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
油价上涨对橡胶和塑料影响机制相对简单,主要是成本抬升的影响;而对于化肥和纯碱行业来说油价变化整体影响不大。
油价的持续上涨引发投资者的关注。原油价格的涨跌会对很多细分行业的信用基本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相关信用债的后续表现,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化工行业。这里尝试着探寻油价变化对不同化工行业盈利状况的影响。
【拓展资料】
油价上涨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对于其他化工行业,煤化工业务多数由煤炭企业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单独做煤化工的企业并不多;油价上涨对橡胶和塑料影响机制相对简单,主要是成本抬升的影响;而对于化肥和纯碱行业来说油价变化整体影响不大。
1.煤化工:油价上涨利好新型煤化工。煤化工主要包括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煤焦化、煤制电石、煤合成氨,而新型煤化工主要包括煤质甲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质乙二醇和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主要是生产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因此,石油价格上涨对传统煤化工影响不大,而对于新型煤化工却是有利的。
2.塑料:树脂和塑料加工利润空间被挤压,下游加工受损更重。塑料行业的下游主要是以塑料制品为主营业务的轻工业,一方面,下游塑料加工行业的需求端多为房地产、汽车等较为强势的消费方,油价上涨带来合成树脂成本的提高较难转嫁给需求端;另一方面,行业中多为中小企业,整体体量巨大,进入壁垒低、可替代性强,低端塑料的同质化竞争较激烈,成本的提高将进一步压缩行业的利润空间。而对于树脂来说,油价上涨同样是负面影响,但议价能力相对好于下游加工企业,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小一些。
3.化肥:间接拉动需求,但成本也会承压,整体影响不大。油价大幅上涨可能会加大生物质能源的需求,从而促进农药化肥的需求回升,不过这个过程相对来说比较长期,并且在油价回升幅度不大时,可能产生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油价和天然气的替代关系,油价回升的同时也将带动天然气价格回升,这对于气头化肥生产商可能会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综合来看,油价上涨对于化肥行业影响不大。
4.橡胶:合成橡胶成本上行,天然橡胶需求回升。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来自于石脑油裂解或者裂化的产品,诸如丁二烯、丙烯腈、苯乙烯等,所以当油价上涨时,合成橡胶成本端自然面临上涨的压力。而此时对于原料主要来自于橡胶树的天然橡胶来说,成本端并未受到影响,作为替代品,天然橡胶受益于石油价格上涨。
5.纯碱:需求与成本均与原油关系不大,几关系乎不受油价影响。制造纯碱的原料主要包括原盐、合成氨和石灰石等,均与油价没有直接关系,而纯碱下游需求主要包括玻璃、洗涤、印染、氧化铝等行业,需求也基本不受油价影响,整体上来看,油价的上涨对纯碱行业并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6.氯碱行业:乙烯法受损,电石法受益。乙烯法PVC的重要原料乙烯是石脑油裂解产品,所以PVC的价格与原油价格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是由于产业链上相隔较远,所以PVC价格变动往往滞后于原油价格变动。例如2014年6月份原油价格就出现了明显的下跌,但是PVC价格的大幅下跌到14年12月份才开始显现。虽然从机理上来说,原油价格上涨会刺激乙烯法PVC价格上涨,但中国由于多数PVC产能是电石法,所以整体成本并不会随着原油价格上涨出现明显上行,导致相比较于原油来说,PVC涨价弹性不足,进而引发乙烯法PVC盈利恶化。
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下跌会令化工股板块下跌是因为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化工产品的涨价因素是因为石油价格过高造成的。
回顾上次(11月26日)收盘数据:国际油价重挫。美国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报68.15美元/桶,跌幅10.24美元或13.1%,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报71.59美元/桶,跌幅9.33美元或11.5%。油价均创下近11周低位,同时也是2020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主因一种新型新冠变异毒株被发现,引发市场恐慌情绪,加剧了市场对未来需求复苏的担忧,资本市场巨震,油价跟随全球股市大幅下挫。
11月29日,本轮第6个交易工作日,国际油价上周五暴跌过后,今天早盘反弹上涨近5%。受原油变化影响,较上一个工作日预测降幅提升65元/吨,预测国内油价累积下调200元/吨,折算为0.15-0.17元/升,按车主50升油箱计算,加满一箱油可以节省7.5元左右。云供油提醒:现在为统计周期的第六天,以目前行情走势预估,本周油价或将迎来大幅下跌!油价每日会有变动,当天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上调价格,请以最后一天发改委公布为准;买油、加油、每日油价查询,可关注:搜索小程序“云供油”点击油价资讯,实时了解油价涨跌。下轮调价时间为:12月3日24时!今日国内地区汽柴油价格震荡下跌,幅度在50-350元/吨,仅华中、华南地区有个别单位柴油价格出现上涨,幅度在50元/吨。受国际原油收盘深度下跌拖累,再加上月底主营以盘账为主,受买涨不买跌心态影响,终端谨慎观望情绪加重,整体市场购销氛围延续理性,成交表现欠佳。
原油大跌对化工行业的影响是降低化工行业的成本,因此对化工行业是利好。当然,原油暴跌的原因一般有两个:开采量增加导致原油暴跌。此时原油的大幅下跌对化工行业有利。经济收缩导致原油大幅下跌。此时原油大跌对化工行业来说是中性消息,需谨慎。原油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当原油价格开始下跌时,化工行业将因原料成本下降而增加利润。不过我们要注意一件事,就是当原油因经济收缩大幅下跌时,化工行业也不一定利好,因为此时化工产品端的需求也在减少,所以形势不好化工产品端被原材料端的利好所抵消,最终仍是中等消息。综上所述,这就是原油暴跌对化工行业的冲击。
拓展资料:
1、作为原油加工后更重要的流向,成品油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远优于化工行业,这将影响生产过程中化工原料的供需,进而改变化工品的价格。这是原油除了石脑油影响化工行业的另一条路径。在成品油中,汽油主要与化工有关。终端市场消费的车用汽油实际上是一个混合物的概念,由原油经过不同加工步骤产生的汽油组分和添加剂组成,包括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汽油、直馏汽油、异构汽油、烷基化汽油。 、MTBE等。一般来说,汽油与化工的关系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一是化工原料的石油转移需求,会影响产业链上下游化学品的价格;另一个是副产品化工原料,将影响下游化学品的供应和价格。
2、就甲醇而言,参与调油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调汽油,另一种是与异丁烯反应后制备MTBE调油。共同的优点是两者都可以提供非常高的辛烷值,而缺点是直接混油由于腐蚀性高会对车辆造成损害,而MTBE有污染地下水的风险。因此,两者在汽油中的添加量都非常有限,特别是直接甲醇转油很少使用。当原油价格发生变化时,甲苯、二甲苯和甲醇的需求和价格将通过汽油池中的催化重整汽油和MTBE向同一方向驱动,并通过下游传递给苯乙烯、PTA等品种。纯苯和PX。由于汽油调和生产化工原料占对甲苯、二甲苯等芳烃需求的大部分,而苯乙烯和PTA的生产一体化程度不是很高,“原油汽油甲苯/二甲苯纯苯/ PX苯乙烯/PTA”比较顺滑。
3、相对而言,甲醇用于调油的比例有限,调整弹性不高,因此受原油影响时滞过长。除了石油调和引起的化工原料需求外,部分汽油组分的生产也会产生化工副产品。原料。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催化裂化汽油制丙烯。催化裂化技术是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劣质重油转化为轻气、汽油、柴油和石油焦等高价值组分。是原油二次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高,是国内汽油池的主要成分,占60-70%。副产轻质气体主要由C3和C4烯烃、丙烯和丁烯组成。作为催化裂化的主要目标产物,汽油和丙烯的收率可以通过辅助手段进行调节。
4、例如,一些采用FDFCC技术的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来调节丙烯的收率,而其他没有这种功能的FCC装置则可以通过添加丙烯添加剂来达到类似的效果。因此,当原油价格波动导致催化裂化汽油价值发生变化时,催化裂化装置副产丙烯的机会成本也会发生变化,最终影响丙烯、聚丙烯的产量和价格。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暴跌,这一消息一经发出,就一直热议不断,许多网友认为这会给许多行业带来或大或小的影响,事实也的确如此。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原油暴跌对相关行业有哪些影响吧。
一、交通运输行业的盈利能力可能会增强
原油暴跌,也就意味着交通运输行业的燃油成本会下降。特别是航空行业,大部分的航空公司有将近30%的成本都花在了燃油开支上面。因此,网友们应该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要关注航空业对于燃油的价格是否进行了套期保值。二是航空运输业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后,需求是下降的,不过还好国内的疫情正在通过一系列的防治和支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许多国外地区却出现了大规模扩散的状况,网友们最好关注国内的一些航空公司的航线。
二、会对新能源行业产生遏制作用
全球的许多国家都在开发新能源,因为开发了新能源之后,便可以替代一次性能源,相对来说,是比较清洁的。有许多国家都特别重视新能源效率,而原油的价格下跌,也会对新能源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遏制的作用,因为中国的第三产业在转型时对于新能源的依赖是处于一个快速下降的状态下。
三、有利于石油化工行业
原油的价格暴跌比较有利于石油化工行业,特别是像轮胎,橡胶和塑料等工业产品,因为制作这些产品相关的原材料的成本,将会随着原油价格的降低有着下降的趋势,缓解了一些工业企业的资金压力,可以促进居民出行需求,是有利于产业链的发展的。
原油大幅度下跌对于全球经济来说,恐怕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刺激消费和增长经济,而对于原油输出国来说,将会面临着财政和经济的风险。
原油和铁矿石共存关系。
一般来说,原油跟化工板块有关系,纯碱又属于化工板块,但不是直接关联。可能稍微会有附带一点点影响或者油价的持续上涨引发投资者的关注。原油价格的涨跌会对很多细分行业的信用基本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相关信用债的后续表现,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化工行业。
一、为什么会有原油与化工品的背离?原油上涨做多下游化工品难道错了?
这个问题细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原油与下游化工品的关系。首先,原油是化工品的原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化工品,都是用以原油来生产的。譬如,甲醇国内的生产工艺70%是煤炭法生产,而PVC国内的生产工艺大部分是电石。国外的甲醇生产工艺也是天然气法,并不需要原油。国外的PVC生产工艺很大一部分来自气体化工,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原油法生产。所以,原油的上涨与下游的化工品并不是直接的线性关系。
第二个方面,即使是原油法生产的化工品,原油的价格也与下游的化工品传导并不是同步的。每个商品自身的基本面矛盾大于成本的推动力量的时,供需的矛盾驱动力更强。我们应该以化工品自身的基本面矛盾为主,原油的成本推动看作一个是次要矛盾。
二、哪些化工品是原油法生产的,哪些是煤炭法生产的,哪些又是气体化工法生产的?
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原油法生产的化工品大部分是芳烃类,譬如PTA,涤纶短纤,苯乙烯,还有沥青,燃料油是由原油生产的。煤炭法的下游产品比较多,如尿素,甲醇,还有一部分PP,塑料L,还有PVC也是煤炭法生产的。气体化工法生产的产品的有PP,LPG,乙二醇,塑料L等。
很多化工品的来源比较多,譬如乙二醇可以用原油法生产,直接用石脑油合成,也可以用煤炭法生产,还可以用气体法生产。而PVC可以用原油法生产,也可以用煤炭法生产,国外也是气体化工合成。LPG大部分是直接气体化工开采,我们国内是炼厂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所以也是比较复杂一些。如果一个产品的成本来源比较广,譬如PVC与PP受原油的影响就小一些,国内的产品价格更多还是看煤炭的成本。原油一个成本变量不足以引发这样多工艺产品的成本,所以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原油的价格上涨,即使是原油法生产的PTA,沥青等价格也是在下跌,这又如何解释呢?
2021年春节之后,由于美国的严寒天气的影响,美国及欧洲很多的化工装置被迫停产,我们看到国内的化工品大幅上涨,但是原油在3月份波动并不是很大。下游化工品上涨的幅度小于原油上游,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原油要向下游的化工品加工,中间需要一个环节,也就是石化炼厂,当中间的石化炼厂停产的时候,原油不能通过炼厂变成下游的化工品,自然下游的化工品会暴涨了,因为缺货。现在,刚好相反,国外装置从6月份开始陆续恢复了,我们看到外盘的商品乙二醇,苯乙烯,PVC,PP,塑料L都在下跌,说明国外的供应恢复了。国外供应恢复,必然是炼厂的开工率上去了,炼厂需求采购原油,然后生产下游化工品。所以原油紧张,下游化工品供应增加,这种情况下两者也是会背离的。
富时A50指数的成份股有哪些?1、a50成分股主要有: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华为真正入股的a股上市公司和华为深度合作...
长沙邮箱是多少?1、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073...
最新豆油期货行情1、截至11月26日,大商所豆油主力合约...
这是当然的受国际金价波动影响着最高的时候达到1920美元/盎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