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近半年股价(长安汽车昨日股价)

2022-12-15 21:13:10 基金 ketldu

汽车股普遍上涨,龙头市值仍不及新势力

汽车成涨幅第四板块

即新势力股价大涨之后,传统车企受益于旗下新能源板块股价明显上涨。11月30日当天,汽车股主力净流入8.1152亿元,成交额475.12亿,164只股票中,50只股价上涨,111只下跌,股价微跌0.58%。虽然本月最后一天股价有所下跌,但在11月期间,汽车股仍从21055.71涨至22572.27。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10日,小康股份股价上涨超过75%,截止发稿,收盘于19元。长安汽车近一个月股价上涨超50%,从16.72涨至25.26元。长城、广汽、上汽10月以来股价涨幅累计接近20%,截止发稿分别收盘于27.89、13.66、26.51元。上半年走势平平的汽车股,进入三季度后走高,在2020年表现靠前,涨幅排名仅次于电气设备、休闲服务、食品饮料,排名第四。

和造车新势力股价上涨原因相似,传统车企亦是因旗下新能源业务有明确进展,受到市场追捧。11月14日,长安汽车宣布,将携手宁德时代和华为联合打造一个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消息公布后第二个交易日,公司股价涨停。11月27日,上汽集团公布,将与张江智能园区、阿里巴巴联合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名为智已汽车。1日后,上汽股价涨幅达到8.54%。

本就在业内体量较小的小康股份,成了近期涨幅最大的汽车股,该公司旗下亦有“塞力斯”新能源业务,累计对其投入100亿元。长城、广汽则都有欧拉、埃安业内较为畅销新能源品牌。

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特斯拉,今年股价上涨超过7倍,海外上市的蔚来今年股价上涨19.6倍,小鹏汽车自8月28日在美上市后股价涨幅也达到2.7倍,二车企市值超过菲亚特克莱斯勒、日产等国际汽车集团。由此可见,这波新能源概念热属全球现象。而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在全球举足轻重,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电动车销量占全球比重约40%。

涨幅虽明显PB仍较低

各国政策推动一定程度上促成新能源概念热。今年10下旬,国务院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当中提出,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达总量 20%的目标,2020年随之成为新能源汽车元年。

华西证券认为,汽车行业从2.0 时代迈入3.0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从政策驱动向供给端驱动转变的关键时刻。近期被投资人看好的上汽、长城、广汽等自主品牌,以及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不断提供新车型,丰富了新能源市场供应。

东莞证券亦在研报中表示:电动智能互联大势所趋,是未来10年黄金投资赛道。汽车进入明显的创新周期,不亚于智能手机替代传统手机。新势力+合资+传统车企+互联网巨头发力,加速行业发展。

受益于新能源业务,虽说近期股价涨幅明显,汽车股因蓝筹股相对集中,过去数年股价涨幅较为平缓。在反映投资价值的平均市净率这一指标上,汽车股仍普遍处于低位。当前申万汽车行业 PB为2.38倍,处于近10年中位数(2.1 倍)的上方,但距离历史高点仍有较大差距。

相比之下,电动车企业股价涨幅远高于传统车企。即便股价近来明显上涨,国内汽车界龙头上汽,当前市值仍比蔚来低近1700亿元,后者当前市值近4800亿人民币。而蔚来10月销量不足上汽百分之一。体量更小的小鹏市值甚至超过吉利、广汽、长安,后三者中市值最高的吉利截止发稿市值近2488亿人民币,小鹏却达到约3049亿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新势力品牌,传统车企的优势在于背后强大研发团队及雄厚资金实力,所分化的新能源品牌仍具备技术优势。今年来股价涨幅远不及蔚来的北汽新能源,2019年10月年累计申请专利626个,蔚来同期为496,不仅数量不及前者,其中多项为涉及外观方面的非技术性专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汽车股价跌停!实控人已减持套现超21亿元,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近期2个月,长安汽车上涨幅度最大超200%,6月28日总市值一度提升2000亿元人民币.股票价格破纪录之时,长安汽车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提前终止股权减持方案或者因套现金额已超过预期。

长安汽车上年12月18日公布的《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表明,出自于本身发展需要,实控人兵器集团及一致行动人中国长安、南方地区财产方案在公告发布生效日十五个股票交易时间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法减持公司股份总计不得超过1.35每股公积金(即不得超过2021年12月17日长安汽车总市值的1.78%)。

根据公示,兵装集团根据集中竞价方法在6月13日、6月28日各自减持了0.10%、0.42%的长安汽车股权,减持平均价各自为16.91元/股、20.30元/股;南方地区财产根据集中竞价方法在1月21日至3月15日期内减持了0.89%的长安汽车股权,减持平均价为12.74元/股;而中国长安未减持股权。

依照减持股票数和减持平均价测算,以上公司股东总计减持长安汽车1.41%股权,额度总计近21.46亿人民币。目前为止,公司实控人兵装集团及一致行动人中国长安、南方地区财产总计占股比例为37.29%,兵装集团及全部一致行动人总计占股比例为40.17%。

开年以来,长安汽车股票价格一度下挫,4月26日收盘价格低至6.89元/股。但自此,长安汽车股票价格不断上涨,截止到6月28日收市达20.35元/股,创出历史新高,期内的累积上涨幅度达到195.36%,汽车行业板块指数近期2个月总计上涨幅度57.88%。

信息表面,5月起,中间及地区汽车市场国家扶持政策聚集颁布。6月22日举办的国务院常务会强调,要进一步释放出来车辆消费潜力。

在众多国家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汽车市场转暖显著。据汽车销量最新数据,5月新能源客车零售量达135.4万台,同比增长率29.7%,增长速度处在近6年同时期历史时间最大值。6月,汽车零售再次强悍回暖,6月1日到19日,全国各地新能源客车销售市场零售同比增加24%,同比5月提高43%。据汽车销量预测分析,6月汽车零售同比增长率将由负转正定级,完成15.5%的正增长,同比增长率35.2%。

长安汽车开始触底反弹了吗 | 唐言柳语

2018年大幅滑坡之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000625.SZ,下称“长安汽车”)在2019年也并不轻松。

7日晚间,长安汽车晒出了2019年的成绩单。经历了2019年上半年的低迷与下半年持续爬坡之后,长安汽车2019年销量定格在175.99万辆,同比下滑15.2%。而2018年,长安汽车全年累计销量同比下滑25.58%。

受业绩持续好转的推动,去年6月底起,长安汽车股价从6.61元的低谷持续拉升至10.97元(2020年1月8日收盘价)。

那么,长安汽车业绩要开始触底反弹了吗,2020年业绩有多大可能实现增长?

基于长安汽车2019年拆分之后的销量数据,笔者认为长安汽车自主业务2020年增长趋势明确,但合资板块仍存在不确定性。

长安汽车自主乘用车自去年三季度起持续实现大幅同比和环比双增长,主要原因是CS75PLUS、CS35PLUS等PLUS系列新产品的拉动。过去几年里,长安汽车在研发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产品造型能力不足,这是其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销量下滑最大的原因。新推出PLUS车型弥补了造型的短板,并在动力总成等方面有所更新,上市后立即拉动长安汽车销量增长。

2019年6月之后,长安汽车自主乘用车逐步形成4款月销量超过1万辆的支柱性产品的格局,其中长安CS75系列车型销量更是达到2.8万辆左右,成为拉动长安汽车业绩向上的龙头。

PLUS系列还改善了长安汽车的销量结构,高价值产品销量占比提高,2020年总体业绩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合资板块,长安福特2019年销量为18.399万辆,同比下滑51.29%。长安福特曾经是长安汽车最大的利润奶牛,2016、2017年的利润贡献分别为90.7亿元和60.39亿元,2018年长安福特销量下滑54.38%至37.77万辆,亏损8.03亿元。长安汽车还未发布2019年经营业绩,预计长安福特2019年亏损将继续扩大。

为了扭转困境,长安福特股东双方加大资金、技术与产品的投入力度。预计这些投入会增加长安福特2020年财务费用的负担,即便销量业绩好转,盈利情况也恐难有大的扭转。

对于长安福特来说,2019年12月上市的全新紧凑级SUV锐际是其扭转困局的关键。长安福特从接近百万量级的年销量规模,短短几年里跌至18万辆,承受压力的不仅仅是其自身,还包括供应链和经销商。过去两年,长安福特的经销商已经出现了隐性退网的情况,锐际能否获得可观的销量和利润,关系到长安福特经销商渠道的存活,以及未来复兴的根基。

长安福特还有一个利好是豪华品牌林肯即将国产,但二线豪车整体生存压力巨大,林肯国产后业绩走向还需进一步观察。

长安马自达2019年销量为13.36万辆,同比下滑19.66%,销量表现低于日系整体水平。相对利好的信号是,长安马自达自2019年三季度起环比逐月提高,至四季度逐渐实现同比增长。2020年,长安马自达还会推出一款全新的紧凑型SUV CX-30,预计能够带来一些增量。

2019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大考之年,自主品牌与合资车企共同承受市场下滑的压力,但这很可能只是开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常务副理事苏晖认为,中国车市的下滑调整将持续到2023年。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认为,在这一轮车市的调整中,50%的中国品牌将会遇到生死存亡的挑战,能活下来的不过5~6家。

在这场战争中,长安汽车看起来重新获得了增长的动力。它最大的挑战在于市场环境的持续恶化。2019年前11月,中国车市整体下滑7.9%,其中自主品牌下滑了18.5%,自主品牌优势的低端车市场大幅萎缩。

与此同时,大量弱势的二三线合资品牌在市场挤压之下,不得不开始和自主品牌争夺用户。如果长安汽车在2020年能够抗住合资品牌的压力,持续向上,它才算真正建立了全面增长的引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汽车近半年股价(长安汽车昨日股价) 第1张

长安汽车:2019四季度走出低谷,2020重返高峰还差多远?

曾经的“自主一哥”——长安汽车,在经历长时间销量、净利润持续下滑的考验之后,随着长安福特和自主版块复苏,长安汽车业绩在2020年或有望改善。

事件回顾:

1月7日,长安汽车(SZ:000625)发布“未经过本公司审计师确认2019年12月销量及2020年销量目标”公告。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最后一个月,长安汽车销量为19.37万辆,同比增长31%。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长安汽车2019年少有的单月同比“大涨”。

至此,长安汽车2019年销量达到176万辆,较2018年减少15.16%,这与长安汽车2019年246万辆销量目标相差甚远,完成度仅为71.54%。不过,四季度销量回暖,让人看到长安汽车强劲复苏势头。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销量公告」

1月8日收盘,长安汽车股价报收10.97元/股,上涨2.52%;1月9日,该公司股价继续上涨0.09%,报收10.98元。

关注焦点:

作为前中国自主品牌“一哥”,近几年长安汽车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不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板块,较长一段时间让长安汽车感到苦恼,资本市场对长安汽车也是非常失望。尤其是长安PSA寿终正寝,也让长安汽车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不过,近期长安汽车自主板块乘用车强劲复苏,合资公司长安福特有回暖迹象,给长安汽车以希望。该公司股价从2019年10月21日的阶段性低点7.08元/股,已涨至11元左右,涨幅近55%。

K线解析:

回到企业本身,汽车K线将具体分析长安汽车销量业绩情况,并从中总结2019,并展望该公司2020发展情况。

一、从2019年12月销量构成来看,长安自主品牌依然走势强劲。当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实现销量15万辆,同比劲升35%,表现“回暖”,但2019年全年整体销量同比下滑7.84%,没能守住“防线”,凸显出其仍面对较大挑战。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销量公告」

当然,瑕不掩瑜,长安汽车正在“走出泥潭”,是一件对中国品牌整体发展的利好消息。

二、2019年12月,长安自主旗下几款重点SUV车型更新换代之后开始发力。长安汽车官方数据显示,CS75热销2.86万辆,同比大增287.5%,其中CS75 PLUS单月就突破2万辆大关。CS75系列车型全年销售超过19万辆,达到19.32万辆,同比增长38%。

长安CS35系列车型12月达到1.63万辆,同比增长20.8%;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4.17万辆,同比增长7.8%。长安CS55系列12月销量同样突破万辆大关,达到1.11万辆,同比增长32%;全年累计销售11.22万辆。

去年1-12月,上述3款SUV销量累计达到44.71万辆,占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全年销量52.63%。由此可见,SUV是长安销量的最大贡献者,这与投放多款畅销车型PLUS系列不无关系。

此外,轿车方面,逸动系列12月销量达1.03万辆,同比增长97.9%;全年累计销售12.4万辆。

三、长安福特系列实现止跌企稳,单月销量首次正增长,2019年12月销售1.8万辆,同比微增0.66%,扭转此前持续下滑的势头。去年12 月,福特锐际上市,并获得不错的订单量;根据长安福特加速计划,2021年前将投放至少18 款新车,预计2020年长福将推出多款新车型。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销量公告」

四、长安马自达去年12月销售1.26万辆,同比增长9.2%,实现稳步爬坡。不过,汽车K线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马自达终端价格促销所致,2020年该品牌在中国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销量公告」

五、2019年最后一天,长安汽车发布公告,公司于2019年12月30日,与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有的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安PSA)50%股权全部转让给前海锐致,转让价16.3亿元。数据显示,2019年1-9月份长安PSA累计亏损22亿元。

该交易完成后将大幅减少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长安PSA出售完成能够减少公司亏损点,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对长安汽车2020年无疑是利好。

六、在新能源方面,长安汽车则陷入泥潭。目前并不得知其整体销量数据,但是结合此前情况来看,长安新能源在2019年的整体销量并不乐观。

相比吉利、长城、广汽新能源、上汽新能源等企业,长安新能源板块与之差距逐渐扩大。

七、总体来看,长安汽车2019年主要亮点为CS75 PLUS热销,长安福特止跌。不过,对长安汽车而言,这股势头能否持续,仍需要2020年新产品加入后的表现来判定。

长安汽车2019年销量业绩回暖之后,各大证券投行机构纷纷迅速做出反应,整体来看,券商机构对于长安汽车持乐观态度。

华泰证券、华创证券、西南证券、东方证券、华西证券等分别给予了该股“买入”或“增持”评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