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剔除格力电器股票,为什么外资买格力电器

2023-02-22 18:56:58 证券 ketldu

格力迎来“空降”新董秘财务背景出身,真的能挽救格力空调吗?

自前董秘望靖东离职后,格力电器董秘一职谁来担任一直备受外界关注。

4个多月后,这一重要职位终于迎来新的继任者。12月27日,格力电器晚间公告,经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董事会同意聘任邓晓博先生为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此外,还同意聘任舒立志先生为公司副总裁,任期自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十一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格力电器聘任新副总裁、董秘

 今年8月,原格力电器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望靖东辞任后,由公司董事张伟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满三个月后,由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谁会成为格力电器新一任的董秘备受市场关注。

12月27日下午, 格力电器宣布,经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董事会同意聘任邓晓博为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据公告,邓晓博是2020年11月加入格力电器,2015年7月至2020年11月,邓晓博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简称陕煤集团财务公司)担任董事长一职。

从格力电器目前的高管团队来看,基本上都是公司内部培养的人员。相比较之下,邓晓博此前和格力体系并无交集。

据陕煤集团财务公司官微,11月17日下午,陕煤财务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主要负责人调整的决定。陕煤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杨璇,党委工作部副部长朱凯,陕煤财务公司领导班子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公司总经理李盈斌主持会议。

朱凯宣读了集团公司调整决定:同意邓晓博同志辞去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期间由集团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杨璇同志负责陕煤财务公司工作,履行财务公司董事长职责。

邓晓博作了饱含深情的发言,他表示从财务公司筹备至今,在公司度过了近十年时间,许多事情都历历在目。感谢监管部门、集团公司、公司班子及全体员工的帮助、支持和理解。同时,相信财务公司在新班子的带领下,一定能在集团建设世界*企业的新征程中发挥更大的功能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格力电器除了宣布了新董秘以外,同时还聘任舒立志为公司副总裁。

资料显示,舒立志,硕士研究生学历。2019年12月加入格力电器。曾任国家审计署武汉特派办副处长、处长。有意思的是,舒立志来自审计署,而望靖东在来到格力电器前曾任审计署广州特派员办事处任主任科员。

格力股价年内大幅跑输美的

作为蓝筹股的代表,且同属于家电行业,市场一直拿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相比较。

但从今年股价来看,格力电器的表现难以令人满意。今年以来,截至12月25日,美的集团累计上涨64.99%,而格力电器则下跌6.52%。

业绩方面,格力电器受到疫情的影响更加大。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录得营收1274.6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8.64%;录得归母净利润136.9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38.06%。与另一家电龙头美的集团相比,格力电器的营业总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落后美的902亿元、83亿元。

近几年,格力电器力求多元化发展,产业覆盖空调、生活电器、高端装备以及通信设备四大领域。但从营收结构来看,空调业务始终占据总收入的大头,相比美的集团与海尔智家,其多元化进程或显缓慢。

不过基于格力电器在空调领域的“硬实力”,不少分析师仍然看好格力电器后续的表现。

其中,中银证券表示,2019年底格力电器股改完成,格力电器开启渠道变革。我们看好格力电器渠道变革带来的份额回升。其指出,渠道变革的实质是产业链利润的再分配,格力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为其提供了主导权。根据对不同厂商的产业链利润的拆解,格力在产业链利润中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品牌。以往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为格力电器在渠道变革中提供了主动权。此外,产业规模带来的产业链壁垒,为格力提供了较强的安全边际。全球每年的家用空调需求量约为2亿台,其中超过70%的空调生产来自中国,格力在中国空调产量中约占30%的份额。高市场份额给格力电器提供了利润率保障,安全边际较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股价表现不佳,但是外资对于格力却是一直青睐,甚至直接将格力“买爆”。

此前,香港交易所公告称,因格力电器总境外持股比例超过28%,12月14日起,深港通暂停接受该股的买盘,卖盘仍会被接受。另外,连锁反应之下,MSCI

公告称,将格力电器从MSCI标准指数和大型股系列剔除,12月17日起生效。

为什么外资买格力电器

格力电器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也有很多人买格力电器这只股。在家电这一行业,格力作为领军品牌,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接下来就来说一下这个格力电器。

在深入了解格力电器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学姐准备的这份家电行业龙头股名单,戳这里领取一下吧:宝藏资料:家电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涵盖了生产销售空调器、自营空调器出口业务及其相关零配件的进出口业务这些主要经营范围。关于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空调、生活电器、智能装备。根据《暖通空调资讯》数据来看,格力中央空调在2021年上半年借助16.2%的市场份额位列首位,继续实现行业领跑;从《产业在线》可以了解到,2021年上半年,占比33.89%是格力家用空调的内销情况,在家电行业中属于第一名。

简介表明格力电器实力很雄厚,接下来我们以特色之处为切入点看看格力电器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员工持股方案落地,利益绑定长期稳增长可期

2021年6月21日,格力电器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被其公布,员工持股计划资金规模不超过30亿元,股票是从公司回购账户中的已回购股票得来的,以27.68元/股的价格购入,是回购的平均价格的50%。,股票规模不超出1.08 亿股,占比到总股本1.8%,拟定参与员工的总数量少于12000人,达到了总员工数的14%,将董明珠认购上限3000万股进行剔除后,人均持股0.65万股。员工持有股票的策略使得核心员工和骨干的个人利益与上公司业绩的高度聚集,有望充分调动核心人员的工作热情,未来公司业绩稳增长有可能实现。

亮点二:公司产品品类逐渐丰富,综合竞争力增强。

就现在来说,公司已从单一品类发展到当前涵盖消费品和工业品两大领域多品类产品,其中,空调业务走势已从家用空调拓展到商用空调以及特殊工况空调,接下来公司会以冷藏冷运、军工国防、医疗健康等领域为重点扩展的方向。

篇幅不可以太长,格力电器的深度报告与风险提示的其他内容,我把它放在了在这篇研报中,戳这里可以看:【深度研报】格力电器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2018 年以来,电商下沉助推白电市场,冰箱、洗衣机已经基本达到“一 户一机”的水平,而空调更是比较早的就进入了"一户多机"的时代,未来升级换代将成为主要需求。在目前的一个低基数的背景下,更新换代的进度很快,各地方补贴力度政府应该会逐渐提高,提升白色家电的购买人数。面对疫情的冲击和考验,龙头企业凭借其在产业链布局、专利规模、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制度等方面的优势,将会面临更多制造"爆品"的机会,愈加提升的将是市场全体的集中度,格力电器作为白色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就非常的有希望从中受益。

三、总结

从整体上来讲,格力电器实力没得说,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改革以后,经营的环境明显的改善了,产品日渐丰富,公司发展前景的确很棒。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要是想要更加清楚格力电器的未来行情,有需要的朋友们请直接点击下面的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格力电器现在行情有没有好时机:【免费】测一测格力电器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7,*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格力怎么了?空调卖不动,落后美的两千亿,董明珠如何破局

刚刚,格力出了一个惊悚的事情,MSCI中国指数将格力电器从标准指数中剔除。

通俗来讲即摩根士丹利公司在适宜买入的中国公司名单中删去了格力。

第一反应是,难道是格力出问题了?

最近的苏宁不也是被曝出财务紧张?

但实际上,格力电器的现金流充裕,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极小,但外资究竟为何会选择从指数中删除呢?

不过,自疫情以来,家电行业普遍下滑40%,已经开始了重新洗牌,在这个时候,格力的股价长期徘徊在3000-4000亿元,而原来的美的已经悄悄的攀升到了6000亿元。

毫无疑问的是,格力正在经历着阵痛期。

一面是折腾不断的格力手机、格力新能源,格力小家电,格力慌了?

董小姐为何刚一卖货经销商就炸开了锅?

海尔美的大敌环伺,董明珠还能再拯救一次吗?

且听本文分解。

董明珠急了:格力危机重重

董明珠的一句"我只是一个做空调的",以及成龙大哥耳熟能详的一句广告词"好空调、格力造",这是格力专注于空调的直观体现。

正是因为这专注于做空调的态度,才使得格力始终制霸于国内空调市场,董明珠也因此获得"铁娘子" 的称谓。

但在2020,只做空调好像已经不能满足竞争了。

从格力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75.89亿元,同比下降了18.8%,净利润为136.99亿元,不过净利润的下滑幅度更大,达到了38.06%。

那老对手美的的成绩如何?

据美的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美的实现营收2178亿元,即使有疫情的影响,但下滑幅度仅1.88%,也就是说疫情带来的影响并不大,同时净利润反而实现了同比增长3.29%,达到220.18亿元。

在整体成绩上,美的可以称得上是遥遥领先。

更为紧张的是,美的的市值已经悄悄的超过了格力近2000亿,来到了6000亿大关。而这一差距在去年年底才仅仅百亿。

格力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今年的4月和10月,格力进行了两次金额超百亿的股份回购用于挽回股价。

但很遗憾,最后均没有实现大幅回暖,即使这已经是今年A股市场*规模的回购了。

不过格力的危机不单单是股价,而是更为实际的东西。

那就是 业绩。

从2019年开始,格力的业绩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根据今年公布的家电三巨头数据来看,海尔、美的、格力只有格力的利润在负增长。

并且,格力最擅长的空调也被美的超过,据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美的空调销售额为640亿,去年全年是1196亿,而格力上半年仅有413亿。

格力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需要解决了。

但,原因呢?

格力之困:除了空调还有啥?

格力的危机来临,业务结构单一是绕不开的重要原因。

据2019年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格力电器的70%均为空调业务,而美的和海尔的空调业务仅占43%和14.6%,与此同时,美的的生活电器营收比例也占总营收的49%,海尔的冰箱占29%,而格力的生活家电仅占10%。

这也就意味着,空调可以是格力的全部。

不过董明珠早在七年前就发现了。

格力自己也一直在试图突破自己的困境,2013年,董明珠在公开发言中讲到,要逐年加大多元化力度。

并在之后的几年中先后进入新能源 汽车 、智能穿戴、厨房电器领域,甚至还布局芯片、医疗设备等产业。

当然还有喊出要卖1亿部实则不过百的格力手机。

不过后来这些项目都逐渐碰壁,格力逐渐放弃了新能源造车、芯片等项目,在收缩版图的同时,格力转向聚焦家电品类的延伸。

例如旗下有专门做生活电器的大松,产品包括电饭煲、取暖器、电风扇等。

不过从本质上来说,格力的问题并不是因为产品单一,而是其本身的品牌固化,导致了自己在多元化进程中有诸多阻碍,直白来讲, 就是格力的空调太出名了。

对于大众来说,像"波司登"基本上就等于"羽绒服","格力"就等于"空调",这是一把双刃剑,在稳固空调行业的地位上有着极大的作用,但面对多元化增长时,又会成为桎梏。

想要出圈,就要打破格力的刻板印象,那么再 造一个品牌呢?

从理论上讲确实有可行之处,但格力推出"大松"和"晶弘"两个独立品牌,相当于是从0开始,而不是像美的一样一个品牌全品类通吃。

这也就是格力当前面临的束缚。

经销商的博弈:断腕的格力

众所周知,格力所在的传统家电行业,广泛使用的是"格力+经销商"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将经销商的利益与格力捆绑,能够极大的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大家一起"发财"。

但这种做法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中间商层级较多,会抬高格力的最终售价,降低毛利率。

一面是新零售(即线上+线下)的趋势到来,一面是逐渐降低的毛利率,董明珠觉得渠道改革势在必行。

按理说,电商的发展趋势早就已经来临,格力的渠道变革来的不免晚了一些, 这究竟是为何?

这背后的问题是,董明珠不得不在股东、经销商之间进行博弈。

如果要准备进攻线上,就势必会分走部分线下经销商的蛋糕,这也就意味着,线上与线下的利益本质上是冲突的。

而格力的经销商在格力的股东中又拥有着极大的发言权,由全国区域经销商组成的京海投资就是格力的第三大股东。

董明珠的刀,必须得挥舞起来做个决断了。

在最近几年董明珠逐渐减少经销商层级来压低价格,并且还逐渐向线上迁移。

为了布局线上,格力推出线上董明珠的店,除此之外,在今年疫情期间,董明珠还亲自下场直播销售,几次直播下来,格力收入300亿,这是格力一个季度的营收。

这引起了诸多经销商的不满,有的经销商一怒之下投奔了美的,而且经销商背后的京海投资还用减持格力来表达自己的怨气。

不过没办法,变革注定是要痛的。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格力的变革也初见成效,据数据显示,今年1-10月的线上市场上,美的占据35.11%,格力拿下28.45%,随着格力的线上不断加码,与美的的线上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并且,格力也在持续营销小家电,2019年,格力的小家电同比增长了46.96%,是在格力普遍的颓势中,*实现正增长的业务。

结语

在今年上半年,格力的空调品类*被美的超越,在普通人眼里,格力已然掉队。

董明珠则"淡定"的表示,长跑健将偶尔也需要找个驿站休息一下,作为格力的*,董明珠仿佛胸有成竹。

美的的股价上涨得益于在小家电的布局先于格力,受到疫情消费预期的刺激,一路涨起来也是情理之中,所以股价并不能反应格力的真实竞争力。

事实上,不论是回归家电全品类,还是拓展智能家居,都需要3-5年的时间,格力当前的布局还没有到出结果的时候。

未来与美的,以及海尔的竞争,还尚未可知。

至于MSCI将格力电器从标准指数中剔除,这只不过是因为外资买格力太多,已经达到了28%上限而已。

不过,有没有谁来劝劝董明珠,真的不要再做手机了。

参考资料

商业人物:谁来劝劝董明珠

螳螂 财经 :格力的"阵痛"与"头痛"

连线:格力"渡劫"

梁效永康:从销售渠道分析格力电器的现状

远川商业评论:格力vs美的:一部空调,一条岔路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