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原油市场持续动荡引起广泛关注。2020年3月6日,布伦特原油(ICE布油)大幅下跌8.98%。3月9日,布伦特原油开盘再度下挫,一度暴跌31%,最低跌至31.02美元/桶,创1991年1月伊拉克战争以来最大跌幅(见图1)。3月12日,布伦特原油再次暴跌,跌幅高达8.47%,接近前期低点。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原油价格变化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都会产生十分广泛的影响。
油价下跌使中国经济受益,中国一直在努力从疫情中恢复过来。
石油价格的突然下跌给国际市场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北京时间3月9日上午10:00,纽约和伦敦的基准油价均下跌超过20%,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超过30%。与这种下跌相反,3月9日,中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大幅上涨,A股涨停,H股超过13%。实际上,对于国内经济而言,油价下跌不仅使上升的CPI下降成为可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降低成本方面显着受益于公司。美国银行美林公司估计,油价每下跌10%,中国的GDP增长率将提高约0.15个百分点。因此,国际油价下跌有利于中国经济复苏。
广发基金宏观战略部副总经理表示,中国是原油的净进口国,因此油价下跌将有助于降低我们的进口成本和通胀预期。预计暴发会增加某些必需品的价格,该机构预测,2月份的CPI将保持在5%左右的高水平。然而,预计原油价格下跌将对3月CPI产生抑制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接受《 *** 》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经济持续通胀的基础不存在。受这种流行病的影响,滞胀现象可能会在短期内发生,并面临失业和物价上涨的双重压力,所有这些都需要宏观经济政策予以认真对待。在3月9日亚洲交易时段开幕后的短短几秒钟内,布伦特原油期货跌幅仅次于海湾战争期间的第二大跌幅。
欧佩克+联盟的崩溃引发了沙特 *** 与俄罗斯之间的全面价格战。上周末,沙特 *** 将官方石油价格至少下调了20年,并向买家暗示它将增加产量这无疑是一个选择。原油将大量供应市场,油价可能会跌至20美元左右。同时,沙特阿美公司也做出了30年来最大的降价。阿美为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客户提供前所未有的折扣。将4月份对亚洲的原油销售削减4-6美元/桶,降低美国4月原油销售价格至每桶7美元,北欧炼油商旗下的旗舰 *** 轻质原油价格下跌了8美元/桶,而价格则低至10.25美元/桶。
美国著名外交家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曾经说过:“谁掌握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
2020年3月9日,国际原油市场面对突如其来的集体“跳水”,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一度大跌31%,原油价格降至32.14美元/桶;美国WTI原油期货最大跌幅达33%,原油价降至27.59美元/桶。但在随后的3月11日,经历突然暴跌的美股市场反弹回升,原油价格得以稳定。而如此大起大落的油价波动则源于3月6日的一场石油大壕之间的谈判。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导致全球经济呈现下滑趋势,当中就包括因全国停工及消费因素导致石油延伸产品的需求量出现下滑情况。为保证原油价格稳定,OPEC+在3月6日下午的一场第8次“OPEC+”部长级会议上提出减产商议,旨在缩减原油供给保证稳定的原油价格,但俄罗斯拒绝了这项提议,最终谈判破裂。在3月9日OPEC开始对出口原油进行“打折大促销”,试图通过石油开采成本差来迫使俄罗斯接受减产协议,因此就造成国际原油市场股票集体跳水的状况出现。这是继2014年美国沙特石油战争后,原油价格首次跌破30美金/桶。
不得不说,这就是石油大壕之间的战争,以千亿乃至万亿计的战争成本。但回归到我们的本土环境,中国是世界上原油进口最大的国家,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9年中国石油进口量为50572万吨,同比增长9.5%;但实际上,中国的石油产量同样不低,在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201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中提到,2019年中国原油产量扭转连续三年下降势头,达1.91亿吨,同比增幅为1.1%。
但基于国内石油质量和开采难度带来的高成本,进口原油更能满足国内的市场经济性,加上国内庞大的消费体系,因此也推动中国成为全球原油进口量第一的国家,这也意味着国际油价动荡对国内市场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虽目前国际原油形势并不稳定,但假设此次沙特执意要打石油价格战,对于与石油衍生产物紧密挂钩的汽车行业会受到什么影响?OPEC“以本伤人”的背后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好处?
每逢国际油价出现大波动时,国内消费者最关注的莫过于国内燃油价格的变化,毕竟与原油产物相关且对我们生活影响最明显的就是燃油问题。那么此次油价波动,会否影响到国内燃油价格走向呢?很显然是一定的,但相对的,实际影响却没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中国作为原油进口大国,如果直面原油价格浮动而对国内相关产业进行直接调控,将会受到相当巨大的影响,当中存在的巨大不稳定性会使国内经济出现巨大的波动。所以国内对于原油延伸原料价格存在相应的调控机制,而与燃油价格相对应的,就是成品油调价原则。
在成品油调价原则中提到: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首先这就保证了国内油价不会因国际油价大幅波动而受到波及,但同时又保持着国际的原油价格平均走势,有力保证国内油价走势平稳,对于我们的好处是免于面对突然暴涨或暴跌的燃油成本。而此次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在某程度上会对国内燃油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实际影响有多少,就看这场战争的持续时间和双方究竟能将原油价格打压到什么程度。
不过以昨天美股大幅反弹的情况来看,接下来的原油价格走向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但如果此次沙特持续执行价格策略,会对我国的燃油价格有什么影响呢?这点可以参考2014年美国和沙特进行石油战争时,国内的油价调整一览表。
由此可见,即便原油价格一跌再跌,但燃油价格调控幅度都不会太大,所以对于个人用车而言,这种影响变化带来的感觉不会太过明显;但相对的,对于各类出行和运输业来说,这种好处对于它们而言会明显一些。与此同时,与原油衍生原料有着密切关系的汽车制造业也会受此影响。
石油的衍生原料非常多,多到可以覆盖我们的全方位生活,例如在此次新冠疫情中被炒得火热的医用口罩,其中的核心材料-熔喷布就是通过石油衍生原料而来的产物。还有我们平时能看到的塑料、身上穿的锦纶、腈纶衣服、路上铺的沥青、家里烧的燃气,就连嘴里嚼的口香糖都源于石油衍生的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原料。可以说石油在全面覆盖我们的生活,这也意味着石油原料也是大量的制造业的依赖。
在一辆汽车里,除了金属和真皮外,极大部分零部件都是源于石油制品,例如汽车前保险杠所用的胶板就是由聚丙烯而来的塑料,还有车辆的隔音材料、车内的塑料板、人造革等零部件的原料都是石油衍生物。而随着原油价格变动,也意味着供应商的零部件制造成本在变动。
但基于新冠疫情影响,延期复工导致供应商产能出现断层,零部件供不应求的情况越加明显,加上在去年原已萎靡的市场情况,在最近一年里,汽车供应商的处境是相当危险的,有不少供应商都处于奔溃的边缘。但如果此次原油价格战能持续进行,对于供应商而言是一次制造成本的降低,在某程度上能给他们带来一丝喘息的机会,而且如果供应商们能够扛过此次国内的新冠疫情影响,在下半年或许会迎来另一波反弹崛起的机会。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4.28万亿元,2020年预计达到4.61万亿元,且成逐年上涨态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拥有大小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3000多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超过10万家的中小汽配生产企业。而且根据2019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显示,中国以7家上榜居于美国、日本、德国之后,位列全球第四。可以说,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美、日、德三国基本垄断整个汽车产业链核心部分。
这就意味着中国零部件产能对于全球市场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随着疫情影响,如今国内零部件供应商产能问题已经对海外国家造成相应的影响。根据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Anfavea表示,由于来自中国的零部件缺乏,巴西汽车制造商可能不得不在4月份停产。由此可见,中国汽车供应商在全球市场的重要性,失去中国零部件供给,意味着全球汽车市场可能会面临汽车停供问题,但这也正反映了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另一个机遇。
目前国内的疫情已经逐步受到控制,各地企业也逐渐复工,制造业产能也会逐渐恢复。在短时间内,国内可能会出现报复性消费情况,尤其是对于汽车行业而言,这种情况将刺激市场获得进一步反弹,但基于去年的市场形势看,这种报复性消费行为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因此也只能说为车企们赢得一次“疫后补偿”的机会,但在消费回复平静时,这些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的出路在哪呢?海外市场或许是它们的出路。
从时间来看,如今国内疫情稳定,但国外疫情却在进一步蔓延,这就意味着国外的生产企业极可能会如我们之前一般,进入停摆阶段,因此也将形成产能断层;而这个断层很可能会由产能已经恢复的中国制造业来弥补,这也为国内的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带来更巨大的出口商机,而原油价格下跌,也将会为它们带来更多的原料储备。
从预期来看,若价格战持续执行,燃油价格下调是迟早的事。而相对的,这对于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油价降低意味着燃油车的出行成本将得到下降,虽然国内有“地板价”限制,但随着出行成本差距缩小,新能源车的核心优势将进一步缩减,这也可能激发投资者的恐慌性抛售新能源汽车股票,造成新能源汽车股价下跌。
而在最近,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车企在布局号称“万亿”的中国新能源气场,当中就包含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丰田、福特等知名车企,如果在此次的石油战中因为燃油价格下跌而因此投资者的恐慌,那对于这些车企而言无疑是相当沉重的打击。而且对于现在的国内那些靠融资起家的造车新势力来说,这无疑是一波致命打击。
石油之所以能被称为液体黄金,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有着极高的利用价值,其衍生产物能够串联在全球经济命脉中,因此它的价格高低也在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走向。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原油进口大国而言,稳定的原油进口量才是关键所在,因此也有了之前的中俄石油供应协议和与伊拉克用铁路换石油的举动。不过对于与石油产物紧密相连的汽车行业而言,原油价格的浮动对于它们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带来的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打击。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原则上利好,因为成本降低了。但你不光只看原油下跌,要看它为什么下跌,这个很多报道上都有的,不多说了。 基金建仓有一个原则是“提前”,有时明明要下跌,基金也不得不买进,因为基金资金量大且不想被过早发现,因此等大势回暖时再买已经来不及了,所以需要提前布局。 再则是二季度大幅增仓,又不是它的进行时,或许现在正减仓呢。业绩比000698好的多的股票不是也在跌么。这叫大势。
1、 近期OPEC+会议,俄罗斯与OPEC未就原油减产达成一致,随后沙特报复性增产,导致原油价格应声大跌。 布伦特原油价格(ICE布油)3月6日下跌8.98%,3月9日跌幅更是达到了26.18%,引来原油市场一系列动荡,叠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全球经济一片悲观。
2、 随着成员的增加,欧佩克发展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欧佩克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现在,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
3、 欧佩克成员国对当前形势和市场走向加以分析预测,明确经济增长速率和石油供求状况等多项基本因素,然后据此磋商在其石油政策中进行何种调整。例如,在以往数次大会中,欧佩克成员国曾分别确定提高或是减少该组织的总体石油产量,以便维持石油价格的稳定,为消费国提供稳定的短期、中期乃至长期的石油供应。
4、 国际油市常见机构和简称汇总: 1、OPEC:成立于1960年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现有12个成员国,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77%,是对国际油价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2、IEA:全名叫做国际能源署,是协调和指导国际能源工作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74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3、EIA:美国能源信息署,是美国能源部下属的一个统计机构,其目的是向原油投资者提供准确独立的判断、预测和分析。
我们又见证了一历史性时刻的发生。
3月9日,美股开盘暴跌,标普500指数开盘不久,指数一度狂跌7%,触发第一级熔断机制。截至收盘当日,纳斯达克、标普500、道琼斯跌幅分别为7.29%、7.60%、7.79%,其中跌幅最大的道指从开盘价的24,992.36美元一路下跌,至股市收盘时价格为23,851.02美元,跌额超2000点。
此次周一的美股崩跌,是史上第二次触发熔断机制,上一次还是在23年前的1997年10月27日。
因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外溢,当日道指暴跌7.18%,这也是熔断机制自1988年引入后首次触发。在熔断机制推出前一年的1987年10月19日,道指遭遇史上单日最大跌幅,达22.6%。为了避免此“盛况”的再次发生,美指“熔断机制”就此诞生。
一般情况下,美股当天下午3点25分前,如果标普500指数下跌7%和13%,分别进入熔断机制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交易各暂停15分钟,如果当天跌幅超过20%,则进入第三个阶段——休盘回家。不过,熔断机制采用以来,美股未曾因标普500指数暴跌13%和20%而停市。无独有偶的是,美股史上的这三次暴跌都发生在“星期一”。
黑色星期一
触发美股此次熔断的诱因是因为上周五石油输出国组织与俄罗斯谈崩了,无法达成进一步减产150万桶/日的协议。
倔强的“战斗民族”绝不忍气吞声,立马表示:“减产协议对俄罗斯毫无裨益,只会让昂贵的美国页岩油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如果减产协议再度延长,将会让全球石油市场都被美国页岩油占据,这是自虐行为。”
气急败坏的沙特在隔天就发动了“自杀式油战”。沙特国有油企——沙特阿美宣布,4月卖往亚洲的原油定价下调4~6美元/桶;4月卖往美国的原油定价下调7美元/桶,这些都是史无前例的折扣。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沙特阿美卖给西北欧炼油商的旗舰级 *** 轻质原油折扣扩大到8美元/桶,售价低至10.25美元/桶。相比之下,俄罗斯旗舰级乌拉尔原油(Urals)每桶折价约为2美元。很显然,沙特“枪口”瞄准的是在欧洲市场的俄罗斯油企。
另外,伴随着沙特大幅降价的举动是大幅增产原油。据悉,沙特下个月的产量将远超过1000万桶/日,甚至可能达到1200万桶/日的纪录高位。本月产量为970万桶/日。
知名投行高盛发布报告称,将2020年第二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调降至30美元/桶,并警告油价“可能下跌”至20美元/桶附近。
这可不是沙特第一次发动“油价战争”,但上次的对手另有其人。
时间往回推6年,2014年11月,沙特为了遏制美国页岩油的发展,不顾原油供给过剩的情况大幅增产。布伦特原油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油价从100多美元跌至25美元水平,而美国页岩油靠着借债活了下来,虽然代价是倒闭了近百家能源公司和高债务率。最后,欧佩克+不得不拉拢俄罗斯实施减产。
如今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组织却对俄罗斯下手,两者间大有一种“农夫与蛇”的意味,但为此买单的却是全球市场,当然也包括沙特自己。
据Wind资讯统计的16个全球股市重要指数中,9日除了美国三大指数外,英国富时100、德国DAX、法国CAC40、日经225、澳洲标普200等9个指数盘中跌幅,甚至当天收盘跌幅超6%。欧洲三大股指更是盘中跌逾8%,跌幅靠后的为中国上证指数跌约3%。
沙特宣布“价格战”之后,3月8日(中东地区许多国家的交易时间是周日至周四),沙特TASI指数重挫8.32%,至6846.36点,而沙特阿美的股价也首度跌破IPO发行价。自2019年12月上市以来,沙特阿美每股32里,3月9日一度跌至每股27里,总市值在1.5万亿左右。此前沙特阿美市值一度高达2万亿美元,超越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杀敌一千,自损两千”的沙特带着全球资本玩“蹦极”,目的就是期望用最快的速度给俄罗斯、美国和其他产油国带来最大的痛苦,以期将它们逼回谈判桌,然后迅速逆转策略,一旦各方达成协议就开始减产。
“石油输出各国迟早还是会坐下来谈,而未来决定股市前景的关键仍然是新冠病毒疫情的走向。”天骄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兼执行长、投资专家郭亚夫表示。另外,对于油价的后期走势,大部分机构及专业人士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鹿死谁手?
就在第二天,俄罗斯方面就传出了新的消息,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表示,欧佩克+合作的大门并未关闭,下一次欧佩克+会议计划在5~6月召开。
不过,俄罗斯在暗示跟欧佩克继续合作的可能性的同时,依旧不忘秀一下自己的“肌肉”,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表示,原油产量有增产50万桶/日的能力,俄罗斯石油公司可增产30万桶/日。诺瓦克将周一油价暴跌的锅全都甩给了沙特,他认为周一油价下跌是沙特阿美声明的结果,沙特阿美油价降低的声明导致了市场的恐慌。
亚历山大·诺瓦克(左)和沙特能源部长哈立德·法利赫
瑞银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下半年复苏,预计布伦特油价将在6月末重回62美元,下半年将进一步涨至64美元。花旗此前也预计,在全球需求反弹之后,四季度布伦特油价或回升至每桶58美元。
国内专业人士认为,作为全球三大主要石油生产地区的美国、俄罗斯和沙特,都不希望看到石油长期在30美元以下,不然谁都无利可赚。同时,目前油价已大跌30%,把大部分(如果不是一切的话)的风险都释放完毕,包括疫情所暗示的需求萎缩风险。可以大概判断的是,沙特与俄罗斯会重回谈判桌,这是未来不远处的催化剂。
另外,作为全球最爱发表言论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此事也有着自己的观点。美股大跌后,特朗普在推特上连发了三篇推文谈论此事。他认为导致股市下跌的原因,是沙特和俄罗斯在为了油价“打架”,加之媒体散播恐慌。
不过,特朗普的另外一个观点或许是事实,他表示之前被普遍认为导致股市下跌的沙特压低油价的事件,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
就在2014年,美国汽油价格跌落到3美元/加仑以下,降低至2010年12月以来的最低价格,由于油价下跌,美国消费者转向购买皮卡及SUV,导致轿车、电动车及混动车的销量有所下滑。
美国最大汽车经销商AutoNation Inc.首席执行官Mike Jackson表示,“如果油价继续下跌或保持在低价水平,消费者向皮卡的转变是很惊人的。美国人就是喜欢大车。”所以对于喜好皮卡和SUV的美国人来说,油价越低自然是越好的。
这从福特F系列在美国的荣誉就可见一斑。福特F系列上市70年以来,已累计销售3,700万辆。截至2019年,福特F系列皮卡连续第43年成为美国皮卡销量冠军。同时,它已连续第38年成为全美最畅销车型。这就意味着,从1981年开始,福特F系列就开启了其辉煌历程,而这刚好是美国摆脱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的节点。
那么油价下滑是否会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风向呢?
目前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股价已经大幅下跌,一方面是在油价下滑的背景下,燃油车的使用成本下降导致投资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担忧;另一方面,在补贴退坡、造车成本仍然较高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于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担忧。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油价下跌本身,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有限。虽然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整体走向仍然是未知数,但油价将对于运输成本、生产成本等工业生产整体造成也有影响,这包括对燃油车也会有影响,而目前中国的油品零售价格已经接近于地板价,因此对于燃油车所带来的成本下降影响将比较有限。
此外,一个有意思的消息是,据外媒报道,特朗普已悄悄要求沙特停止“油价战”。特朗普认为暴跌的股市对他的政治前景来说是个坏兆头。不知是上帝感受到了特朗普“虔诚”的祈祷,还是其它原因,截至发稿,三大美股实现反弹,其中道指上涨2.72%,纳指增长2.26%,标普500指数涨幅2.46%。另外,欧洲股市普遍反弹回升,增幅在2%~4%区间。
沙特阿美和沙特TASI指数在3月10日一开盘就开始反弹,回归到30里呈上涨趋势,目前沙特阿美每股31里。虽然一天的反弹不足以说明什么,但可以看出,全世界的投资者对石油价格回归正常的信心很高。
或许在资本市场眼里,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这场“战争”,就像拌嘴的俩口子,当下气氛严肃,甚至还影响到了村里的氛围。不过支持者和旁观者普遍认为,闹过脾气后的沙特会与俄罗斯重归于好,只是“闹别扭”的时间长短而已。不过现在全球金融秩序俨然来到一个新的转折点,疫情和油价带来的双重冲击将再次令全球市场生变。
文/甘芳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第一个原因是薄利多销,石油国在疫情期间及之前,都抱有想要低价卖出来增加需求。你也想我也想,反而造成博弈中价格竞争的结果,跌的一塌糊涂。
第二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答主说的俄罗斯跟沙特 *** 没有商讨好,其实跟第一个原因也有点关系吧。
第三个便是疫情,这里我从另外一个角度上分析。我们知道我们每一天都要用石油。问题来了,疫情期间汽车用的少了,国有的石油企业存着一大笔石油,用都用不光,干嘛要买?(눈_눈)。
第四个,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知道美元价格和石油成负相关关系。我们人很惊奇地发现在疫情期间美元涨价居然不跌。这其实也是很好理解的,但是我在这里不说。因为美元涨了,因此,石油成本高了。我们知道石油美元,石油美元,以美元来计价。因此,需求减少了。跌的稀里糊涂。
不同于另外一位答主。我认为这种协调不当以及其他的目的,只能算是直接原因。疫情才是石油持续暴跌的根本原因。光是协调不当。是不能造成长期的影响。
富时A50指数的成份股有哪些?1、a50成分股主要有: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华为真正入股的a股上市公司和华为深度合作...
长沙邮箱是多少?1、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073...
最新豆油期货行情1、截至11月26日,大商所豆油主力合约...
这是当然的受国际金价波动影响着最高的时候达到1920美元/盎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