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北汽蓝谷新能源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刘宇,经营范围包括研发、设计、销售 汽车 、 汽车 配件、机械设备、电器设备、零部件加工设备等。
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北京 汽车 集团有限公司控股,持股比例为33.58%。
2018年,北汽新能源通过借壳方式上市,上市公司更名为“北汽蓝谷”,北汽蓝谷也因此成为登陆A股市场的新能源 汽车 第一股。
根据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等机构提供的数据,北汽新能源曾连续7年在国内纯电动 汽车 销量排行榜上位列第一。外界普遍认为,对于整个北汽集团来说, 北汽新能源都曾经是其最重要的业绩亮点之一 。
但在实际产销数据上,北汽蓝谷新能源显得后劲不足。今年5月,北汽新能源销量为1197辆,与去年同期的2106辆相比下滑明显。此外,今年1-5月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为5374辆,与去年累计销量11692辆相比同比下滑54.04%。
其中,作为北汽新能源重磅打造的ARCFOX极狐品牌今年5月销量仅为354辆,阿尔法T当月销量为123辆,而另外一款车型阿尔法S普通版的销量也仅为231辆。
此前,ARCFOX极狐 汽车 副总裁王秋凤曾透露, “阿尔法S 华为HI版订单数已经破千了,预计会在今年四季度进行小批量的交付,但是“今年肯定交不完”。
回顾此前,随着国内新能源补贴一再退坡,当时凭借补贴和B端市场稳居高位的北汽新能源如今开始后劲不足,进入2020年后,销量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从2019年全年销量15.06万辆跌至2020年的2.6万辆,打击之大,令北汽新能源不得不寻求变革。
6月8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刘宇的书面辞职报告,其因工作调整原因,申请不再担任公司经理职务。辞职后,刘宇仍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同时,北汽蓝谷召开九届二十七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经理的议案》,同意聘任代康伟作为职业经理人担任公司经理,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履职。
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在2020年年报里上曾表示:“我们失去了七连冠,但我们失去的只是皇冠,我们11年来积累的能力没有失去。今天是低点,也是转折点。”
目前来看,销量数字依然在刷新“低点”, 注册资本 增幅超22% 的 北汽蓝谷能否迎来真正的转折点,我们拭目以待。
宁德时代入股北汽蓝谷,新能源电池依旧强势,未来或将再创新高
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宁德时代的情况,宁德时代由于受到获配北汽蓝谷3亿定增以及周五新能源电池板块比较强势,所以说宁德时代非常强势。
当前正处企业战略转型与产品结构转型期的北汽蓝谷,仍处在战略性亏损阶段。在强大“朋友圈”及高质量产品加持下,在一系列改革组合拳锤炼下,该公司有机会实现高端转型以及产业和资本上的双突围
《投资时报》研究员 周运寻
新能源 汽车 作为长期增长趋势明确的产业赛道,一直为资本市场投资者所看重。自2020年3月末起,A股新能源车指数(399417.SZ)逐级攀升,一举从1763.28点大幅上涨至2021年1月27日的3860.75点,增幅达119%。
产业链上诸多公司同期股价也大幅走高,如比亚迪(002549.SZ)、长城 汽车 (601633.SH)期内股价上涨超三倍,江淮 汽车 (600418.SH)、长安 汽车 (000625.SZ)、北汽蓝谷(600733.SH)等整车制造企业股价涨幅亦接近翻番。
分析人士认为,在政策利好推动下,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中技术领先、竞争优势明显的细分行业和公司,将在2021年全球电动化同频共振的背景下,跟随产业链进入新一轮成长。
然而,正如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日前在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论坛(2021)上所言,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更需要创新思路、持续推动。而这正暗合北汽蓝谷目前的发展阶段。
2021年1月29日晚间,北汽蓝谷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该公司预计年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亿元到-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2亿元至-67亿元。
对于业绩预亏,北汽蓝谷方面表示,2020年外部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叠加补贴持续退坡,加重了公司的业绩压力。面对消费升级,公司提早规划、主动应对,优化产品结构推出新产品,并加大对私市场营销力度,市场转换短期带来公司业绩下滑。同时,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保持大力度研发支出,导致2020年研发费用增加。
分析人士认为,北汽蓝谷作为一家整车企业,处在产业链中游,其既要承担上游转嫁的成本压力,又要接受下游的竞争挤压,作为一家处于急速转型中的企业,亏损已在意料之中。
上述一系列运作,在帮助北汽蓝谷整合产业链的同时,也可促进成本端的降低并提升该公司的竞争力,这无疑为其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行业政策利好 研发成果显著
近期,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频频传出利好消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要求,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量占比需达到25%。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量达到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创 历史 新高。
同时,地方层面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 汽车 消费。国家与地方的政策体系逐渐成型,给予新能源 汽车 行业发展极大的支持。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论坛(2021)上,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亦提出,电动化是 汽车 动力百年来的重大技术变革。在种种技术突破的助推下,新能源 汽车 即将迎来全方位突破的关键转折点。
以电池应用为例,经过多年研发攻关,北汽新能源50kWh级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能达到180Wh/kg以上,已经实现能量密度提升***。2020年10月,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ARCFOX极狐首款量产车ARCFOX极狐αT正式上市,其电池系统最大容量为93.6kW·h,能量密度达到行业领先的194Wh/kg,NEDC综合工况续航达到653km,彻底打消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在应对冬季续航的问题上,北汽新能源也跑在行业前列。2020年1月,北汽新能源成功完成极寒环境下新能源 汽车 关键技术验证工作,让我国新能源 汽车 在全气候电池、低温增焓空调、全气候整车控制三项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无疑为新能源 汽车 突破严寒禁区、加快推广普及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尽管现阶段面临经营挑战,但该公司仍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保持了较高的投入。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4%。
事实上,北汽蓝谷的研发成果已经开始“走出去”。
2021年1月13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拟就其基于BE21纯电动 汽车 产品平台所开发的ARCFOX αT车型的电子电气E/E架构相关知识产权,与斯太尔美国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技术许可协议》,许可斯太尔美国使用E/E架构知识产权。据悉,斯太尔美国是麦格纳国际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本次技术许可费的固定价款为1.92亿人民币。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此次知识产权技术许可,标志着北汽新能源电动 汽车 相关技术得到了国际先进制造企业的认可。这也有助于北汽蓝谷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国际化进程推进,利于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知识产权共享及深化发展。
牵手行业巨头 转型中急流勇进
新能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互相联动、共同发展。而北汽蓝谷作为一家整车企业,处在产业链中游,其既要承担上游转嫁的成本压力,也要接受下游的竞争挤压,对于处在急速转型中的该公司来说,业绩压力不容忽视。
2016年北汽蓝谷就已坚定不移地走上高端化发展路径,虽然要经历战略升级、产品迭代的痛苦蜕变,但急流中勇进,北汽蓝谷已与麦格纳、华为、宁德时代等建立深度合作,为公司实现质的飞跃提供支撑。
为了对标国际一线标准、打造世界级的电动车平台,北汽蓝谷选择麦格纳,成立了蓝谷麦格纳高端制造基地。
该基地是麦格纳在全球布局的第二个工厂,基于北汽镇江工厂升级改造而成。基地全面导入了麦格纳MAFACT(Magna Factory Concept)生产制造体系,可通过标准化流程及目标管理,将欧洲百年制造核心工艺与管理技术进行***复制,在硬件层面充分保障产品的世界级品质。
整车制造牵手麦格纳之外,软件方面,北汽蓝谷亦与华为合作,深度 探索 自动驾驶领域。在电池技术方面,北汽蓝谷则与宁德时代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1800伏特创新实验室”,围绕行业痛点打造高性能高安全动力电池产品。
上述一系列运作,除了可以帮助北汽蓝谷实现产业链整合外,也可助力公司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持续贯彻落实“产品向上、品牌向上”战略目标的北汽蓝谷,聚合全球优质资源打造出的高端智能新能源 汽车 品牌ARCFOX极狐,自“出生”就已自带光环。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前述提到的极狐品牌首款量产车型ARCFOX αT已于2020年10月底正式上市,目前正处交付后销量爬升阶段。该车型搭载了全球首个商业5G技术架构—IMC架构,拥有653公里超长续航、4.6秒百公里加速、哈曼4K超大屏影音系统以及华为5G 科技 互联等配置。
北汽蓝谷总经理刘宇表示,“伴随着ARCFOX等新产品陆续投放,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将会有所回升。而在2021年上半年,北汽蓝谷旗下又一款新车ARCFOX αS即将上市,两个产品先后推出可有效衔接拉高销量。”
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当前处于企业战略与产品结构转型期的北汽蓝谷,仍处在战略性亏损阶段,重构核心业务为的是谋求未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随着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在强大“朋友圈”及高质量产品的加持下,在一系列改革组合拳的锤炼下,北汽蓝谷有机会实现高端转型以及产业和资本上的双突围,向世界级新能源 汽车 技术创新中心和世界级新能源 汽车 企业迈进。
为帮助 汽车 品牌找到符合当下时代背景的评价标准,巨量引擎联合水滴 汽车 APP,共同打造《中国 汽车 品牌知识社区》,基于巨量引擎数据平台的数据洞察能力,推出中国 汽车 品牌舆情分析。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的控制,中国 汽车 市场的生产经营正逐渐恢复。中汽协数据显示,3月, 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142.2万辆143万辆,环比增长399.2%和361.4%,同比分别下降44.5%和43.3%,降幅较2月分别收窄35.3和35.8个百分点。1—3月, 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347.4万辆和367.2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2%和42.4%。
新能源领域的产销表现也明显好于上月,环比增速迅猛,同比降幅比2月有所收窄。3月,新能源 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5.0万辆和5.3万辆,环比增长381.6%和301.3%,同比下降56.9%和53.3%。1—3月,新能源 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下降60.2%和56.4%。
事实上,2019年,由于受整体车市下行、新能源补贴加速退坡、限行限购红利消退、国五国六切换与燃油车降价促销等因素影响,国内新能源 汽车 市场首次出现同比下滑。
今年,由于疫情“黑天鹅”对 汽车 产业影响较大,为了防止新能源车产销出现较大结构性滑坡,国家已经发布相关政策,对免征购置税和购置补贴政策进行适度延长,这将有望实现 汽车 产业在转换期内产销的平稳过度,缓解新能源企业的运营压力。
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政策发布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2019全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15.06万辆,连续第七年斩获纯电动 汽车 市场销量第一。今年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北汽新能源3月销量为5,992辆,同比下降66.13%;1—3月销量为9,000辆,同比下降64.10%。这与北汽新能源2019年的强势表现差距明显。
根据北汽蓝谷最新发布的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度,北汽蓝谷营收235.89亿元,经追溯调整后较上个报告期增长30.39%;净利润9201万元,经追溯调整后同比增长25.54%。可以说,在新能源市场整体下行的情况下,北汽蓝谷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销量持平上一年,营收大幅增长三成。
这得益于北汽新能源高举高打的策略。去年,北汽新能源大力进行产品结构优化,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出“爆款明星”——新一代高品质车型EU系列,2019全年累计销售突破11万辆,成为中国新能源 汽车 年度单品销量冠军,也是国内唯一年销量突破10万大关的新能源车型。其中搭载“达尔文系统”的EU5全年销售9万多辆,占全年销量比例59.8%。
数据显示,2019年北汽新能源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产品竞争力的提升,A级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达到80%,与上年同比提高了64%;已售产品均价超过12万元,同比增长超过50%,“产品向上”成效显著。
在3月的中国 汽车 品牌知识社区舆情月报中,北汽新能源新晋入围中国 汽车 品牌影响力指数榜TOP20,排名第20。这说明,随着高品质车型得到市场认可,北汽新能源的品牌影响力也在同步跃升。
2019年是北汽新能源成立十周年,十年磨一剑,北汽新能源已从最初行业先行者成长为行业头部企业。同时,凭借战略定力保持,坚持技术创新,核心技术能力提升,北汽蓝谷营收得以增速提升,品牌销量和影响力也持续向好。
面向未来十年,北汽新能源将立足中国市场现状及自身资源,勾画出全新蓝图,开创“卫蓝之旅2.0”新时代。今年1月,北汽新能源发布了“2029计划”,提出了“一个目标,两大路径,三大举措,四大体系”的路线图,谋定下一个十年。北汽新能源将坚持打造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双轮驱动”引擎,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同时注重聚合高端资源,加速升级供应链管理能力。
当前,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还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叠加疫情及全球石油价格下跌影响,市场下行压力加大。在政策利好的推进下,北汽新能源将会在推动产业政策完善、带动产业链成长、拓展新能源 汽车 消费市场等方面,继续发挥先行者和主力军作用,助力新能源产业向好发展。
文/李丽萍
极致,字面上的意思是自我要求标准极高者,往往都会不断地自我加压,以达成自我价值的完美实现。任何事做到极致,都是一门艺术。换句话说,极致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锤炼,一种态度表达,也是走向成功的修行之道。
现实中,有很多极致者取得成功的案例。比如北汽蓝谷,身处新能源 汽车 市场内卷严重的大背景下,尽管一路走来颇多艰辛,但其前不久披露的2021年年报显示,北汽蓝谷去年营收88.53亿元,同比增长67.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同比减少12.4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89亿元,现金流转正。由此可见,企业呈现稳健发展趋势的北汽蓝谷,指标回暖,未来可期。而这所有的一切,在“高氏观市”看来,正得益于一直以来所坚守的极致的企业态度。
匠心,只为造出极致好车
造出高品质的极致好车,是每个负责任的车企的终极追求,北汽蓝谷也是如此。当然,想要造出极致好车,必得在研发、制造等多个领域,完成极致的持续修炼,才能实现打造顶级品质的目标。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北汽蓝谷凭借十几年电动 汽车 发展经验及技术积累,构建了以高安全、强智联、高效能为技术特点的整车电子电气E/E架构,并引入豪华车制造专家麦格纳,联手搭建出首款全冗余架构的电动硬件平台——BE21平台,其超级拓展、智能、交互、进化四大特色,使旗下的极狐车型先天拥有了高品质特性,在安全、续航和驾控等方面有着出众的表现。
不仅如此,北汽蓝谷还与麦格纳一起,打造行业前沿的高端制造平台,全面导入麦格纳MAFACT生产运营管理体系,以一线豪华车同级的世界级制造标准,带来全面可靠的高端品质保证。或许,这种笼统的表述有些抽象,但通过以下几个例子,当可帮助我们更加具象化地窥斑见豹。
北汽蓝谷旗下的极狐车型,采用上钢下铝的混合车身,这种车身的制造过程要比全铝车身更复杂,因而需要更先进的工艺,但也因此实现了更佳的车身轻量化;为使整车扭转刚度达到行业最高水平,极狐车型采用了笼式框架结构,最关键的A、B柱均采用1500MPa以上的热成型钢,这种钢材每平方厘米能承受10吨以上、相当于两只成年大象体重的压力;在涉水深度方面,极狐车型在水深800mm时,仍可达到涉水试验的优秀水平,远超轿车300mm的行业标准,从而规避了电池进水引发事故的风险,更好地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
不难发现,极致的北汽蓝谷,在产品研发、制造方面的投入可谓不计成本。也正因此,极狐车型在选材、制造、测试等全流程做到了精益求精。此前,极狐车型斩获“中国十佳车身”和“最佳材料”双料大奖,以及CA-CAP首批耐腐蚀性能测评白金等级,则成为行业及消费市场对其顶级品质的最佳认证。
追求极致,构建起高端产业链生态
极致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于对自身有着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从而促成进步和发展。
具体到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智能网联电动车时代,智能化和网联化已经成为新能源 汽车 的刚性指标。虽然北汽蓝谷在电动 汽车 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方面优势明显,早已跻身领军阵营,但在行业变革的大势之下,喜欢极致的北汽蓝谷,仍然主动拥抱变革,为了规避传统车企在芯片、算法、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能力盲区,引入重要合作伙伴,积极向ICT企业转型。
这其中,既包括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联合设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联手打造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成为全球首款搭载3颗激光雷达,首款具备城市通勤能力的智能驾驶量产车,具备高阶智能驾驶水平和行业领先的智能网联技术能力,也包括与百度携手,开展共享无人车测试研究。基于极狐阿尔法T打造的Apollo Moon,应用百度最新一代共享无人车技术第五代Robotaxi,具备真正智能驾驶能力。根据规划,北汽蓝谷将于未来三年在30座城市投入3000台Robotaxi,组建一支全球最大规模的无人驾驶车队。
北汽蓝谷在智能化领域的合作还不止于此,为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针对当前新能源 汽车 用户面临的补能难题,北汽蓝谷与国网电动合作,积极推进智能化充电技术开发和充电平台开发建设项目。随着极狐专属超充站、移动超充服务车,以及覆盖22座城市的1000座认证充电站的投入运营,用户充电体验有效提升。
看得出,北汽蓝谷正在加快全面数字化步伐,并构建起了涉及研发、制造、客户服务等全产业链的优良生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外部力量的加持,不断实现更高的标准,满足市场更高的要求,旗下极狐车型在豪华纯电智能 汽车 成功占位的同时,企业发展也进入良性态势。
极致口碑营销,只为用户至上
菲利普·科特勒说,营销的本质就是发现并满足需求的过程。这一观点的核心,用一句我们都熟悉的话说,其实就是“用户至上”。不少车企在这方面也是各施神通,花样迭出,但北汽蓝谷的营销依然呈现出极致的特质,甚至到了几近苛刻的程度。
比如围绕用户及销售场景,北汽蓝谷推进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模式,并创新开发出直销、分销及数字化营销业务;在渠道建设层面,面向高端市场推进直营店、经销店、服务的网络建设;在能力提升层面,深度提炼店端运营各场景体验流程,支持全国店端编制业务指导手册,协助经销商提升客户运营体验及运营能力。
截止2021年底,极狐 汽车 已累计完成授权的建设网点超过120家。尤其是在高端纯电市场销量占比80%以上的15个重点城市,已实现***覆盖;对具有潜力的21个城市,也已完成35家店面的建设。预计今年营销店面达到150家,并计划在2025年做到覆盖100+城市、380+家网点的营销服务网络规模。而在服务方面,极狐已经授权73家授权服务中心,覆盖全国54个城市,极狐直属团队24小时在线服务,确保覆盖多渠道全场景用户用车生活。
具体的营销行为方面,北汽蓝谷的发力点也集中在高水平、高标准上。2021年,极狐 汽车 全方位的整合营销在线上线下同步展开,其中极狐行动、冰临城下、山顶咖啡、极狐星球街头派对都已经成为行业内的著名IP。
透过上述的数字和案例,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北汽蓝谷为了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其极致营销与服务实质就是用户思维的体现,它所推行的一切营销行为和手段,最终落点都在于唯用户至上。
都说人生是一场修行,其实造车也是一种不断锤炼自我的修行,而北汽蓝谷的这种修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持续进行的极致追求。北宋理学奠基者、哲学家程颢说:“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而已经从“艰阻”中走出并且善于“反求诸己”的北汽蓝谷,未来必会在这场修行中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顺。
富时A50指数的成份股有哪些?1、a50成分股主要有: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华为真正入股的a股上市公司和华为深度合作...
长沙邮箱是多少?1、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073...
最新豆油期货行情1、截至11月26日,大商所豆油主力合约...
这是当然的受国际金价波动影响着最高的时候达到1920美元/盎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