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格力电器股票,格力空调上市时间

2023-02-21 9:55:03 股票 ketldu

格力电器股票分红日期

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

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因此目前大多公司以年度为周期进行分红,分红的具体时间一般在公司财务年报公布后的2、3个月左右的时间,具体时间需要看随年报一起发布的公告。

格力电器每年分红一次,一般在4月底公布预案,6、7月份分红。

拓展资料: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1996年11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依靠组装生产家用空调,现已发展成为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业制造集团,产业覆盖家用消费品和工业装备两大领域,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现有16个研究院,分别是:制冷技术研究院、机电技术研究院、家电技术研究院(两个)、新能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健康技术研究院、通信技术研究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机器人研究院、物联网研究院、装备动力技术研究院、电机系统技术研究院、洗涤技术研究院、冷冻冷藏技术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电工电材研究院。共有126个研究所、1045个实验室、1个院士工作站(电机与控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机器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各1个,同时成为国家通报咨询中心研究评议基地。

坚持创新驱动。提出研发经费“按需投入、不设上限”。经过长期沉淀积累,目前累计申请国内专利92893项,其中发明专利48473项;累计授权专利53855项,其中发明专利13326项,申请国际专利4378项,其中PCT申请2289项。发明授权连续五年进入全国前十。现拥有33项“国际领先”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3项。据日经社2020年统计发布,格力家用空调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0.1%,位居行业第一。

坚持质量为先。恪守诚信经营的宗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严抓质量源头控制和体系建设。2018年,公司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2019年,格力电器参与起草的《质量管理 基于顾客需求引领的创新循环指南》获批成为国家标准。

坚持转型升级。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升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2013年起,格力相继进军智能装备、通信设备、模具等领域,已经从专业空调生产延伸至多元化的高端技术产业。目前,格力智能装备不仅为自身自动化改造提供先进设备,同时也为家电、汽车、食品、3C数码、建材卫浴等众多行业提供服务。

格力空调上市时间

上市日期是1996年11月18日。格力电器的股票代码是000651。

2020年05月26日进行融资融券,融资买入额1.15亿元,融资偿还额1.15亿元,融资偿还额1.58亿元,融资金额48.09亿元,融券卖出量0亿股,融券偿还量3.55万股,融券余额0.34亿元。

2019年分红总额0.01亿万元,增发--万股,配股--万股,新股发行--万股。

企业规模

作为一家专注于空调产品的大型电器制造商,格力电器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技术领先、品质卓越的空调产品。

在全球拥有珠海、重庆、合肥、芜湖、郑州、武汉、石家庄、巴西、巴基斯坦、越南10大生产基地,8万多名员工,已开发出包括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在内的20大类、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能充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各种需求。

拥有技术专利14000项,其中发明专利1300项,自主研发的超低温数码多联机组、高效直流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多功能地暖户式中央空调、1赫兹变频空调、R290环保冷媒空调、超高效定速压缩机等一系列“国际领先”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格力空调先后中标2008年“北京奥运媒体村”、2010年南非“世界杯”主场馆及多个配套工程、2010年广州亚运会14个比赛场馆、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配套工程等国际知名空调招标项目,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以上内容参考 南方财富网-格力电器是什么时候上市的?代码是什么?;百度百科-格力空调

格力电器股票为什么大幅度下跌?

格力大跌。原因市场是这么认为的:

一,格力这些年的多元化并不成功。小家电,手机,新能源,工业母机都没反映在报表上。只有空调这一条腿走路,这条腿都被美的迎头赶上。

二,产品线过于单一。营收上,确实有收缩的迹象。随着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放缓,业务不确定很大。是否继续收缩,看不准。

三,董明珠的作风,市场对格力的管理层不信任。

四,怕银隆会拖累现有格力的资产负债表。

五,国际化上不如美的。

六,渠道改革还没有看到成效。

这种看法是市场的主流看法。格力真的就变差了吗?市场并没有这么认为,而是对未来的确定性扑朔迷离。

从68到36,跌的不可谓不狠。这期间,也给了市场很多情绪性的反映,本来基本面市场就有担忧,格力的员工持股计划再点燃一下,就是这种局面。大额注销回购股份,起不到任何缓冲情绪的作用。

其实,现在对格力,市场的真实想法还是观望。格力的未来还是有想象力的,银隆也并没有并表。所以,现在去分析格力的真实资产情况,都是不准确的。一切可能都要等到今年的年报,银隆并表以后再谈。

格力现在的真实经营情况,有三大块都是不够透明的。或者说,超出绝大部分投资者的能力圈的。

第一,就是工业母机。这个的细节情况不是很了解。

第二,上文所说银隆的情况。

第三,渠道改革的情况。

稍微这些东西能够确定下来,或者能够给予确定性的业绩支撑,甚至给予市场一些信心和想象空间,那估值可能就会有很大的溢价。对格力管理层这些附带的问题,就会消失不见。

现在格力的市值只有2200亿,空调业务每年如能有200亿的自由现金流,历史未来不增长,用8%的折现率,也差不多是这个估值水平。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格力电器),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家电企业,拥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主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空气能热水器、手机、生活电器、冰箱等产品。

2019年1月1日,格力电器于1月16日召开股东大会进行董事会换届选举,在董事候选人方面,第一大股东格力集团推荐董明珠、黄辉、望靖东、张伟参选,第二大股东京海担保推荐张军督、郭书战参选。

同时,董事会推荐刘姝威、邢子文、王晓华为独立董事候选人。2019年7月,发布2019《财富》世界500强:格力排名414位。201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37位。“一带一路”中国企业100强榜单排名第82位。

同年11月13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榜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第四批)名单;同年12月,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

2020年1月10日,格力大容量高效离心式空调设备关键技术获得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21年8月31日,格力电器盘后公告,公司通过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银隆新能源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2021年9月28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注销第三期回购的2.21亿股股份,以减少注册资本。

格力会跌到30以下吗

格力股票跌破30元,不是没有可能。就像2016年,董明珠20元之下也买了公司股票,怎不见有人说董明珠贪得无厌?现在董明珠用27元来认购不能流通的股票,大家反而口诛笔伐了。也许有人又会驳斥我,现在不是,也不可能再发生过去那样的股灾了。格力电器不可能再跌破30元了。

拓展资料

一.“家电大白马”爆仓了?

9月16日,格力电器延续下跌趋势,股价再创年内新低。从去年12月初高位66.79元/股,到最新股价低位38.21元/股,股价跌幅高达43%,市值缩水1700亿。

因此,也有不少投资者在股票交流社区自曝已经爆仓格力电器,不是被动平仓,而是实在承受不了满仓格力的巨额亏损,全部清仓了,更有甚者亏了几十万。

有股民表示:“我曾经以为格力是最安全的公司,曾经做梦都想不到有今天。真是世事难料,都是血汗钱。” 甚至还有股民表示,格力电器又让他经历了一次股灾。

在众多机构中,如今最无奈的或许就是2019年大举入股格力的高瓴资本,2019年格力集团与高瓴资本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中以46.17元/股价格,约416.6亿受让总价拿下格力电器15%股权,而其中有一半资金是高瓴资本从银行获得的贷款。

虽说高瓴资本入股格力后推出了数轮高额分红,但就股价跌穿持仓成本和高额资金成本等因素而言,都可能将处在浮盈状态的高瓴资本逼近浮亏。

如今,高瓴资本的入股价46元早就跌破了,也跌破了41元的平仓价,亏了60亿元,即便是算上历次分红,高瓴资本也已从浮盈转为浮亏,被狠狠套牢了。

事实上,今年以来格力电器就一直在不断加码股票回购计划。2021年上半年,格力电器完成了两期、共约120亿元的股份回购,并启动了总额不低于75亿元且不超过150亿元的第三期回购。

此外,格力电器还制定了2020年度高额分红方案,向截至2021年8月20日收市在册的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元。

尽管我们能看到格力电器在市值维护上花了很多功夫,但从市场的反映来看,格力电器的表现依旧中庸。

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格力电器近年来存在着多元化探索陷入僵局、渠道拓展难逃桎梏和接班人难觅等诸多问题。

董明珠失去“左膀右臂”,格力走在十字路口

编辑 郭璐庆

继望靖东离职半年之后,近日格力电器(000651.SZ)元老级人物黄辉也宣布离开,至此格力“铁三角”正式瓦解。

对于黄辉的意外离职,外界猜测不断,其中关于“与董明珠意见不合”、“高瓴介入管理提倡创新力量”等声音不断。作为格力的执行总裁,黄辉进入格力已经接近30年,而其离职前曾是格力最重要的技术和研发业务领头人。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向AI 财经 社表示,相比望靖东,黄辉的离职更为意外,也会进一步打击市场对格力的信心。

公告后的两个交易日,格力电器股价累计跌了6.52%,23日收盘股价报57.05元/股,总市值3431.97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年末高点已经缩水了近767亿元。

自高瓴斥资400多亿入局之后,市场对格力的混改成果就颇为期待。不过事与愿违:业绩滑坡、股价下跌。市场上关于董明珠管理“独断”、多元化策略错过风口等评论多了起来,两位重要高管离职被不少人理解为格力进入“高瓴时代”的信号。

但从业内人士的观点来看,多数人对此并不苟同。高瓴内部人士对此亦不予置评。

格力“铁三角”意外瓦解

2月21日晚间,格力电器公告了公司董事、执行总裁黄辉的书面辞职报告,黄辉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董事、执行总裁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相比在格力待了18年的望靖东,黄辉在格力的时间还要长至少10年,实质级别也更高,二人与董明珠被外界形象地比喻为“铁三角”,望与黄被外界看做董明珠的左膀右臂,甚至曾被猜测过是董明珠的接班人、格力电器未来的掌舵者。其中望靖东任格力电器董事、副总裁、董秘,主管财务、并购、信披等相关事务,技术出身的黄辉则是董明珠引以为傲的格力技术负责人。

市场上另一个猜测在于,作为格力混改主要参与者的高瓴资本正在介入格力的经营管理。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认为,不排除高瓴在推动格力创新转型,而原本空调产业线上相对传统保守的高管逐渐“让位”也在情理之中。

但刘步尘进一步分析称,按照董明珠独断的行事风格,高瓴入局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真正介入到公司经营层面,即使介入管理,与望靖东、黄辉并不矛盾,二人地位仅次于董明珠且对格力贡献巨大,即使“让位”也轮不到他们。“离开的根本原因更可能是跟董明珠产生‘裂痕’,不满格力的现状和发展战略。”刘步尘补充道。

空调老大不好做了

按照望靖东辞职后的安排,格力大概率也会很快找人补位黄辉。有业内人士表示,几年前格力的总工程师已经调整成谭建明,黄辉作为执行总裁,主要负责一些偏行政类的审批工作,离职对公司经营影响不大。

“但如果黄辉带走或者挖走自己之前带出来的技术人员、影响公司技术团队的稳定性,这是最值得担心的。”刘步尘对AI 财经 社表示。

望靖东离职后,格力电器先是安排董事张伟代行董秘职责,3个月满后又只能让董明珠代行董秘职责,直到2020年12月聘任新董秘邓晓博(同年11月加入格力),后者也同时担任格力电器副总裁,其在2015年7月至2020年11月任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2019年12月加入格力电器的舒立志被聘任为副总裁,其曾任国家审计署武汉特派办副处长、处长。

AI 财经 社注意到,除上述人员外,格力电器2020年还进行了多位高管调整,其中包括监事会主席李绪鹏卸任、财务负责人廖建雄履新等,此外分管质量的副总裁方祥建、分管营销的总裁助理胡文丰、分管智能制造的总裁助理文辉等都被认为是董明珠手下的得力干将。

有业内人士分析,“望靖东和黄辉在的时候格力专做空调,高瓴和邓晓博都是善于投资,结合格力现在的转型和多元化发展,一代新人换旧人未必是坏事,也许格力会从基因层面再塑自身。”

但比起外拓,格力当下更棘手的是“内生”,业绩、股价的双重下滑正在让投资者逐渐失去耐心。“等到2020年年报正式披露出来,可能会更严峻。”刘步尘对格力短期内的业绩表现态度悲观。

“卖格力不赚钱啊。”某地级市头部家电商场经理向AI 财经 社透露,相比美的、海尔等家电品牌,格力对经销商的销售返点利润低,在广告宣传与促销活动经费上也缺少支持,这让商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该商场经理表示:“格力现在还是空调卖得最好的(品牌),美的、海尔排后面,但追赶速度明显加快了,而且在小家电方面格力品类少、识别度小,很多时候只能是捆绑销售或者当赠品。”

这可能只是格力电器销售市场现状的一个缩影。自2010年被老对手美的收入反超之后,格力一直处在下风。2016年-2019年,美的的营收从1598.42亿元增长至2793.81亿元,净利润从146.84亿元增至242.11亿元,同期格力营收从1101.13亿元增至2005.08亿元,净利润从154.64亿元增至246.97亿元,期间美的毛利率从27.31%涨到了28.86%,格力从32.70%降至27.58%。

而碰上疫情之后,二者的反差也逐渐拉大。去年前三季度,格力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8.64%、-38.06%,同期美的数据是-1.81%和3.29%。

这一反差也让二级市场投资者“用脚投票”。从去年3月股价触及低点44.7元至今,美的集团股价涨了91.65%,期间一度站上108元高点,最新市值6401.68亿元。而作为家电领域的“市值担当”,期间格力股价只涨了15.56%,3431.97亿市值仅为美的的一半左右。

而美的还在时刻做着自己的“市值管理”。就在2月23日晚间,美的集团(000333.SZ)宣布拟回购公司股份5000万-1亿股,回购价格不超过140元/股,预计回购金额不超过140亿元。此前4个交易日,美的股价在创下新高后累计跌了15.10%。

对于二者的前后反差,梁振鹏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多元化战略以及销售渠道的差异,格力对单一空调业务的依赖让其增长乏力的同时,也降低了面对冲击的弹性。在收入构成中,去年前三季度空调业务在美的贡献只有46%左右,消费电器占了近4成。尽管美的不断调低空调业务比重,但同期占比仍有6成左右,2019年前这一比例更是在80%以上,小家电等其他业务比重极小。

截至去年10月13日,持股美的集团的机构有1128家,合计680.89亿市值占比9.95%,外资通过港股通持股15.96%。尽管外资还在加仓格力,持股比例高达17.20%,但内资机构从2019年的1442家减少至525家,持股比例仅为4.26%。

谁的时代 ?

对于高瓴与格力高管离职的关系以及是否介入格力管理,高瓴内部人士表示不予置评。

去年2月,虽然高瓴花费巨资从珠海国资手中接过15%股份成为格力最大股东,但对外界宣称不谋求公司控制权。从当时的混改方案可以看到,董明珠借助传统持股和有限合伙投资协议框架的综合设计,最终构建了一个长达4级的金字塔式的控股链条,形成了对第一大股东珠海明骏投票权的潜在影响,而其花费的资金只有14亿左右,可谓“四两拨千斤”。

“不谋求控制权肯定也是有前提的,现在情况变得糟糕了,张磊很难坐视不管。”梁振鹏认为,高瓴的投资即使只是为了赚钱,也会面临来自出资者对收益率要求的压力,“花了400多亿元,进入董事会也在情理之中,未来很可能会提名几位有创新能力、利于多元化的董事。”

高瓴赋能传统消费企业,业内熟知的经典案例是蓝月亮和百丽。通过推动百丽与腾讯新零售、依图 科技 、地平线机器人等高瓴系公司在数据领域的深度合作,同时加大对天猫等电商平台的推广,高瓴从资本市场真正变身“企业经营者”,将百丽重新推上高峰。在此之前,高瓴帮助蓝月亮从洗衣粉转型升级为洗衣液,令后者的营收6年增长了10倍。而回顾京东的崛起,张磊顶着多方反对的压力豪赌3亿美金助其搭建自己的物流系统,3年后京东上市,张磊的3亿投资飙升至39亿美金,高瓴一战成名……

基于种种美好预期,高瓴对格力的入局也曾被认为是一种“改革”。

去年年中,格力电器在盈利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进行了年中分红,并在去年4月、10月接连2次推出了股份回购计划,这些举措的目的被市场理解为提振股价,但结果收效甚微。而在以前格力很少通过回购进行“市值管理”,这一点与对手美的集团对比明显,一度被认为是受到大股东高瓴的影响。

但考虑到之前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的表态,刘步尘认为,高瓴可能并未而且很难影响到格力的经营管理。去年6月格力电器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明确表示:“我们认为,股东不能解决企业经营问题,但可以监督企业经营现状,高瓴做到了。但你要问这个第一大股东进来后,会不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我认为唯一能改变公司业绩的,还是企业经营班子。”

截至2月23日收盘,格力股价报57.05元,较高瓴入局时46.17元成本仅仅高出10元左右,而其418亿出资中有200 亿元为五年期贷款,实际成本已然接近当前股价,且高瓴一入股就将股票进行了大手笔质押。

“目前压力最大的还是董明珠。”梁振鹏对AI 财经 社表示。刘步尘则直言:“张磊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他只看到空调霸主、制造业样本,或许没想到董(明珠)独断的一面。”

对于格力管理层以及发展战略,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外界很难确切知晓,虽然可以看到公司正在拓展电商等多元化渠道,但董明珠也通过“格力董明珠的店”把自己与格力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在去年疫情倒逼下,66岁的董明珠还亲自坐进直播间带货。

作为一代“格力女王”,从格力电器创始人、原董事长朱江洪手中接过权杖8年来,销售出身的董明珠曾带领格力先后冲破1000亿元、2000亿元销售大关,但下一个“5年冲击6000亿”的目标可能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