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元
02333长城汽车2003年12月上市的开盘价为22元,经过多次分配送转后,现相当于0.115元。
本文尝试下梳理下复杂度很大的长城汽车投资逻辑。
市场看空的逻辑在哪里
长城H貌似很长时间都是港股做空第一股。我理解的几个看空点,也没有渠道去获知他们看空的逻辑。
1、产品相对单一,最初通过切入SUV蓝海到现在的红海,面临宝骏、博越、传祺、领克等强大竞品,高毛利舒服的日子肯定回不去了。后续博弈会越来越强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而且公司除了继续踏实提升产品竞争力外,没有好方法能结束目前这个竞争格局。这个就带来了后续不确定性风险。
2、新能源的布局的落后。长城年报上自己也说的很清楚,加大研发力度,逐步掌握新能源车的核心技术。长城在混动技术上是不错的,但是纯电动布局比比亚迪、吉利等确实属于晚的。
3、能耗积分问题。长城2016年是-23万积分,2017年-10万积分应该有吧,而积分具体交易价格没有公布出来。费用预期有个不透明。在不透明的数据下,容易有放大的想象力效应。
4、我国汽车市场开始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去年3个多点。今年估计更低,而在去年SUV还有10多个点的增速中,长城基本是0增长。市场对后续长城发展预期不好。
5、汽车行业通病,当车企竞争力一旦下滑走下坡路,虽然PE不高,但是巨大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想变现很难。以及每年为了保持竞争力,不但的大规模研发投入等。赚了钱必须继续大量投进去才能进一步保持竞争力。
我想到的是这几个核心风险点,是否我们更应该敬畏市场,跟随市场走。当市场有巨大看空量时,可以晚点等反转点确实从图形上走出来时再介入。这个逻辑是否正确不知。
跟踪长城汽车的关键点
1、成本费用
这几天在反思长城汽车时,让我继续放心持有,必须要用数据来证明才行。长城年报一直没有看,平时只通过产销量来跟踪。这几天翻出17、16长城年报认真读了一遍。类似车贷金融向好、三费提升、现金流为负问题,就不说了(这些问题不说不代表不重要,我阅读财报很慢,主要财务水平差,我会把关注的问题都记录,反复对比是否跟论坛分析的一致,一致就不再单独提了)。论坛里已经很多帖子了。我看完后最关心的问题就是2、3季度营业利润下降的真实原因。通过做下图,把每个季度的销量、几个关键费用都列出来,发现的原因已经列出来了:
通过数据确实证明了4季度已经开始实实在在反转了。这个单点逻辑是没问题的。
2、通过公布的产销量数据跟踪
产销数据有几个好的跟踪方法,一个是测算营收。看2018年1季度营收250亿左右,营业利润23亿左右应该有的。不会再出现极端5亿这种了。
一个是库存跟踪逻辑
通过14年开始的累加库存开始算,很明显在16年11、12月份时积累大量库存,到17年10月份开始才下降到较低水平。这个数据跟17年财务数据也基本对应了。
反过头来看,跟踪汽车股,看来核心还是产销量,盯着产销量变化,以及关键竞争对手产品产销量。是否比行业增长滞后,竞争对手是否变化等因素。
还有下面一个,跟踪具体产品变化的,看的出长城虽然总量没增长,但是高价车占比在提升,而这一点吉利也就只有领克。长城的wey以及H9表现还是不错的。量保持住下,当价格上去了,营收、利润应该也会更好。
我目前学习总结到的跟踪长城的具体几个关键点就这几个,具体其它很多细节如:更细的'类似物流费用、皮卡发展、氢燃料、智能驾驶领先等,这些都不是关键因素,本身长城汽车已经证明很优秀,这些细节点相信会做好。
长城机会在哪里
谈机会前,再强化下市场长期以来的做空逻辑,目前最新的大风险俄罗斯卢布贬值风险,长城汽车市值管理态度等因素。心态平和了,再看看好的地方。
1、新能源积分问题,16、17年累计的今年会解决。18年积分问题,跟长城投资部咨询了,到18年问题不大。以及新能源通过和宝马合资,后续几年会逐步改变。
2、强产品开始冲击15-20万市场,目前wey产品力还是很不错的,上市以来数据很不错。
3、最大的机会,目前的市值的低估。港股560亿人民币市值。港股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外资估计不见到明确报表利润之前,不会撤退。目前通过17年4季度、18年1季度数据来看,是没问题的。只要后续几个月保持住销量,18全年保守70亿利润,市场估值应该会回归。上汽集团近4000亿市值11PE,吉利汽车20多PE,广汽集团1500亿市值 14PE。是否有大的增长不确定,起码已经属于偏低估了。有很大的安全边际了。
是分开的
长城汽车港股是在香港上市的股份,a胡股是在中国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所上市的。
长城汽车是在港股和A股都上市的,两个市场上的长城汽车的价格是不一样的,A股对于长城汽车的估值更高,而港股上估值更少,港股和A股是不能流通的,两个市场上是相对封闭的,因为两个市场给矛的价格可能是不一样的,港股机构投资者比较多,估值更为理性更少。A股恰恰相反!
今年国内所有的在售汽车品牌,好像除了比亚迪逆势增长,其他的似乎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在原本应该增长的3、4月份,出现了大幅的下跌,环比同比跌去50%的都不在少数,同比下滑7.94%简直太正常了。
因素无外乎这么两点:
1、经济大环境不好,哪怕没有疫情,消费者的购车积极性都在打折;
2、疫情实实在在的影响到了众多行业的生产和销售,特别是上海折腾了三个月,对汽车产业链的打击是巨大的,众多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其生产工厂、研发中心,都集中于上海嘉定和苏州,物流一停、生产一停,就会直接导致主机厂的生产受影响。汽车可不是普通商品,缺一个零件都没法上路。前天还看见视频说,一大片的坦克300停在空地上,就因为车里缺了芯片了,不能卖。怎么办,只能等。这不3、4月最严重,4月下旬以后物流渐渐恢复,零部件供应链也渐渐正常了,生产正常了,销售也就慢慢正常了。
所以5月销量比4月增加48.9%就很合理啊,生产能力达不到去年的水准,市场环境也没那么好,同比去年5月下滑7.94%也很合理啊。
我觉得,长城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生产能力,而是发展理念。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走。
从行业大趋势看,电气化和新能源化是必然。长城起步还挺早的,布局也挺积极的。我总说每一个买了坦克300和坦克500的车主,都该感谢欧拉车主,因为是他们为长城换来了积分,让长城有兴趣开发这些油耗巨大的大玩具,让车主们可以在2022年还有机会花30多万买个3.0T的发动机。
一、长城的燃油车部分,正在越来越难做。
以H6为核心的主销车型,竞争优势越来越弱,除了性价比、实惠,H6已经没有更多的特点能够吸引用户(哈弗品牌5月销售41,748辆,环比增长43.3%,同比下滑22.47%)。
WEY风风火火的做了两年,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后劲明显不如同期的领克,眼下摩卡系列也无法挑起大梁,确切的说再卖不出点成绩,品牌都可能被砍掉了(魏牌5月销售2,520辆,环比增长9.9%,同比下滑16.31%)。
坦克被独立出来成为品牌,火爆是很火爆,可终究不是品牌的销量担当,也做不了销量担当,过于强调越野的属性注定了它只能成为长城的重要一环,而不是核心一环(坦克品牌5月销售8,018辆,环比增长32.2%,同比增长31.66%)。
二、长城的电动车部分,正在越做越窄。
长城的总体增量,是依靠坦克、皮卡和欧拉在支撑。(欧拉品牌5月表现不俗,单月销售10,768辆,环比增长248.7%,同比增长199.36%)。
昨天开车在路上看见一台欧拉好猫,我就想了,一个汽车品牌把自己打造成“更懂女人”的品牌,让女性设计师去提供更多的思路,设计专属于女性的产品。固然很好,也很值得推崇。但如此定义的影响就是拒绝大部分的男性用户。而且,女性也未必看得上欧拉啊,也可以是特斯拉或者蔚来。也就是说,当你欧拉把自己圈定在某一个圈层的时候,也就注定了这个品牌做不大了,不能是一个大众化的品牌了。汽车行业发展了100多年,虽说看起来这是一个男性主导的行业,但大家都不傻,都不会明确地把自己定义成男性专属品牌,或者女性专属品牌,人为地“抛弃”另一半潜在客户,人为地让自己越做越窄。
而且,长城在电动车方面除了欧拉,也没什么像坦克那样,拿得出手的硬气的子品牌了。怎么办?
所以长城的走势,其实还挺微妙的。如果不能在新能源领域找到一个面向主流市场的突破点,可能未来两年过后,会比今天更加困难。
富时A50指数的成份股有哪些?1、a50成分股主要有: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华为真正入股的a股上市公司和华为深度合作...
长沙邮箱是多少?1、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073...
最新豆油期货行情1、截至11月26日,大商所豆油主力合约...
这是当然的受国际金价波动影响着最高的时候达到1920美元/盎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