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各位股市冲浪达人、摸鱼炒股小天才们!今天咱们来聊个有点“哲学”但又超级实用的话题:怎么找股票的收益率?是不是一听到这几个字,你的脑子里就开始“嗡嗡嗡”,感觉要掉进数学公式的黑洞了?别慌,我懂你!很多人炒股,要么就盯着账户的“今日盈亏”数字傻乐或emo,要么就是等卖掉股票后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好像赚了点,又好像没赚多少”。这种“蒙圈”状态,简直是投资路上的“梗王”!今天咱们就来个大揭秘,把这收益率的“老底”给它翻个底朝天!
你可能会问,我炒股又不是搞学术研究,知道个大概不就行了?非也非也!不搞清楚收益率,你就好比盲人摸象,摸到鼻子说大象是水管,摸到腿说大象是柱子。投资收益率,就好比你的“导航仪”,它能帮你:
所以,各位“干饭人”股民,收益率这东西,你真不能稀里糊涂地就给它“略过”了!
这层秘籍最简单粗暴,也是大家最常挂在嘴边的。简单来说,就是你买入股票后,股价涨了,你卖出赚的差价。公式如下:
资本利得率 = (卖出价格 - 买入价格) / 买入价格 × ***
举个例子,你花10块钱一股买了100股某神股,然后它“biu”的一下涨到12块钱一股,你兴奋地卖掉了。那么你的资本利得率就是:
(12 - 10) / 10 × *** = 20%
是不是感觉“so easy”?这不就是小学数学题吗?没错!但很多“萌新”股民就只算这一层,觉得自己赚大发了,然后就“膨胀”了。殊不知,这只是“冰山一角”,后面还有更“深邃”的套路等着你!
“等等,我好像还收到过公司发的钱?”恭喜你,你发现了第二层秘籍——股息!有些“良心”公司,盈利后会把一部分利润以现金的形式分给股东,这叫分红(派息)。这笔钱,也是你的收益啊,怎么能忘了它呢?
股息收益率 = 每股股息 / 买入价格 × ***
还是上面那个例子,你买了10块一股的股票,持有期间,这家公司“豪爽”地每股分了0.5块钱的红利。那么你的股息收益率就是:
0.5 / 10 × *** = 5%
看到没?如果只看资本利得,你是不是就漏掉了这笔“躺赚”的收益?所以,一个完整的收益率,必须把这部分也算进去,这才是真正的“总收益率”啊!
总收益率 = 资本利得率 + 股息收益率
按我们上面的例子,你的总收益率就是:20% + 5% = 25%。是不是感觉“ *** ,赚得更多了!”?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A股票你持有了3个月赚了10%,B股票你持有了2年赚了30%。哪个更划算?表面上看B股票赚的更多,但如果按时间摊开算,可能A股票才是真正的“YYDS”!
这就涉及到年化收益率了。它能帮你把不同持有时间、不同收益率的投资,都“折算”成一年的收益率,这样大家就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公平比较了。
年化收益率的计算有点小复杂,但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粗暴(但不完全精确,仅供理解)的方式来感受一下:
简单年化收益率 ≈ (总收益率 / 持有天数) × 365天
或者更精确一点的,考虑复利的话:
年化收益率 = (1 + 总收益率)^(365 / 持有天数) - 1
我们回到上面的例子,你总收益率25%,如果这笔投资你只持有了半年(180天):
那么,年化收益率 = (1 + 0.25)^(365 / 180) - 1 ≈ 0.5891 即 58.91%!
我的天!25%的总收益,半年时间,一“年化”直接冲到接近59%!这可比银行定期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这才是真正能让你“笑出猪叫”的数据啊!反之,如果你这25%的总收益花了三年才到手,那年化收益率就没那么“香”了。
所以说,年化收益率才是投资界的“硬通货”,它能帮你撕开那些“表面光鲜”的投资,露出它的“真实面目”!
前面我们算的都是“毛收益”,也就是还没扣除各种开销的收益。但现实是骨感的,你的收益可不是“随便花”的!
净收益率 = (卖出价格 - 买入价格 - 交易成本 - 税费 + 股息) / 买入价格 × ***
emmm... 感觉有点复杂了?别怕,大部分券商APP都会自动帮你计算这些,但你要知道它的“底层逻辑”!不然,你看着账户里显示的“盈利xx元”,结果提现出来发现少了点,是不是要“破防了”?
你以为你的钱赚了20%,很开心?结果发现猪肉又涨价了,房价又涨了,你手里的20%好像没以前那么“值钱”了?这就是通货膨胀这只“大魔王”在搞鬼!
通货膨胀会悄无声息地“吞噬”你财富的购买力。所以,一个真正牛掰的投资者,不仅要跑赢大盘,更要跑赢通货膨胀!
实际收益率 = (1 + 名义收益率) / (1 + 通货膨胀率) - 1
如果你的年化收益率是10%,而当年的通货膨胀率是3%,那么你的实际收益率就是:
(1 + 0.10) / (1 + 0.03) - 1 ≈ 0.06796 即 6.8%左右。
看到没?辛辛苦苦赚的钱,被通胀“吃掉”了一大截!所以,你投资的目标,永远不只是“赚到钱”,而是“赚到比通胀更多的钱”!不然,你就是“假赚钱,真缩水”!
“说了这么多,我这‘打工人’也没时间手算啊,有没有什么‘黑科技’能帮我一键搞定?”当然有啦,不然怎么体现科技的“魅力”?
计算历史收益率固然重要,但投资不是“活在过去”。我们计算这些,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未来的投资决策。举个例子,你发现某只股票虽然现在看起来涨得挺好,但一计算年化收益率,考虑到通胀和交易成本后,发现其实也就“just so so”,那么你可能就要重新审视它了。而有些股票,可能短期内波动不大,但分红稳定,长期持有年化收益率却很可观,这可能就是值得你“长期饭票”的潜力股!
所以,各位“韭零后”们,从今天开始,别再只盯着账户里那些跳动的数字“emo”或者“上头”了!学着点算算你的真实收益率,看清你的“财富密码”,才能成为真正的“投资达人”!不然,你就是“白嫖”了知识,却“亏待”了钱包,那可就“不讲武德”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