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业协会ambers(中国基金业协会信息公示)

2023-02-06 7:49:16 基金 ketldu

以前在私募基金现在去证券公司基金从业怎么更换

百度知道

以前在私募基金现在去证券公司基金从业怎么更...展开

人艺术生

超过3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关注

成为第3位粉丝

一、发起变更

确认变更意向后,原管理人根据原《基金合同》约定发起变更流程。

例如:原《基金合同》约定“非因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而导致合同变更时,须先经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并按照本合同约定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议通过或基金份额持有人以书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可对本合同内容进行变更”,则分为两步处理:

1、原管理人与托管协商,确认同意变更;

2、原管理人召开份额持有大会并签署决议文件;或者,由原管理人发送《征询意见函》至所有份额持有人,再由所有份额持有人出具书面同意。

涉及材料:

1、托管同意变更管理人书面确认函

2、托管对份额持有人大会决议文件盖章版

预计时间:3个工作日

二、重新签署基金合同

管理人变更涉及到《基金合同》当事人主体发生变更,需要基金投资人与新的管理人重新签署《基金合同》。新的管理人应根据法规要求完成适当性募集流程与非居民金融账户识别工作。

涉及材料:

1、重新签署的《基金合同》

2、签署变更管理人协议

预计时间:5个工作日

三、提交系统

1、原管理人登录ambers系统,在“产品备案”栏目下选择“产品重大变更”,点击“基金业务变更”选择需要进行变更的产品,进入修改页面。

2、在“管理人信息”页签点击“变更”按钮,点击“新增管理人”按钮添加新管理人,并将新管理人设置为信息填报人,并在页签末填写变更时间、简述变更内容,点击“下一步”。

温馨提示:我们发现在该步骤,协会系统会自动校验产品类型与新增管理人的业务类型是否匹配,若该基金为证券类产品,而新增管理人的业务类型为股权、创业类,则无法进行下一步。

我们之前举例为股权类中债权产品转到其他类是可以的,证券类转到股权类就很明显不能胜任是无法实现转换的,这个请大家注意。

另外红色字体说明也需要大家留意:

基金管理人发生变更的,点击页签下方的“变更”按钮,将更新条款后的新签署的基金合同(或合伙协议、公司章程)添加至“基金合同/合伙协议/公司章程”处(无需删除原基金合同)。

没有新签署基金合同(或合伙协议、公司章程)的不必重新上传。

通过与新管理人签署委托管理协议的,请将新签署的委托管理协议添加至“委托管理协议”处(无需删除原委托管理协议)。

请将涉及管理人变更的决议文件上传至“变更管理人相关决议”处。

发起基金业务变更申请的管理人应通知变更后的管理人(既包括新增的新管理人、也包括删除的原管理人)登录系统,通过“产品备案”项下的“管理人变更接受”功能确认变更信息。请变更后管理人关注全部投资者(包含变更前管理人)是否满足合格投资者标准。协会将在变更后的管理人全部确认后开始受理本次变更申请。

3228650818.jpg

3、在“相关上传附件”页点击“变更”按钮,在“基金合同”处上传投资人与新管理人签署的《基金合同》,在“变更管理人相关决议”处上传同意变更的份额持有人大会决议文件与托管出具的书面回执,在“信息变更承诺函”处上传原管理人盖章的承诺函。

4、如基金有其他信息发生变更,也需在对应的页签下进行修改。填写所有变更内容后,点击“提交”按钮,如有提示根据提示内容修改再提交。

5、新管理人登录本机构ambers平台,进入“产品备案”项下“管理人变更接收”,点击“接收”按钮。

6、 管理人均在系统中接收变更事项后,申请将成功提交至基金业协会后台办理。

预计时间:1个工作日

四、等待审核,通过后出具生效公告

1、基金管理人变更属于基金重大变更事项,协会后台审核时间可能耗时较长,管理人需要耐心等待。审核期间,如果有需要补正的材料,协会也会通过系统反馈,管理人应当留意,时常登录系统查看。

协会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在新管理人的系统中查询到该基金的信息了。此时“产品重大变更”栏目显示状态如下:

3250955585.jpg

2、协会审核通过后,新管理人应出具《变更事项生效公告》说明变更生效日期与相关事项,并发送给投资人与托管、外包机构。

预计时间:10~15个工作日

中国基金业协会ambers(中国基金业协会信息公示) 第1张

如何在ambers系统内提交重大事项变更,求具体操作方法

2016年2月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要求申请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时,提供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目前众多没有发行过私募基金产品的都在忙于请律师出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法律意见书》,如果说登记法律意见书主要针对的是没有发行产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那么,《私募基金管理人重大事项变更专项法律意见书》可能是每一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都可能会遇到的。

截止目前,基金业协会对何时出具、怎么出具重大事项变更专项法律意见书规定很模糊。为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大致工作流程解读如下:

一、哪些算是重大事项变更?

基金业协会文件仅列举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申请变更控股股东、法定代表人属于重大事项。另外,重大事项还应当包括基金管理人名称、注册地址、组织形式发生变更的;变更基金托管人的;管理人的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等。

二、重大变更事项是在事后还是事先出具法律意见书?

1、发生重大变更事项,应在设计好变更方案后,先行咨询专业法律顾问,依据公司法、证券基金法及基金业协会规则要求标准,审查变更事项是否符合监管要求,是否可以出具无保留的法律意见书。

2、审核通过没问题后,在向基金业协会备案前,可直接操作变更。

3、发生上述重大事项变更后,应及时向基金业协会申请变更备案登记。

4、除变更控股股东、法定代表人外,如基金业协会审查认为也需要提供《私募基金管理人重大事项变更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及时委托律师出具。

由于变更事项往往是单一问题,法律关系比较简单,即使事后聘请变更之前提供咨询服务的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一般3-5个工作日也足够了。

2022年基金考试7月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为2022年7月8日14:00至7月12日24:00。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AMBERS系统内发布《2022年7月基金从业资格专场考试公告》,根据公告内容得知:协会将于2022年7月30日-31日举行基金从业资格专场考试,报名时间为2022年7月8日14:00至7月12日24:00,本次考试仅开放集体报名。协会已为行业机构开通了考试报名网站集体账号,集体入口为本单位员工进行报名,非机构考生无法报名。

简介: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发布的《关于调整2022年7月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有关安排的公告》、《关于进一步调整2022年7月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安排的公告》可知,2022年7月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调整为7月28日中午12时至7月31日15时,部分考区受疫情影响取消考试。

详解:中基协要求管理人3个月内完成不低于5名全职员工的平台录入

2021年06月09日,中基协通过AMBERS系统发布《关于加强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从业人员资格注册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重申了申请机构员工 人数要求 及 兼职要求 。

此外,《通知》明确指出,对于不符合相关员工人数要求的 请于3个月内尽快完成整改 ,整改期后协会将对仍不符合要求的管理人采取进一步自律措施。

对于《通知》,我们提示各私募管理人,重点注意如下:

中基协整改的目的?

中基协监管验收标准?

经和协会工作人员咨询, 此次整改对象包括全部私募基金管理人 ,所有存续的管理人都要对自身的员工人数进行自查和整改,满足协会要求。

全国所有类型的2.46万家私募管理人中,目前有 约9900多家 私募管理人在从业人员管理平台登记的全职员工人数少于5人!

若按照中基协要求私募管理人要增加全职人员到5人及以上,大约有 40%的私募管理人 ,需要在未来3个月的时间内进行整改。

由此,不难看出,中基协此举会增加私募管理人的合规运营成本。

而中基协整改的目的便在于 逐步“出清/清退” 那些无法完成合规运营的“空壳/小私募管理人”。

经和协会工作人员咨询,3个月后监管验收的判断依据在于,审核各私募管理人的从业人员管理平台, 看其平台登记的“全职员工人数”是否不低于5人。

各私募管理人可以登录自家从业人员管理平台()或者是在中基协-私募基金管理人分类查询公示(),查询自家的全职员工人数。

 “全职员工”如何界定?

退休返聘人员是否属于“全职员工”?

 “5名”数量如何界定?

对于全职员工,指的是和私募管理人 签署了劳动合同 +并为其 缴纳了社保 的人员。

若员工年龄较大已经退休,则对于该类退休返聘员工,私募管理人可以不用为其缴纳社保,但需要提供其退休证。

退休返聘员工属于“全职员工”。

全职员工,包括高级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

中基协认为,高管指私募管理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执行董事/或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如有)和合规/风控负责人。

而普通员工,指除高管之外的,其他如从事募集、投资(含交易)、风控、运营、研究、财务、行政等职务的员工。

对于员工人数认定的问题,5名数量该如何认定呢?

事实上,凡是和私募管理人签订了劳动合同+缴纳了社保的人员,都算是全职员工;退休返聘人员也同样算是全职员工。

但是,兼职员工不应当计入全职员工人数。

对于在于一些集团化私募管理人或者关联化私募管理人中,同一人兼任多个私募管理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高管职务的,其在为其缴纳社保的私募管理人下可以认定为全职员工,在另外的私募管理人下只能认定为兼职,进而不能认定为全职员工。

以上所说全职员工人数数量大于等于5名,同时均在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平台进行了人员录入( 有基金从业资格的进行资格注册录入 或 无基金从业资格的进行无从业资格信息录入 ),即符合整改要求。

5名全职员工都要求有基金从业资格吗?

未考试的全职员工是否需要注册并录入从业系统?

关于全体员工的基金从业资格:

由此,实际上,我们建议申请机构 只能有从事财务和行政人事 方面工作的员工可以没有基金从业资格,其他的人员都应当具备基金从业资格。

另外,很多私募管理人疑惑,没有基金从业资格或者压根未参加考试的全职员工,是否需要为其注册并录入从业系统?要是需要注册并录入的话,在哪儿/哪个端口操作?

我们明确答复各私募管理人,对于没有基金从业资格或者压根未参加考试的全职员工, 需要 为其注册并录入从业系统,其即便没有通过考试,也可以录入从业人员管理平台, 属于有效人数。

至于操作路径,最近中基协对于从业人员管理平台进行了系统优化和更新,新增了“无从业资格”申请类别。

在私募管理人-机构管理员账户中,为无从业资格的全职员工新设-个人用户账号后,该无从业资格人员登录其-个人用户端口,进行基本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填报后,在“从业资格”模块的申请类别上, 勾选“无从业资格”即可。 示图如下:

写在最后的几点建议

第一,各私募管理人确认下,自家机构在从业人员管理平台登记的全职员工人数低于5人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仅仅只是忘记录入了?

部分管理人的全职员工人数是不低于5人的,但因为忽视合规运营,忘记进行从业人员管理平台的人员注册和录入了。

这种情况,建议自行对照《登记法律意见书》中载明的人员履历信息完成注册和录入,或者自行梳理核对相关全职员工的履历信息后完成注册和录入。

额外提醒,对于自家全职员工的履历信息,建议认真梳理核对,因为 新的从业人员管理平台对人员的履历信息进行录入注册后,其个人履历信息将无法修改调整,无法删除,请慎重。

第二,建议各私募管理人自查下,对于那些高管或普通员工已经实际离职但尚未办理完AMBERS系统重大变更或从业系统离职的历史遗留人员,可同步在3个月的期限内梳理剔除。

第三,若确实是缺少全职员工,则建议各私募管理人尽快找寻到合适的人选,尽快补足5名全职员工并尽快完成从业系统的录入和注册。

可以是找寻到那些已通过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或者是等同已通过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的人选,直接进行从业系统的录入和注册,或者是补齐近两年30个培训学时后在进行从业系统的录入和注册。

第四,对于完成从业人员管理平台注册的人员, 自第二年起, 需要完成每年的后续培训,别忘了。

-- END --

如有需要,关注私信。

百亿级数量创新高、爆款频出,上半年私募圈发生了这些变化

一、行业管理规模猛增1万亿,千亿私募天团横空出世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5月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达8906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规模升至4.83万亿,相较于2020年年底的3.77万亿,增加了1.06万亿,增长率达28.12%。按照前5个月的增长速度来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规模突破5万亿大关就在眼前。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5月初,国内管理规模超过百亿的证券私募机构达到80家,再度刷出 历史 新高。在这80家证券私募机构中,多达31家均成立于2015年以后,同时仅10家成立于2010年以前。按照地区来看,上海地区百亿私募数量为37家,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北京紧随其后,拥有18家百亿私募;深圳地区已有11家百亿私募,数量仅次于上海与北京。

另有数据显示,目前至少五家证券私募机构的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水平,包括高毅资产、礼仁投资、景林资产、幻方量化、淡水泉投资等,量化私募灵均投资也已经接近千亿规模。

二、多位资管大佬转战私募界,圈内人才流动频繁

2021年以来,“奔私潮”不止。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私募老将选择“单干”。

具体来看,比如原鸿道投资、乐心资产基金经理陈炜成立海南煜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富恩德资产副总经理钟杵备案了共青城寻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聚鸣投资笪菲成立了海南和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成阳资产投资副总监孙阳备案了北京玖盈弘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九坤投资唐盼备案了宁波方达投资,高管高茉人、李乐也均系九坤投资前员工。

大佬抱团也成了今年一大奇事。

1月11日,北京明晟东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从出资人信息来看,正心谷资本林利军、淡水泉赵军、千合资本王亚伟、煜德投资靳天珍、睿泉毅信投资吕一凡、拾贝投资胡建平、源乐晟资产曾晓洁等头部私募大佬云集,持股比例均为9.99%。明晟东诚的实际控制人徐刚曾在中信证券任职19年。

三、头部私募爆款频现,多只新产品遭疯抢

2021年以来,头部私募爆款产品频现。

1月中旬宁泉资产旗下“宁泉汇享信托计划”系列产品在兴业银行私行渠道发售,开售5日达到100亿募集上限;3月8日景林资产旗下某产品多渠道启动销售,合计募集规模达120亿元;3月份,高毅资产吴任昊新产品在多渠道热卖,募集资金80亿左右;6月1日,高毅资产邓晓峰三年封闭期新产品“高毅晓峰沣泽系列 *** 资金信托计划”开卖,发行首日代销机构预约额度超过100亿元。

四、外来的和尚念经不易,七成外资私募管理规模小于5个亿

今年3月23日,全球头号资管巨头贝莱德投资主动注销了其私募管理人资格,此前,在2020年8月21日,贝莱德作为首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正式获批。

Wind数据显示,目前共有31家外资私募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其中七成管理规模在5亿元以内,仅瑞银投资、元胜投资、德劭投资等3家外资私募管理规模突破了20亿元。

五、私募“门槛”大幅提升,员工总数不应低于5人

6月9日,中基协通过AMBERS系统发布《关于加强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从业人员资格注册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机构员工总人数不应低于5人,且一般员工不得兼职。

对于不符合相关员工人数要求的私募管理人,通知要求尽快在3个月内尽快完成整改。整改期后,中基协将对仍不符合要求的管理人采取进一步自律措施。至此,私募的“门槛”进一步提升。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