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貌貌狼(℡☎联系:信公众号: 财经 郎眼Daily)
中国白酒行业的两座大山——五粮液和贵州茅台分别在27日和28日晚间公布了公司2018年的财报,两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创下了公司 历史 最佳水平。
五粮液2018年公司全年营收400.3亿元,同比增长32.61%,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133.84亿元,同比增长38.36%。
贵州茅台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736.39亿元,同比增长26.49%;净利润352.04亿元,同比增长30%。
与此同时,贵州茅台还公布了派现方案,拟将盈利的逾一半进行派发,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5.39元,合计将派发现金182.64亿元。
受基本面利好影响,五粮液在28日、29日继续两个涨停板,29日股价盘中一度站上了98元,总市值已经突破了3600亿,创下 历史 新高。
贵州茅台28日重新站上800元高地,29日受利好影响,公司股价大涨5.85%到853.99元,总市值已经突破一万亿。
不过作为白酒龙头,如果把五粮液和茅台相比较,两者的差距依然明显。
茅台和五粮液同属白酒行业的高端品牌,从销量看,2017年中国高端白酒销量在5万吨,其中茅 *** 占约3万吨,五粮液约1.5万吨,是茅台的一半;从公司总营收来看,五粮液是茅台的一半多一点;从净利润来看,五粮液是茅台的三分之一多一点;从资本市场行情来看,贵州茅台总股本只占五粮液的三分之一,但总市值是五粮液的近三倍。
然而如果把时间拉回到上个世纪末,要论中国人真正的“国酒”,则非五粮液莫属。1999年五粮液成为国宴用酒,当时就有了“国酒五粮液”的说法。早在1998年五粮液上市当年,五粮液的销售价格已经超过了茅台,营收和净利润都在茅台的四倍以上,到了2001年贵州茅台上市,茅台总市值只有五粮液的一半。
二十多年过去,风水轮流转,弹指一挥间。五粮液究竟是怎么输给茅台的?
故事还得从改革开放之初说起。在物质紧缺的年代里,有产能就不愁市场,当时全国仿佛一夜之间就出现了上千家酒厂,很多经典品牌也开始复苏,比如五粮液和茅台,都号称自己是古法酿造,还获得过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至于茅台在万国博览会获得的是什么奖,茅台自己可能也记不清了,在不同年代的产品包装上说法都不相同),但是规模总体都比较小,茅台的年产量在当时大约只有200吨,并且一直亏损。
随着上千家酒厂入局,局面逐渐演变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格战。
到了1988年,中央明文规定,禁止在国宴上使用烈性酒,同时严禁公款宴请,白酒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银行银根收紧,粮食减产都给白酒行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当时许多著名品牌,像茅台、泸州老窖、汾酒、剑南春都在降价促销。
然而就在各大品牌都降价的时候,五粮液不但没有降价,反而涨价了。按照五粮液自己的说法:“这是中国质量最好的白酒,不能降价。”换句话说,就是要用价格做护城河,保住五粮液这个招牌。
保价格就是保品牌,但是如果全然不顾价格,就会错失不断增长的新市场,于是五粮液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用五粮液的子品牌通过OEM扩充产能,来满足不断下沉的白酒消费市场。所谓OEM就是我们熟悉的“品牌输出+代工”的模式。
OEM本身没有问题,但代工模式会产生很多风险,最关键的就是如何控制产品质量,让消费者相信在代工厂里生产出来的酒和原厂生产出来的没有区别,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口碑。我们所熟悉的山东秦池,就是倒在了在四川收酒这一点上,收酒本身没有问题,但最后还是酿成了一场品质的舆论危机。
姬长孔和秦池成为***“标王”
之后,五粮液培养了五粮春、五粮醇、金六福等上千个子品牌,这些品牌推广出去,个个都夸耀自己是五粮液的品质。它们花的是五粮液的钱,消耗的是五粮液的口碑,用的是五粮液的渠道,托的是五粮液的关系。
战略上的分散让五粮液运营成本不断增长,拉低利润率,最重要的是,主品牌的价值在多元化扩张中被冲淡了。
有两个关键的时间点:2005年,五粮液的体量是茅台的两倍,但在净利润方面,茅台实现了反超;2013年,五粮液交出了营收第一的宝座。
在这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茅台又在做什么呢?
第一就是清理品牌,收缩业务。发展子品牌也是白酒行业特定时期的一种趋势,所以茅台建立的子品牌数目也不算少,但在后期,茅台非常注重精兵简政。集团曾经在一年之内将产品线从214个品牌、2389款产品缩减至59个品牌、406款产品。在清理产品线方面,茅台的效率要高于五粮液。
其次就是严格控制产量和价格。早在2012年,茅台就曾警告经销商,必须守住价格底线。2014年,茅台再次抛出“三不原则”,不增加销量,不增加新经销商,不降低出厂价格,为了表示决心,茅台承诺2015年销量零增长。
物以稀为贵,这就是强势品牌。根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从毛利率看,茅台近年来一直维持在90%的高位,2018年其毛利率为91.25%,比上年增加1.42%,其中茅台酒的毛利率高达93.74%,比上年增加0.92%,远高于同类其他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茅台近7年来的应收账款几乎为零;其预收账款自2015年来也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是不遗余力搞营销。其实从白酒行业看,虽然酒类不同、各具风味,但这属于“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唯一不同的就是酒的品质。在品质有保证的情况下,品牌价值的延展完全在于故事。从这点来看,“古窖”、“古法”绝对比OEM要吸引人。
无论是不遗余力地主张“国酒茅台”的商标,还是参与军民共建,甚至打出“喝茅台护肝”这种完全违反常识的宣传口号,这些至少都证明了茅台在营销方面十分专注,而且不遗余力。
这个故事让人觉得很熟悉:一个行业存在久了,势必会产生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参与竞争,就要打价格战,价格一降下来,不愿降低毛利的企业就要偷工减料,品质一下降,销售额就跳水;企业放任毛利率被压得比纸还薄,就得想着扩大规模或者搞多元化、搞生态,结果一旦主营业务营收跟不上,现金流吃紧,危机就会接踵而至。这就是所谓“中国式公司”的真实写照。
毫无疑问,白酒行业最重要的还是品牌,在这问题上,茅台和五粮液走了两种道路。在一个大家都愿意相信故事、相信人设的市场中,不爱惜自己的羽毛,势必会导致不可逆转的悲剧命运。
精彩回顾
“五环外”真的不缺好生意吗?
这一次,我有点为贾跃亭担忧
苹果的最后一声“嘶吼”
点 “在看“ 一起分享精彩 ↓↓
大家很熟悉的应该有白酒,白酒不单单是买来喝,还会买白酒股。五粮液也是在白酒板块里面的,那么它还能够被各位小伙伴们投资吗,我接下来给大家分析一下五粮液值不值得投资。进入正文之前,先为大家奉上这份白酒行业龙头股名单,大家记得查收:宝藏资料!白酒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生产和销售五粮液及其系列酒是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产业,主要产品有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特曲、尖庄等品类齐全、层次清晰的系列酒产品。其主导产品是历史悠久的五粮液酒,文化底蕴厚重,在中国浓香型白酒当中是驰名中外的民族品牌和主要代表,多次获得"国家名酒"荣誉称号,且在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的首批名单中。
根据简介能看出五粮液实力很强,下面我们通过闪光点来对五粮液做一个分析,了解一下投资它会不会亏。
亮点一:数字化落地,营销能力大大提升
公司对于营销组织变革的力度是不断加强的,锻炼数字化营销特战队,实行战区网络化时时管理,更精确有效的市场反映以及管理能力,通过数字化赋能方式实现。公司先后与阿里巴巴、华为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各方不同优势来推动营销数字化转型落地落实,开始架构总部与区域数字化的闭环管理体系,营销工作的协同和执行力得到整体提升。
亮点二:历史悠久,产能行业领先
公司有很深厚的积淀,历史上有连任四届中国名酒的记录,并在上世纪90年代问鼎“中国酒业大王”,浓香领域高端形象深深印在人们心里。公司具备行业内最具前瞻性的产能布局,当前纯粮固态白酒产能已经达到20多万吨,如今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扩大规模建立的主力窑池逐渐成熟的环境下,优质的酒率在将来会呈上升趋势。还有公司高端酒生产量充盈,一家公司也就可以充分的享受到因为这些高端酒的扩容而产生的巨大红利。
篇幅长短有限制,要是想进一步更多关于五粮液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学姐都放在这篇研报里了,点击就可以查阅:【深度研报】五粮液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于空前繁荣发展的中国经济空中获利,白酒的产量、营收、利润各大指标逐渐增进,到如今白酒行业已逐渐迈向成熟期,在如今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攀升以及行业供给侧优化的背景下,"少喝酒、喝好酒"的观念深深刻在人们心里,行业就显得越来越高端。然而,我们在随着现代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高净值人群的不断扩容也为高端白酒带来了需求增量。五粮液可谓是中国最高档白酒之一,也作为浓香型高端白酒龙头,身处消费结构升级的情形里,五粮液的竞争力就会更大,有机会把更多的市场份额抢占到手。
结合以上所述,白酒永远都不会过时,喜爱高端白酒的人也越来越多,五粮液有望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不过文章不具备实时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五粮液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门的投资顾问为你判断股票,现在就看下五粮液的估值是高还是低吧:【免费】测一测五粮液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0-22,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五粮液这几年涨的太好了,回调很正常。2014年涨51.66%,2015年涨33.23%,2016年涨31.27%,2017年涨137.88%,尽管前面涨的这么好,在2018年1月五粮液股价飙涨到9
富时A50指数的成份股有哪些?1、a50成分股主要有: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华为真正入股的a股上市公司和华为深度合作...
长沙邮箱是多少?1、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073...
最新豆油期货行情1、截至11月26日,大商所豆油主力合约...
这是当然的受国际金价波动影响着最高的时候达到1920美元/盎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