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什么工作总基调(2021经济工作任务重点)

2023-03-12 21:39:38 基金 ketldu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稳中求进的概括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宏观政策上,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重点任务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经济工作会议2021要点是什么?

要点一: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持续推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的结果。

要点二: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

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能力,坚持多边主义,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点三:积累经济工作的规律性

必须坚持***集中统一领导,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步调一致向前进。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2年经济工作部署

—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

二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强化契约精神,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

三是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

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有哪些?

1、内容一: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

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就业正是题中之义。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

2、内容二:坚持“房住不炒”

会议要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3、内容三: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格外重要。会议要求,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8个方面任务安排:

1、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

2、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3、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4、推动财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层 *** 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5、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促进电力充足供应。

6、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投入。

7、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政策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8、扩大高水平开放,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重点解读是什么?

1、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这是比较明确的稳增长信号了,相比于2020和2021年财政“超收减支”,2022年财政要更加积极,财政支出要前置,加快财政进度。

2、货币政策仍然是结构性的。

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3、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

由于需求端的下行压力,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不少小微企业是供应链的弱势一方。考虑部分小企业的客户位于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在看到小企业资金链压力的时候,不少大型企业反而通过商票、应付票据暂缓了对中小企业的现金支付,甚至存在恶意拖欠和逃废债行为,加剧了中小企业现金流紧张压力,不利于保市场主体。对上述行为,明年将加强治理。

4、制造业投资是经济增长重要的后周期驱动力量。

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5、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

首先要注明的是“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通稿里仍有提及,这就说明房地产调控从严的大方向不会发生改变,中国经济转型从长期来看还将坚持逐步“去地产化”的路线。

6、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今年在完成双碳目标的时候,对部分高耗能产业的限产有“一刀切”的行为,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对中小企业产生了挤出风险,去煤化过快甚至导致部分地区拉闸限电,对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8、要保就业。

就业市场目前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分化,虽然25-59岁人口的调查失业率持续位于低位,但是16-24人口的调查失业率却居高不下。截至2021年10月,25-59岁人口的调查失业率只有4.2%,但是16-24人口的调查失业率却达到了14.2%,高于过去3年历史同期水平。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