉你这个“班级”整体学得怎么样,这个“地区”天气好不好,你最近是不是又“重”了。具体到股市,上证指数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里所有股票(主要是A股,早期还有B股,但现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表现的一个“综合成绩单”。
是的,你没听错,是“所有”!它把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们,按各自的市值大小(也就是它们有多“重”),加权平均了一下,然后得到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变,涨了就说明上海的股票们整体上“向上冲”了,跌了嘛……那自然就是“向下趴”了。它的“生日”也很有意思,是1990年12月19日,那天它被设定为100点,作为基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上证指数几千点,就是和当年的100点比起来,涨了多少倍。是不是有种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点穿越的感觉?
所以,当你听到“上证指数涨了2%”,并不意味着你手里所有在上海买的股票都涨了2%,可能你的股票涨了50%,也可能跌了5%,甚至跌得你裤衩子都不剩,直接破防了!它只是一个宏观的、整体的信号,告诉你大盘的“脸色”是红润还是发绿。就像天气预报说今天平均气温25度,你家院子里可能30度,你冰箱里可能零下5度,一个道理。这个指数就是咱们国家经济的“晴雨表”,它红火,大家就觉得经济可能也挺“红火”;它萎靡,大家可能就觉得“要凉凉”。嗯,没错,它就是这么一个有面子的“大人物”!
那“A股”又是何方神圣呢?这个就相对好理解多了,A股就是咱们中国大陆的“亲儿子”!它指的是那些在中国大陆注册的公司,然后也在咱们中国大陆的证券交易所(主要是上海和深圳)上市交易的股票。它的“身份证”是中国大陆,它的“户口本”是人民币。也就是说,你买卖A股,都是用人民币来结算的。它就是咱们中国自己的股票,主要面向咱们自己人(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外国的“高富帅”或“白富美”通过特定渠道,比如QFII、RQFII或者沪深港通来参与玩耍,但主力军依然是咱们“自己人”)。
可能有小伙伴会问,那还有B股、H股、N股啥的呢?别急,简单科普一下,B股以前是人民币特种股票,用外币交易;H股是去香港上市的;N股是去纽约上市的。这些都是咱们中国公司出去“闯荡”或者专门给老外“玩”的。但要记住,咱们平时说的“A股”,指的就是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用人民币买卖的那些股票。它就像你家餐桌上的那盘热腾腾的红烧肉,最接地气,也是大家最常吃的。
所以,“上证指数A股什么意思啊”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班级平均分是啥,以及班里的同学是啥意思”。简单粗暴地说,上证指数就是衡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那些A股(大部分)整体表现的一个“总分”!当人们说上证指数,大概率就是在说上海市场里的A股整体怎么样了。它们俩的关系,就像是“班级平均分”和“班级成员”的关系,密不可分,但又不是一码事。指数是看大趋势的,A股是具体的投资标的。
现在我们是不是有点“格局打开”了?那咱们再来点干货,聊聊A股市场的那些“梗”和“规矩”。
首先,A股市场有个著名的“T+1”交易制度。啥意思?就是你今天买了股票,不好意思,得等到明天才能卖掉。它可不是你想的菜市场买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完立马就能转手。想“快进快出”?想“今天买明天卖”赚个差价?没门!这个规定,有时候真让人抓狂,眼睁睁看着自己买的股票今天涨得“绝绝子”,想卖不能卖,明天可能就直接“跳水”让你“栓Q”了。但也有人觉得这样能减少投机,让大家冷静一下,毕竟“冲动是魔鬼”嘛。
其次,A股还有个“涨跌停板”制度。就是大部分股票每天的涨幅和跌幅都有个限制,通常是&plu *** n;10%(有些特别的,比如ST股是&plu *** n;5%)。这意味着,你的股票一天之内不可能涨上天,也不可能跌入地狱十八层。有个“天花板”和“地板”罩着。这就像给你骑自行车戴了个头盔,虽然不能让你完全无伤,但至少能护住你的小脑袋。当然,也有人会抱怨,涨的时候嫌它限制了赚钱,跌的时候又希望它能限制得更狠一点,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
再说说“打新”。这个“打新”啊,就像是买彩票!是指申购新股,也就是新上市的股票。通常情况下,新股上市后大概率会涨,能中签简直就是“中大奖”,直接“吃大肉”!所以很多投资者都乐此不疲地参与打新,希望能撞个大运。但中签率嘛……比你下班回家路上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的概率,可能还小一点点。所以,打新,拼的就是运气,以及那份“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执着。
那谁在A股里“玩耍”呢?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机构。就是那些基金公司、券商自营盘、保险公司等等,它们有专业的团队,有海量的资金,是股市里的“大鳄”。第二类,外资。就是通过QFII、沪深港通等渠道进来的“洋韭菜”(开玩笑啦,人家也是专业的!)。它们资金雄厚,眼光独到,有时候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大盘。第三类,就是咱们散户了!也就是广大的普通投资者,咱们是股市的“韭菜”,不对,是股市的“基石”!咱们资金量可能不多,但人数众多,贡献了大部分的交易量。股市里有一句老话:“七亏二平一赢”,说的大概就是散户的命运,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努力学习,咱们也能成为那“一赢”!
A股的“脾气秉性”也挺有意思。它有时候像个“政策市”,政策一出,市场立马“一整个大动作”,要么亢奋,要么萎靡。有时候又像个“消息市”,哪个小道消息一传出来,股价立马跟吃了 *** 一样。当然,也有人说要看“基本面”,看公司的业绩、行业前景、管理层,这是“价值投资”的思路。还有人看“技术面”,看K线图、均线、各种指标,试图从历史数据中找出规律,这叫“技术分析”。就像是看病,有的医生看你面色、舌苔,有的医生看化验单、CT片,各有各的道理,但最终目标都是一个:赚钱!
说起炒股心态,那更是“百味杂陈”。“追涨杀跌”是很多散户的通病,看到涨了就赶紧冲进去,结果一进去就站岗;看到跌了就赶紧割肉,结果一割肉就反弹。真是“臣妾做不到啊”!股市里流行一句话:“贪婪与恐惧”,涨的时候贪婪,跌的时候恐惧。要做到“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简直就是反人性!所以,炒股啊,不仅是炒股,更是炒心,是对人性的巨大考验。
当你看着自己的股票账户,从“红红火火”变成“绿油油”,是不是瞬间感觉生活都跟着“绿”了?那真是“破防”的瞬间!但有时候,当你以为“抄到底了”,结果发现下面还有地下室、地窖、十八层地狱,甚至能挖出石油的时候,那种“惊喜”更是无与伦比。有人说“炒股就是一场大型‘狼人杀’,你永远不知道谁是好人谁是狼。”这话还真有点道理。
所以,下次有人再问你“上证指数A股什么意思啊”,你就可以拍着胸脯,自信满满地说:“嘿,不就是那个让你欢喜让你忧,让你夜不能寐,又让你忍不住每天瞅一眼的……那个玩意儿嘛!”至于它明天是红是绿,是涨是跌,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