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电量增长数据(2020年上半年电量增长数据图)

2023-01-13 18:00:32 基金 ketldu

一个两万人的普通高校一年的耗电量

一个两万人的普通高校一年的耗电量大约12000000度。

以安徽大学为例,安徽大学28000人,在大学的官网有如下告知。2017年全年与2016年同期比较,用电量由14308000度降低到14120000度(不含空调进高校能耗),用电量减少了18.8万度。

天然气用量由507573立方米降低到461436立方米,减少用量46137立方米,汽油、柴油总能耗由84.56吨标准煤减少到66.08吨标准煤,节能效益显著。在安徽大学28000人下,20000人的高校大约用电12000000度。

全社会用电情况

2020年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03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7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用电量403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用电量99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2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

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61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第二产业用电量43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第三产业用电量9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

以上资料参考 百度百科—全社会用电量

一个县1年用电240亿度,跟长春相当,哪个县这么牛?

一个县,一年用了240多亿度电。

啥概念?

大约和长春2019年的全 社会 用电量相当。

哪个县这么牛?

江苏昆山——我国百强县第一名。

2020年昆山用电的戏剧性变化,是这一年中国经济触底反弹、逆势上扬的一个缩影。

开局惊心动魄,中途几度“曲折”

用电很牛的百强县第一名昆山,2020年的用电量划过了一个过山车曲线。

去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贸易动荡的冲击,昆山市工业用电量出现大幅下滑,制造业31个类项均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传统的化纤制造业、橡胶制造业、塑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木材加工业的用电量,出现了最高61.8%的降幅、平均降幅一度超过20%。

严格的防疫措施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服务行业影响也很大,用电量降幅达10%。

不得不说,2020年开局,昆山市拿着一把不理想的牌。

但从第二季度起,昆山工业经济稳步恢复,单月工业用电量稳步正增长,至2020年12月实现全年整体正增长。年度全市工业用电量超185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了0.81%。

2020年,昆山市工业用电量和全 社会 用电量双双实现正增长。其中,工业用电量在12月实现全年整体转正;全 社会 用电量继11月份首次全年整体转正后,至12月底整体增幅达1.24%。

“韧性”追跑9个月,“后劲”绵绵不绝

在昆山市供电公司发建部主任胡宇航看来,这种韧性就是区域制造业。

昆山的工业用电量占全 社会 用电量74.46%,工业可谓是昆山经济的绝对主力。复盘2020年昆山电力大数据,从年初的大幅下滑,再到由负转正,首先需要稳住制造业。

作为昆山的传统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全市工业用电量中占比较大。到2020年12月底,该行业整体回暖,年用电量超过78亿千瓦时,用电增幅度达0.82%,与昆山工业用电量0.81%的整体增幅高度契合。

但是,光有基本盘还不够,还需要能开新局、育新机的“后劲”。昆山的这种“后劲”由结构性优化激发。

2020年,疫情冲击之下的昆山制造业结构性优化,表现抢眼。据昆山市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朱金生介绍,以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为主的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以及器材制造业,这三大新兴制造业用电量增幅最高超过23%。与此同时,年用电量超过5亿千瓦时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用电量,增长强劲。特别是以中金数据、国金数据为代表的这个“增量”产业,用电量增幅高达75.13%。

当然,那些年用电量略低,在1亿至2.3亿千瓦时之间的高新技术项目,如丘钛微电子、立讯电子 科技 、中金数据、中科曙光等也不可忽视。它们显示了昆山新兴产业和高质量发展的绵绵“后劲”。

有韧性利于长跑,有“后劲”则不会在长跑中“脱力”。两个方面的无缝结合,让中国第一强县在2020实现了来之不易的用电正增长。

“非常之电”赋能非常之年

非常之年,昆山经济活力不减;非常之年,也需要供电公司在“先行”方面非常努力。

在这方面,昆山市供电公司做到了。

疫情之下,虽然大多数供电服务“不见面”,但企业“隔空用电”却更加简单了,更温情了,更便宜了。

这一年,除了大力推荐客户使用“网上国网”APP办电,供电服务系统还同步接入昆山最大的在线政务服务系统,推广可视化在线办理业务,以往让人挠头的多件材料多次提交、缺件材料后续补交、网上提交材料有疑问不知问谁等问题,都解决了。

这一年,昆山全市高低压业扩平均接电时间分别压降至35个和5个工作日内,产业项目落地的500米用电免审批,也能通过大数据平台“不见面”“不跑腿”完成。

这一年,昆山4200余家企业根据生产需要灵活办理暂停、暂停恢复、按月变更基本电费计费方式等业务,减少了少则几万、多则几百万元的用电支出。

于是,这一年,昆山企业用实际行动给供电打出了更高的“好评”分值。

2020年,昆山25家重点企业集团用电量超过昆山全 社会 用电量的20%。这25家企业集团2020年用电量超51.75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2.17%,成为昆山工业用电量整体转正的重要支撑。

站在年初谋划2021年的工作,昆山供电人也不会忽略刚刚过去的非常之年的新变化: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了2.6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了2.03%,都超过年度全 社会 用电增长值。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考量,这些都将成为“先行官”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着力点。

我国单位GDP耗电量是多少?三大产业耗电量,分别是多少呢?

下图是2020年我国31省份的GDP、用电量数据对比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一名,首次突破了11万亿元人民币。江苏省排的GDP在2020年突破10万亿元,排第二名。

第三名继续是山东省,GDP超过了7万亿元。但2020年,山东省的用电量却排在各省份之首,达到了6940亿千瓦时。与之相比,广东省的用电量约为6926亿千瓦时,以微弱劣势,排第二名。

江苏省以6374亿千瓦时的用电量,在全国排第三名。浙江省的GDP,用电量都是全国第四;河南的GDP排第五,但用电量排第五的却是河北省……。总之,大多数情况下,GDP与用电量排名并非完全匹配的。

我国各省份的单位GDP电耗水平分享

经济发展与用电量之间的差异,造成了另外一个现象——我国各省份的单位GDP电耗是参差不齐的。比如,山东省单位GDP电耗(约949千瓦时)就明显超过广东(约625.31千瓦时)、江苏(约620.53千瓦时);河北省的单位GDP电耗也明显超过河南省……。接下来,再给大家分享各省份的电耗水平(如上图)。

上图是2020年我国31省份的单位GDP电耗排行榜,即产生每万元GDP所消耗的电力。整体来看,我国单位GDP电耗约为793千瓦时。有12个省份的电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剩下的19个省份则低于平均水平。

其中,单位GDP电耗超过2000千瓦时的有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均属于我国采矿产业大省。这些省份的经济结构中,煤炭、钢铁、铝、稀土等耗能产业比例较大,推动了用电量的增长。

单位GDP电耗低于500千瓦时的有湖北、重庆、湖南、 *** 、上海、北京。尤其是其中的上海、北京,两大城市的经济支柱早已是第三产业(包括金融、旅游、信息产业等),大量耗能制造业已转移出去,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显得相对较低。

分类型来看,我国的电力到底被谁消耗了

看完了各省份的用电量、单位GDP电耗水平,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我国的电力主要是被哪个产业所消耗的——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开的信息,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75110亿千瓦时(就是7.51万亿度电),同比增长3.1%。

其中,第一产业(即农业)的用电量只有859亿千瓦时,仅占到总用电量的1.14%;第二产业用电量高达51215亿千瓦时,占比68.19%;第三产业用电量约为12087亿千瓦时,占比16.09%。

城乡居民生活直接用电量为10949亿千瓦时(人均每月为65度电),约为全国总用电量的14.58%。显然,我国庞大的工业(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等)是电力消耗的主力军,那些工业占比尤其是高耗能工业占比较高的省份,其单位GDP电耗水平就更高。对此,网友们如何看待呢?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2020年上半年电量增长数据(2020年上半年电量增长数据图) 第1张

2020年全球用电量

根据查询相关信息2020年全球用电量达到25721吉瓦时。我国是电力消耗第一大国,超过5.9万亿千瓦时每年,总共占了全球中用电量四分之一左右,但人均用电量并不高。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电力消耗接近全球五分之一,但因为人口基数少,人均用电量接近中国的三倍。

中国电力使用量

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75110亿千瓦时(就是7.51万亿度电),同比增长3.1%。这里面大部分都被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等)用掉了——用电量512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

第三产业在2020年用电量约为120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第一产业在2020年用电量约为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三大产业用电量占全国用电量比例分别是:1.14%、68.19%、16.09%。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75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第二产业用电量512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用电量120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9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

2020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758小时,同比减少70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827小时,同比增加130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216小时,同比减少92小时。

2020年,全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19087万千瓦,其中水电1323万千瓦、风电716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4820万千瓦。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