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保险股走势最新消息分析(美国保险股走势最新消息分析图)

2022-12-20 5:35:21 基金 ketldu

请问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的状况如何?

乱讲话

美国友邦是全资外资保险公司 去年在香港上市 成为全球保险业最大IPO 一个月前成为香港恒生指数的蓝筹股 请问怎么濒临破产?

在中国有上海、北京、深圳、江苏省、广东省等几家分公司

属于国内外资保险公司中的龙头老大

财务一直以稳健著称,08年曾受金融风暴中AIG事件的影响,但上市后标普对友邦保险评级已做调整:

标准普尔调高对友邦保险评级 2010年11月30日 01:48 北京商报

11月23日,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邦保险”,AIA)宣布,标准普尔评级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标准普尔”) 已将该公司旗下的两家营运机构——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AIA Ltd)及其全资拥有的美国友邦保险(百慕达)有限公司(AIAB)的评级由“A+”调高至“AA-”。

标准普尔发布报告披露,“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及美国友邦保险(百慕达)有限公司的评级,反映我们对两家公司在亚洲保险市场具有强劲竞争优势的看法。两家公司稳健的财政实力及已改善的财政弹性,都足以支持有关评级。我们同时认为友邦保险于2010年10月29日成功上市,已消除有关该公司股权结构的不明朗因素”。资料显示,目前友邦保险是全球最大的亚太区上市人寿保险集团。

标准普尔的报告表示,“我们给予友邦保险的展望评级为稳定,反映我们期望友邦保险在拓展业务的同时,会继续维持其竞争优势及财政实力”。

为什么最近券商股和保险股会一直下跌,银行股却持续大涨呢?

金融股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证券股、保险股和银行股等,可以说这三大板块本身就是有关联性的,可以说同涨同跌的。

但近期这三大金融板块产生分歧了,而且分歧特别大,保险股和证券股是同穿一条裤子的,近期持续下跌;反之银行股背道而驰,反而在证券和保险持续下跌的条件之下出现持续大涨,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呢?

其实近期金融三大板块产生分歧,主要是由于以下几大原因所致,造成证券、保险和银行等分歧很大。

原因一:因为A股第二轮阶段性调整已经结束了,大盘已经进入阶段性调整;大盘已经进入阶段性调整行情的话,证券必须会跟随大盘进入调整的。

至于保险和证券是同穿一条裤子的,很显然也会跟随大盘同步进入调整,这是保险和证券近期一直下跌的主要因素。

原因二:因为证券和保险前期已经炒作过了,意思就是这两大板块资金在出逃,超大资金出逃导致证券和保险股出现下跌,银行恰恰相反,有超大资金进入。

最典型就是保险中的中国平安,中国平安近期跌幅超过20%多,严重拖累证券指数下跌。

原因三:因为证券和保险吸引了很多散户潜伏,意思就是散户太多了,机构是不可能帮助散户抬轿的,让散户享受赚钱的过程,必然会对散户进行收割。

其实不单单证券有太多散户,保险股同样也有很多散户的,机构不把散户收割干净怎么可能会拉升呢?至于银行股一直涨不起来,散户们看不上,得到资金炒作是非常正常的。

原因四:因为券商和保险已经被市场冷落了,银行已经成为市场的主线,热度是非常高。类似前段时间券商和保险持续上涨,冷落银行股一样,银行股涨不起来。

股票市场就这样,资金和人气在哪里股票自然就能涨起来,被市场冷落的,自然就涨不起来,热度也会造成金融三大板块产生分歧的。

原因五:因为近期这三大板块消息面和资金面的影响,券商和保险近期消息面非常平静,资金面也是持续净流出。

反之银行股不同,银行股有利好消息,信贷超预期利好刺激,再度加上银行股得到外资净流入,这就是银行股出现大涨的主要因素。

综上

通过上面分析得知,券商股、保险股和银行股产生分歧,走出冰火两重天的走势主要有以上五大原因所致,这些因素影响金融三大板块的走势。

当然金融三大板块的分歧行情是不可持续的,随着近期券商和保险持续下跌后,有反弹需求,反之银行股持续上涨后,银行股有调整需求,很快会打破这种金融分化走势的。

今天为什么保险股下跌

股市从来都是板块联动的。保险股就是三个,一损俱损。

主要是,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不听任何人劝告,坚决要融资1600亿元(分离债和权证,实际上应该是2400~3200亿元)。

东航董事长李丰华贱卖国有资产,不听劝告,结果东方航空连续下跌,连国航和南航都受连累啦!

股市就是这个样子,不讲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美国保险股走势最新消息分析(美国保险股走势最新消息分析图) 第1张

价值与价格背离保险股何时“翻身”

价值与价格背离保险股何时“翻身”

发布时间:2014-05-0809:09:20作者:中国保险报数据中心李忠献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今年一季度,A股四家上市险企保费收入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除中国人寿外,其他三家公司净利润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飘红的业绩下,保险股估值水平仍处历史低位

■四家险企的基本面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保险股存在一定的“安全边际”

■保险股的估值修复有望在下半年迎来,优先股试点铺开和沪港通启动或将成为助推器

随着A股四家上市险企一季度报告的相继出炉,四家险企一季度的成绩单也全部揭晓。数据显示,四家上市险企的保费收入都保持两位数增长,但盈利表现却出现分化。拥有寿、产险业务的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6.2%和44.3%,另两家险企则差强人意,新华保险净利润小幅增长6.5%,中国人寿则同比下降28.3%(如表一所示)。

表一A股四大上市险企2014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保险股价值被低估,中国平安被严重低估

面对上市险企的这份成绩单,投资者却不给面子。截至4月30日,保险股指数跑输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图一上的点描述的是今年初投资一定数额并持有至该时间点的投资收益率)。今年以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分别下跌10.8%、6.5%、13.3%和12.4%。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势头有所放缓,保险股也随之一路走低。2013年,保险业开始表现出复苏之势。年报显示,2013年四大上市险企共实现净利润666.0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70.2%。增幅最低的中国平安也有40.4%,增幅最高的中国人寿更是高达123.9%。然而,亮眼的业绩并没有反映在股市这个晴雨表上,2013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的股价分别下跌30.44%、8.69%、17.64%和20.61%。保险股存在一定的价值背离。

到了今年一季度,除中国人寿外,其他三家险企的净利润都有不同的增长,而保险股却仍呈下跌趋势,价值与价格相背离的程度不断扩大。特别是盈利能力较强的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其价值与股价相背离的程度最大。即使是净利润下滑的中国人寿,我们也认为其股价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被低估,其净利润的下滑主要受总投资收益率下滑和责任准备金计提规模较高的影响,公司的其他盈利指标均表现良好。

从P/EV(价格和内含价值比,可以看出一个公司股票的估值程度。EV是险企的内含价值,类似于其它公司的净资产,是保险公司的清算价值。用EV而不用净资产,就在于险企的保单是有价值的)的角度来看,近年来,保险股估值持续走低,与行业历史估值数据相比,均处在最低位。四家上市险企的P/EV值已经全部跌至1倍以下或接近1倍(如图二、三、四、五所示)。

从市盈率的角度来说,四家上市险企的市盈率都位于10倍到20倍的合理区间内。截至4月30日,中国人寿为15.53倍,中国平安为10.99倍,中国太保为15.99倍,新华保险为14.06倍。其中,中国平安的市盈率最低,被低估的程度最严重。

从今年一季度报告披露的股东名单来看,四家上市险企前10大流通股东已经罕见公募基金的踪迹,主要为国企或者海外投资者,甚至中国人寿的10大流通股东里面还出现了境内自然人投资者。对比近年来的股东名单,会发现前十大股东稳定,持股集中,并呈现长期投资的趋向。如果未来前10大股东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这几家险企真正的流通市值其实并不大。

其中,中国人寿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占A股流通股本的93.6%,其剩余A股的市值只有182亿;中国平安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占A股流通股本的27.4%,其剩余A股的市值为1360亿,为四家险企之首;中国太保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占A股流通股本的64.9%,其剩余A股的市值为360亿;新华保险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占A股流通股本的82.1%,其剩余A股的市值为仅为75亿。

基本面向好,保险股内在价值不断上升

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时候,估值将重新迎来修复。

无论是从上市险企去年的年度报告来看,还是从今年的一季度报告来说,我们认为保险行业已经走出了前期低迷的发展阶段,随着保费收入增速的逐步提高、投资收益的增加、保险环境的逐渐改善、监管政策的不断放松,保险行业的基本面在向好发展,而目前保险股票被明显低估,用投资大师巴菲特的话来说,保险股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

尽管受去年基数较高、一季度总投资收益率下滑和责任准备金计提规模较高的影响,中国人寿一季度利润下滑28%,但是公司已经度过了2013年的满期给付高峰,压力大幅减轻。由于债券结构的持续优化、另类投资占比的提升,净投资收益率有所上升,并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2014年,中国人寿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推进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公司持续发展能力。在保持规模业务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首年期缴业务,积极发展短期险业务,着力提升业务价值。

中国平安一季度在计提减值高达52.6亿的情况下(去年一季度减值仅为18.3亿),净利润仍然实现大幅增长46.2%,增速领先同业,远超市场预期;保费和投资收益增速均领先行业。其中,寿险业务同比增长23%,个险渠道占比87%,从各家寿险公司首年保费渠道结构和缴费结构对比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平安渠道结构和缴费结构的优势远远领先于行业。产险业务一季度同比增长28%。在车险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公司产险仍能保持快速的增长,产险承保竞争力显著,并且综合成本率也好于同业平均水平。

同时,中国平安的金融互联网布局领先同业,已布局了陆金所、万里通、车市、支付、移动社交金融门户等业务,建立了客户价值分群体系和客户大数据分析平台,推进客户迁徙,完善交叉销售。2014年,中国平安将继续围绕“医、食、住、行、玩”等生活需求切入门户,建立领先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平台。

中国太保“聚焦营销渠道,聚焦期缴业务”的发展策略成效初现,一季度营销渠道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在寿险保险业务收入中,营销渠道实现新保业务收入72.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8%。营销渠道新保业务大幅增长,将推动公司新业务价值的迅速增长,为全年新业务价值增速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但财产险业务增速放缓,产险依然处于盈利向下周期,公司将注重控制综合成本率。一季度公司实现投资收益79.11亿元,投资资产比2013年末增长7.8%。投资资产中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接近80%,未来保险公司以投资债券、定期存款、债券投资计划等为主的投资模式将延续,公司的投资收益率的波动性将继续减小,稳定性增强。

新华保险一季度净利润和净资产同比分别小幅上涨6.5%和4%。虽然一季度沪深300指数下跌7.9%,但新华保险依然取得了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的好成绩,在四家上市险企中最高,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另类投资(基础设施和不动产债权计划、信托等理财产品)占比的放大。而且资产减值损失相对较少。公司现有融资计划包括发行50亿次级债和发行50亿债务融资工具,用以增强偿付能力。

两大“起搏器”助推保险股抬头

从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的差值角度来看,保险股的走势短期内或还将继续面临调整(如图六、七、八、九所示,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差值曲线向上表明市场上购买股票、做多的能量越大。反之,做空能量越大)。四家上市险企的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差值曲线都在维持不断震荡的格局。

整个A股市场也因IPO重启、房地产等领域风险持续发酵而承受巨大压力。 *** 虽然发布了一些微刺激政策,有针对性的促进某些经济领域的增长,但是经济学家们也表示这些措施短期内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基于此,我们认为整个5月份,市场依然维持弱市格局。随着微刺激措施的效果显现,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大环境之下,保险股的估值修复有望在下半年迎来,而优先股试点的铺开和沪港通的启动将成为保险股估值修复的“起搏期”。

优先股试点可使险企的投资和融资两方面均可受益。投资方面,险企可以通过投资其他公司发行的优先股提高收益率。据了解,银行板块首只优先股浦发银行终于在4月29日浮出水面,相信四大行及一些其他大蓝筹也将在不久之后推出优先股。我们预计国内优先股发行股息将在6%以上,高于目前保险公司的净投资收益水平,有利于险资提高投资收益率。

融资方面,优先股也将是保险公司多元融资渠道的一个完善和体现。险企可以借助发行优先股缓解资金来源压力。但近期,上市险企可能会谨慎考虑优先股的发行,由于偿付能力充足,暂不会通过优先股融资。

4月10日,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的联合公告,批准上交所、香港联交所等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4月30日,沪港通正式出台细则。尽管试行初期可能会有很多限制,但由于两地投资者构成、风格偏好和上市牌照等差异,保险股长期存在很深的折价,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A股折价率接近20%,沪港通的落实有助于A股险企股价上扬,估值抬升。

另外,随着沪港直通的扩大和外汇管制的放松,险资大量持有的蓝筹股将受益于国际资本的流入,有助于体现保险股的高弹性。同时,险资在总资产15%的范围内可投资境外资产,沪港通也给险资带来更多港股投资机会。除此之外,沪港通还可促使A股入选MSCI新兴市场指数,有望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提升蓝筹股的估值。

随着机构对蓝筹股的价值再发现,偏好投资基本面清晰、业绩明朗的蓝筹股将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首选。优先股的启动、沪港通的即将成行以及未来蓝筹股率先实行T+0交易制度,蓝筹股将成为各路资金热捧的投资标的,价值投资的主流投资理念也将确立。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021美国保险公司资产占比多少

30%。

2021年,美国金融资产中保险资产占比高达30%,而2019年我国保险资产占比仅为4%左右。

股票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明显的向上动力,或者说它们的长期趋势是看涨的,也使得指数投资在底层逻辑上具有可行性。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一国经济的稳步增长GDP很少负增长,公司将未分配利润用于再投资,以及20世纪以来通货膨胀的持续走高。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