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和银杉的区别(红豆杉和铁杉的区别)

2023-02-05 8:16:23 基金 ketldu

红豆杉与普通杉木的区别

红豆杉木质坚硬,一般杉木比较松软,红豆杉一般木质是淡红色,水泡后有红色染料浸出,红豆杉树一般长得不直,生长速度缓慢,红豆杉中有紫杉醇物质,具有抗癌作用。鉴定它最好把它放在水里,如果有红色物质浸出就可能是红豆杉。

红豆杉和银杉的区别(红豆杉和铁杉的区别) 第1张

银杉,红豆杉,水杉,三尖杉哪一个属于柏科?

银杉、红豆杉、水杉、三尖杉这四种植物分别是松科、红豆杉科、杉科、三尖杉科,没有属于柏科的。

扩展

柏科植物

柏科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审阅专家 衣彩洁

柏科(Cupressaceae)是裸子植物门中属数最多的1科。常绿乔木或灌木。有树脂。叶对生或轮生,常鳞片状而下延,稀线形;球花小,单性同株或异株,顶生或腋生;雄球花有3-8对交互对生的雄蕊,每雄蕊有2-6花药,花粉无气囊;雌球花有3-16枚交叉对生或3-4枚轮生的珠鳞(大孢子叶)组成,每珠鳞有1至数枚胚珠,苞鳞与珠鳞合生;球果圆球形、卵圆形或长圆形,成熟时珠鳞发育为种鳞,木质或革质,成熟时开裂,或有时浆果状,不开裂,每种鳞内面基部有种子1至多颗;种子有翅或无;子叶2枚,稀数枚。柏科约 22 属,南北半球各产一半;种数仅次于松科,近150种,分布几遍全球,部分种类为森林的主要树种或重要的造林树种,或为园林绿化树种。代表植物:侧柏、洒金千头柏、龙柏、刺柏。

柏科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叶小,在枝上交叉对生或3~4片轮生,鳞形紧覆小枝之上,或刺形多少开展,基部下延或有关节,或同一树上兼有两型叶。鳞叶枝扁平、圆或四棱形。球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生枝顶或叶腋;雄球花由3~8对交叉对生或轮生的雄蕊组成,雄蕊具细短的花丝及宽而盾状的药隔,有2~6花药,花粉球形,无气囊,内壁厚,外壁薄或厚(甜柏属),表面具有不均匀散布的颗粒,除圆柏属具一不明显的小圆孔外,其他各属均无萌发孔;雌球花有3~16枚交叉对生或3~4枚轮生的珠鳞,全部或部分珠鳞的腹面基部有1至多枚直生胚珠,稀胚珠生于珠鳞之间(刺柏属),珠鳞全部或部分(澳大利亚柏松属)发育成种鳞;苞鳞与珠鳞完全合生,仅顶端多少分离。球果圆球形、卵圆形或圆柱形,当年或翌年成熟;种鳞扁平或盾形,彼此覆瓦状倚状或镊合状靠合,木质或近革质,成熟时开裂,彼此离开或展开,或肉质、成熟时彼此不离开或仅顶端微离开,合生成浆果状。发育种鳞有1至多粒种子;种子具2或3窄翅或无翅,或上端有一长一短的膜质翅;胚具2枚(稀5~6枚)子叶。染色体基数x=11,稀12。

水杉、银杉、红豆杉、三角杉,哪些不是杉科植物?

红豆杉、银杉、三角杉,不是杉科植物。银杉,属于松科,常绿乔木。

水杉——杉科

银杉——松科

红豆杉——红豆杉科

三角杉——三尖杉科(粗榧科)

红豆杉与银杉谁更珍贵

红豆杉珍贵。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银杉:树皮暗灰色。大枝平展,小枝节间的上端较粗,或少数侧生小成距状。叶枕近条形,稍隆起,顶端具近圆形、圆形或近四方状的叶痕,其色较淡。叶条形,多少镰状弯曲或直,先端圆,基部渐窄成不明显的叶柄,上面深绿色,被疏柔毛,沿凹陷的中脉有较密的褐色短毛。

红豆杉与银杉谁更珍贵?

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非法砍伐买卖都是违法的,如果是需要贩卖需要进行申请证件自行栽培。 红豆杉树皮中含有抗癌物质---紫杉醇,但是现在很难利用,提取非常困难。所以,实际上红豆杉对我们普通人是没多大作用的。

专家帮我鉴定一下

我是学林业的,有一定的树木分类基础,可以共同鉴定学习,照片请发yusongmao@126.com

顺附红豆杉和银杉的形态特征:

1、红豆杉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树皮淡灰色,长条状剥落。叶螺旋状着生,2列,条形,近镰状,叶背有两条黄绿色气孔带。种子倒卵圆形,生于红色肉质的杯状假种皮中。常绿乔木,树皮淡灰色,纵裂成长条薄片;芽鳞顶端钝或稍尖,脱落或部分宿存于小枝基部。叶2列,近镰刀形,长1.5—4.5厘米,背面中脉带上无乳头角质突起,或有时有零星分布,或与气孔带邻近的中脉两边有1至数条乳头状角质突起,颜色与气孔带不同,淡绿色,边带宽而明显。种子倒卵圆形或柱状长卵形,长7—8毫米,通常上部较宽,生于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中。

2、濒危种。银杉是本世纪50年代在我国发现的第三纪孑遗植物,为单种属,目前我国仅4个残遗分布区有银杉分布。银杉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照,在过于荫蔽的条件下,会引起幼树的死亡,因此有被阔叶树种更替陷入绝灭的危险。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树冠塔形,小枝节间生长较慢,有时早期顶芽死亡,故有长短枝之别。叶条状披针形,长3—6厘米,宽2—3毫米,先端钝,边缘多少反卷,下面有两条粉白色气孔带。雌雄球花分别单生于当年生枝和二年生枝叶腋,球果两年成熟,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3—5厘米,直径约1.3厘米,种鳞宿存,木质,近圆形,长1.5—2.5厘米,苞鳞卵状三角形,先端尾状长尖,长约为种鳞的1/4—1/3;种子斜倒卵圆形,有时略扁,种翅膜质,黄褐色,长10—15毫米,宽4—6毫米。花期3—4月,雌球花受粉后至翌年春夏受精,球果10月成熟。

分布

银杉分布区极为狭窄,仅在我省道真县沙河林区、桐梓县狮溪白芷山,海拔1000—1800米山地有分布。我国中亚热带的广西龙胜县花坪林区、湖南新宁县界福山、四川南川县金佛山也有。

生境与生态学特征

银杉分布区地势起伏,坡度较大,多生长在悬岩绝壁缝隙间,甚至在孤峰之顶。气候特点是冬季较长但无严寒,夏季温凉,多云雾,湿度大,年平均气温为11.5°C,最冷月(1月)均温0.8°C,最热月(7月)均温22°C,≥10‘C活动积温3262°C,年降水量1150毫米,降雨多集中于6—9月。土壤受母岩砂岩及砂页岩影响,发育为山地黄棕壤性粗骨土,土层浅薄,大部分仅20—30厘米,呈酸性反应,pH值4—6,银杉常与其他针阔叶树组成针阔叶混交林,常见的伴生树种有杉木,大明松、红豆杉、刺柏、雷公鹅耳枥、巴东栎等针叶阔叶树种。银杉为阳性树种,根系发达,多生于土层浅薄、岩石裸露,坡度较陡的山脊,具有喜光、耐寒、耐旱、耐脊薄及抗风等特性,银杉的枝条多集中在树冠上部,多平展,叶片密集于1—3年生枝上,老枝叶脱落,树冠之下多见枯枝,生于阳坡山脊的植株结果较多,长在陡坡、岩壁的常形成偏冠。银杉奇特的生境与生态学特性,是由于生活力衰弱,生长缓慢,竞争不过阔叶树种而长期被迫选择的结果。

保护价值

银杉曾分布于欧亚大陆,现仅残存于我国,其形态特殊,对于研究松科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古代值物区系、古地理及第四纪冰期气候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且种群数量稀少,需要重点加以保护。

保护措施

我国银杉分布地区已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贵州省道真县大沙河也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重点保护。今后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天然更新和提高母树的坐果率,扩大分布范围;开展繁殖试验工作,在适生地区进行人工造林和引种试验。栽培可在银杉林下腐殖质土上作苗床,将阴干的种子播入,适当遮荫洒水,约1月之后幼苗出,随着苗龄增长,应采取措施满足光照要求,使其生长良好。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