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走势(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最新)

2023-03-14 5:09:38 基金 ketldu

11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前日上调226点至6.5897,中间价升至2018年6月27日以来最高点。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先抑后扬。年初人民币汇率下行,至5月底曾一度收于7.1455,随后开始上涨。截至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5月底的低点已升值近8%,同期,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升值幅度超3%。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平均为6.9586,较2019年全年均值仍贬值了0.86%。

此轮人民币汇率上涨已经引发业内专家关注。综合专家们的观点,此轮人民币汇率上涨推力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和中国国际贸易方面表现强于预期;另一方面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和财政政策表现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在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看来,本轮人民币汇率升值具有坚实的基础,几乎所有汇率影响因素都对人民币形成了利好。

——中国经济率先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复苏,进出口和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都实现了顺差,这是人民币汇率上涨的基本面因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0.7%,实现由负转正。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707亿美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7%。其中,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942亿美元。

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让当前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全球经济为之一振,其各项数据甚至好于此前诸多境外机构的乐观预期。

——美元指数大幅下行是推动人民币汇率上涨的重要原因。

今年以来,衡量美元价格的美元指数从103点下降到目前93点附近,回落幅度接近10%。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撰文指出,美元指数趋势性走弱对人民币汇率有反向升值推动作用。同期,欧元兑美元升值也超过10%。

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时,都采用量化宽松、超量化宽松,甚至是超超量化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导致全球市场流动性泛滥。

反观中国始终保持正常货币政策,中国国债利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债券利率的利差扩大。多数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上涨客观上扩大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在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账户下,不论股票还是债券市场,外资持续流入改善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客观上支撑了人民币汇率。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该机构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26826.7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加866.21亿元人民币,增幅为3.34%,自2018年12月以来,连续23个月增加。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初步统计,证券市场方面,三季度境外投资境内证券逾700亿美元。

无论是债券还是股票,外资要买人民币资产,首先要兑换人民币。外资持续流入增加人民币需求。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说,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属于正常波动,影响人民币升贬值的因素同时存在,只不过不同时期里不同的因素占上风。

“未来,人民币汇率在均衡水平基础上跌多了会涨、涨多了会跌,是有涨有跌、大开大合的双向震荡走势。”管涛说,人民币汇率波动弹性加大,波动幅度也加大,企业和个人要增强风险意识,不要去“赌”汇率的涨跌走势。

汇率美元人民币走势

未来一周今日美元与人民币汇率如何-:日期:2011年6月27日星期一单位:人民币/100外币购汇售汇中间价即期外汇买入价现金买入价卖出价发布时间美元647.80 646.37 641.19 648.97 17:01:38

如何预测外汇市场的走势:一、区分市场是做多、做空还是盘整;其次,要克服人类逆势操作的弱点,因此,有必要...基本前提应该是先预测投资标的的未来价格,再根据其预测决定投资策略和操作。...

专家请分析下周美元对主要货币的走势:短期来看,非美元的上升趋势似乎还没有完成,但如果继续上涨将面临更为关键的阻力,如/美元1.2780,美元/日元115.00,英镑/美元1.8665,美元/瑞郎1.2280。只有在美元跌破这些短期关键支撑后,非美元才能继续看。

美元/瑞士法郎走势:从1971年至今,美元/瑞士法郎近35年一直处于下跌趋势,从1987年至今,进入横向盘整状态。从大趋势来看,瑞士法郎将在2004年12月31日1.1287美元/瑞士法郎的底部。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明年美元/瑞士法郎将是一个大方向,并将延续2005年的上升趋势。同时,短期瑞郎目标价将维持不变。

美元会跌吗?请问这个周末美元赢了之后下周会跌吗?谢谢:美元今年肯定会下跌。

如何预测美元未来的汇率变化-:美元是目前主流货币中唯一正常化的货币,美联储有年中加息的预期,因此美元升值仍是未来的主要趋势。

上周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走势如何?:一直在6.6和6.7之间震荡。美元汇率自10月底以来从未超过6.7,最低点达到6.6239,最近几天一直在6.66附近徘徊!个人认为:美元会一直震荡下跌!下降不多

美元长期走势-:最近美元一直在升值,而不是美国经济好转。一旦美国经济企稳,美元肯定会走强。然而,美国的巨额赤字使得美元并没有走远。短期看涨,长期看跌。

人民币对美元可能超贬吗

可能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再度引发市场关注。截至9月8日,美元兑人民币收盘报6.96,临近“破7”的关键关口。从年内来看,人民币对美元累计贬值幅度已达到8.46%。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显著走弱,但对一篮子货币依然保持稳定。这表明目前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主要是由于强美元所导致的,而非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结构性恶化。

从历史经验来看,每次美联储的加息紧缩周期都会触发资金流出新兴市场,美元走强使亚洲新兴货币承压。在主要的亚洲新兴货币中,人民币并非唯一对美元贬值的币种,年内主要亚洲新兴货币对美元贬值幅度相近。

从近期美元指数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到由美元指数主导的局面,即美元走强则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弱。在2021年下半年至今年4月的时间段内,美元指数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曾呈现分化走势,形成美元指数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同步走强的情况。而自今年4月底人民币对美元开启贬值通道之后,美元指数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性再次由负转正,并于8月达到87%的强相关性。

美联储的政策立场是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期的重要因素,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杰克逊霍尔讲话是近期汇率市场的主导因素。鲍威尔重申美联储对通胀的强硬态度,即使经济衰退也在所不惜,并表示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将持续一段时间。

我们从中美利差和利率平价的角度来观察人民币汇率走势。我们的预测结果显示,9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值为6.64,显著低于当下6.98的汇率水平;明年3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值为6.97。我们认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存在一定升值压力。

对人民币汇率无需过度悲观。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有所增强,汇率弹性有所增加。以2020年新冠疫情为例,自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冠疫情列为全球大流行病之后,避险情绪升温推动美元指数快速上升,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一度破7。然而,2020年下半年,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显著改善,人民币汇率开启升值趋势,并延续至今年一季度。目前,央行通过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汇率市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双双发力进行逆周期调节。随着后续我国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人民币汇率有望企稳回升。

正文

1、人民币对美元承压,但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再度引发市场关注。截至9月8日,美元兑人民币收盘报6.96,临近“破7”的关键关口。从年内来看,人民币对美元累计贬值幅度已达到8.46%。

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显著走弱,但对一篮子货币依然保持稳定。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CFETS人民币指数来看,截至9月2日,人民币指数为102.02,年内下降幅度仅为0.4%。

从人民币对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来看,年内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最大,对日元和英镑升值幅度最大。其中,年内人民币对日元升值13.64%,对英镑升值7.41%,对欧元升值3.56%。

人民币对新兴市场货币同样涨跌不一。其中,人民币对俄罗斯卢布年内跌幅最大,达到23.05%;人民币对土耳其里拉升值幅度最大,为27.99%,其次为匈牙利福林和波兰兹罗提。

2、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到由美元指数主导的局面

近期美元指数持续走强,突破110点位。9月5日午间,美元指数一举突破110大关。9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于110.24,创20年新高。在之后的交易日内,美元指数盘中突破110的现象时有发生。

美元走强对亚洲新兴市场货币形成压制,主要亚洲新兴货币对美元贬值幅度相近。从历史经验来看,每次美联储的加息紧缩周期都会触发资金流出新兴市场,美元走强使亚洲新兴货币承压。在主要的亚洲新兴货币中,人民币并非唯一对美元贬值的币种。截至9月2日,韩元对美元年内贬值幅度为12.4%,泰铢对美元贬值9.1%,印度卢比对美元贬值6.5%,马来西亚林吉特对美元贬值6.7%。斯里兰卡卢布年内对美元贬值幅度达到42.9%,这主要是由于斯里兰卡自2019年以来连续遭遇复活节恐怖袭击、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地缘冲突等一系列内外部冲击,在此背景下,斯里兰卡原本脆弱的经济走向崩溃:到期债务无法偿付,基本生活物资无力进口,通货膨胀失去控制。

从近期美元指数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到由美元指数主导的局面,即美元走强则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弱。根据我们的测算,美元指数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连续12个月内的相关性通常在80%-90%区间,而在2021年下半年至今年4月的时间段内,美元指数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呈现分化走势,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由正转负,甚至一度达到-78%,形成美元指数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同步走强的情况。我们曾在《2021人民币汇率年报——人民币汇率是否高估?》一文中指出,2021年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较强的顺周期性和单边升值预期,这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可能存在超调的可能性,并成为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期逆转的风险来源。自今年4月底人民币对美元开启贬值通道之后,美元指数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性再次由负转正,并于8月达到87%的强相关性。

3、鲍威尔的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讲话是近期汇率市场的主导因素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一年一度的杰克逊霍尔会议上再次对打击美国通胀展现出了强硬的态度,表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将持续一段时间。美国中部时间8月26日,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作开幕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恢复价格稳定需要一些时间,我们需要强有力地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达到供需平衡。降低通胀可能需要维持一段时间低于趋势的增长,劳动力市场状况将出现疲软。虽然更高的利率、增长放缓和疲软的劳动力市场会降低通胀,但他们也会给家庭和企业带来一些痛苦。这些都是降低通胀的代价,但未能恢复价格稳定将意味着更大的痛苦。”针对美联储的后续货币政策,鲍威尔指出“恢复价格稳定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紧缩性的政策立场。历史经验表明,过早放松政策是不可取的。”

从年内来看,美联储的态度是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期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在岸与离岸汇率的偏离度来衡量市场对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预期,正值表明升值预期,负值表明贬值预期。偏离度数据表明,今年主要有四个时间节点能显著反映美联储政策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一是美联储在3月16日议息会议上正式拉开此轮加息周期的序幕,3月会议的利率点阵图显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对于今年的加息次数预测由去年的3次提高至7次,鲍威尔在会后表示年内将公布“缩表”进程;二是美联储5月4日公布《缩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计划》,自6月1日起以可预测、渐进的方式减少证券持有量,收缩全球美元流动性;三是美联储6月15日再次显著提高对于年内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范围;四是8月26日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鹰派讲话,重申美联储对通胀的强硬态度,即使经济衰退也在所不惜。在这四个时间节点附近,离岸市场均对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做出明显反应,其中尤以“缩表”带来的影响更大。

4、从中美利差看人民币汇率的后续走势

正如我们在前文中论述的,目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元指数是主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从中美利差的角度来观察后续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1)从中美利差看6个月后的人民币汇率

根据我们的测算,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对于6个月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我们的测算结果显示,9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均值为6.64,显著低于当下6.98的汇率水平;根据9月前6个交易日的数据,中美利差均值为-63.93bp,我们的结果显示,明年3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值为6.97。

2)从利率平价看汇率走势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谋取利润,同时投资者为对冲外汇风险,通常会在远期买入低利率国家货币并卖出高利率国家货币以锁定远期汇率。在理想情况下,低利率国家货币现汇汇率下浮,期汇汇率上浮;高利率国货币的现汇汇率上浮,期汇汇率下浮。投资者通过不断在即期与远期之间进行套利,直至远期与即期汇率的价差与两国利差相等。

我们通过观察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和远期汇率以及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来观察目前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自7月下旬起,经中美利差调整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即远期价差持续为正,表明目前人民币兑美元的即期汇率存在一定的升值压力。

3)对人民币汇率无需太过悲观

从中美利差和利率平价的角度来看,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存在超贬的可能性。虽然市场不断讨论人民币汇率会不会“破7”这个议题,但汇率所谓的关键点位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在目前美联储加息周期和强美元的背景下,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存在一定的恐慌情绪,放大了汇率的波动。

对人民币汇率无需过度悲观。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有所增强,汇率弹性有所增加。以2020年新冠疫情为例,自WHO宣布将新冠疫情列为全球大流行病之后,避险情绪升温推动美元指数快速上升,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一度破7。然而,2020年下半年,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显著改善,人民币汇率开启升值趋势,并延续至今年一季度。在美国加息周期的背景下,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依然保持了稳定,这表明目前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主要是由于强美元所导致的,而非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结构性恶化。目前,央行通过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汇率市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双双发力进行逆周期调节。随着后续我国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人民币汇率有望企稳回升

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2014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由2013年12月31日的6.0969降至2014年3月31日的6.1521,下跌552个基点,贬值幅度达0.91%。

在即期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由6.0539下滑至6.2180,下跌1641个基点,贬值幅度达2.71%。

央行对于当前的人民币走弱乐见其成,因为结束单边上涨行情,实现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人民币已经接近均衡汇率水平的正常体现。

长期而言,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基本面向好,出口增加,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完善,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汇率仍然处于升值通道。

人民币自汇改以来首次大幅贬值,市场贬值预期较为强烈 2014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由2013年12月31日的6.0969降至2014年3月31日的6.1521,下跌552个基点,贬值幅度达0.91%。

在即期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由6.0539下滑至6.2180,下跌1641个基点,贬值幅度达2.71%。

回顾2013年整年即期汇率仅上涨2.83%,2014年第一季度美元兑人民币贬值幅度已达到2013年整年升值幅度的95%以上。

这是自1994年人民币与美元非正式挂钩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幅度最大的贬值,一举打破了20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

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持续升值,至2013年12月31日,人民币升值幅度达35%。

在2014年1月以前,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一直高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显著高于央行。

自2014年1月之后,市场即期汇率低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反映出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较为强烈,央行对人民币汇率仍维持稳定态度。

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窄幅震荡扩大为宽幅。

2014年3月15日,央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的日内波动幅度从3月17日开始由原来的1%扩大至2%,这是继2007年和2012年以后的第三次扩大日内波动幅度区间。

此前的2007年5月,央行决定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

易价波动幅度由0.3%扩大至0.5%,在近5年后的2012年4月,央行再次将波动幅度扩大到1%。

2014年3月17日之后,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波动幅度增加,3月17日当日人民币贬值0.45%,3月30日继续贬值0.5%,而后3月24日人民币升值0.58%,创2011年10月10日以来的单日最大升幅,而后汇率继续保持下滑趋势。

人民币汇率由窄幅震荡扩大为宽幅,市场作用下的双向波动趋势明显,并将成为常态。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虽然在第一季度表现较为疲软,但总体财政金融风险可控,外汇储备充裕,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

央行对于当前的人民币走弱乐见其成,结束单边上涨行情,实现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人民币已经接近均衡汇率水平的正常体现,可以减少央行为干预人民币过快升值造成的被动货币投放,为货币政策带来更大的独立和自由。

长期而言,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基本面向好,出口增加,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完善,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汇率仍然处于升值通道。

今天美元汇率人民币多少

美元指数现报96.7736,跌幅0.53%。今日1美元等于0.8946欧元,1美元等于0.7421英镑,1美元等于109.590日元,1美元等于1.4438澳元,1美元等于0.9851瑞郎,1美元等于1.3160加元,1美元等于1.5117纽元,1美元等于7.8048港元,1美元等于1.3518新元,1美元等于在岸人民币6.9700元,1美元等于离岸人民币6.9644元,1美元等于1170.7500韩元。

【消息面】

1.美国银行:在2018年,美联储加息100个基点,全球每股收益增长8%,全球股市下跌11%。在2019年,美联储降息75个基点,全球每股收益增长1%,全球股市上涨20%。

2.德意志银行策略师Stuart Sparks在12月11日的2020年展望报告中写道,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会在第三季度末降至1.55%,然后在2020年底反弹至1.90%,原因是预计经济将逐步恢复趋势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将继续低迷,贸易和美国政治持续存在不确定性。其写道,即使经济增速恢复到趋势水平,通货膨胀率下降的风险依然“挥之不去”,该预测中纳入了美联储明年降息一到两次的可能性,该预测的下行风险在于美国经济增长率可能超出预期。而如果国内经济滞后于全球的情况,或带来收益率上行风险,国内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带来的净效应也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通胀或对美元走势产生影响。

3.东京三菱日联银行(MUFG)周四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能否突破200日移动均线将成为欧元兑美元进入新一年后走势的关键指引。欧元在美联储决议后兑美元开始反弹,并成功重返1.1100关口上方,逼近200日移动均线1.1154附近。欧元兑美元自2018年初以来从未收于200日移动均线上方,因此这里将成为欧元进入2020年走势的关键枢纽。美联储强调将保持利率在当前水平,直至通胀出现‘显著’而‘持续’的攀升。相信美联储重新扩表将成为避免融资状况紧缩的有效手段。

4.在岸人民币周四收盘小升53点至近两周新高,日内有效波幅仍很小,中间价则受美指回落影响升132点至逾一周高位。交易员表示,全球贸易和谈的前景仍有待进一步揭晓,在风险释放前,人民币料难以突破区间波动,不过窄幅波动也有利于机构做大成交量。他们并称,隔夜美联储利率决议后美指回落,对人民币形成支撑;而离岸人民币一周期期权隐含波动率最高触及7.338,迫近10月10日高点,表明市场对消息面不确定性担忧仍较大。如果进一步贸易相关消息趋于乐观,人民币可能小幅反弹;若反之,汇价则会跌向7.1元关口。此前,美联储周三维持利率不变,并暗示借贷成本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不变,联储预计经济将在明年大选年继续温和成长,失业率将保持在低位。但尽管如此,美元指数仍大幅下挫。受此影响,人民币汇率料将总体维持企稳趋势。全球汇市方面,欧元周四持于五周高点,欧洲央行新行长拉加德稍后召开任内首次政策会议;此前美联储预估2020全年将维持利率不变,但主席鲍威尔强调低利率政策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合适,此举令美元重迭,而非美货币均因此不同程度上涨。

【美元汇率报价】

1.美元汇率最新报价

截止发稿,美元指数现报96.7736,跌幅0.53%。今日1美元等于0.8946欧元,1美元等于0.7421英镑,1美元等于109.590日元,1美元等于1.4438澳元,1美元等于0.9851瑞郎,1美元等于1.3160加元,1美元等于1.5117纽元,1美元等于7.8048港元,1美元等于1.3518新元,1美元等于在岸人民币6.9700元,1美元等于离岸人民币6.9644元,1美元等于1170.7500韩元。

2.工商银行外汇牌价

【美元汇率走势】

欧元兑美元日线图

欧元兑美元:日线图上,周四(12日)欧元兑美元收一根阳十字星,昨日盘中最高点1.1154,最低点1.1103,收报1.1130,日内涨幅0%。单根K线形态看,目前市场多空分歧加剧,后市走势可能反转。K线走势看,近12个交易日走势中,市场多头占据主导,短期欧元兑美元预计仍有上行空间。中期看,市场多头占据主导,盘面延续上行趋势的概率较大。长期看,欧元兑美元仍处于下行楔形整理结构走势中,目前盘面走势处于反抽过程且运行至上轨附近位置,短期欧元兑美元可能进入回调行情。MACD黄白线在0轴上方形成金叉放量,红柱扩张。综合来看,短期欧元兑美元可能继续上行挑战1.1164一线压力,但不排除短期回调的可能。大趋势上,盘面大概率延续下行主趋势。若欧美突破上方压力,后市继续关注1.1199一线压力;若不能突破,盘面走势短期大概率回调考验1.1102一线支撑。

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日线图

美元兑人民币:日线图上,周四(12日)美元兑在岸人民币低开低走收阴线,昨日盘中最高点7.0378,最低点6.9849,收报7.0044,日内跌幅0.49%。K线走势看,近7个交易日中,市场空头占据主导,短期美元兑在岸你人民币预计仍有回调空间。中期看,市场空头占据主导,美元兑在岸人民币延续震荡下行趋势的概率较大。MACD黄白线在0轴下方形成死叉,红柱转绿。综合来看,短期美元兑在人民币继续回调考验7关口支撑的概率较大。若美元兑在岸人民币跌破7关口支撑,后市继续关注6.9766一线支撑;若不能突破,盘面走势短期大概率反弹挑战7.0239一线压力。

人民币和美元哪个升值

中国正在努力应对经济放缓,但人民币却很少走强。尽管美联储准备加息,但人民币今年的表现还是优于美元,这是为何呢?”

当地时间12月10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文关注了近期人民币的表现,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追踪的——人民币对其他24种货币的表现,2021年人民币升值超8%,仅比2015年11月创下的纪录最高位低0.26%。

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有所上升。自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幅在2.4%至2.8%之间(取决于人民币在中国境内交易还是海外交易)。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处于三年来或更久时间以来的最高水平。12月8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双双升破6.35关口,日内分别最高触及6.3451、6.3444,强势创下2018年5月以来的新高。

行业专家认为,尽管疫情之下的全球经济仍有待复苏,但中国强劲的出口态势以及国际社会追逐中国债券相对丰厚回报的热钱,在背后推动了人民币的升值。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升值将创造出降低进口商品价格、遏制高通胀等积极面,但过快升值也将导致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影响经济复苏进程。外界以及行业专家已注意到,中国目前正采取一系列积极举措,以控制人民币过快升值,保持人民币基本稳定。别看人民币美元汇率今年从6.3贬值到7.2,但人民币其实一直在升值!洗洗耳朵,你没有听错,这是真的!

记得2006年一英镑曾经兑换人民币在15元左右,如今一英镑才兑换人民币7.74元!

记得2006年一人民币曾经只能兑换14.41日元,如今一人民币却可以兑换20.31日元!

就算是相对强势如斯的美元霸权,人民币其实也一直在升值!2005年7月21日汇改前,1美元兑换8.2765元人民币,2006年升值到1美元兑换8.07元人民币,今年虽然有所贬值,但相比之前,1美元还是只能兑换7.2元人民币。

全球的11种主要货币,只有人民币和美元在国际上的购买力在升值。

其中美元虽然滥发,但这14年来在国际上的购买力升值了56%,美元指数现在已经升到114,创下2008年来新高。

可以说美国这十几年的经济繁荣基本上是建立在美元收割掠夺全世界财富基础上的。

而被收割的对象不仅包括了东南亚,也包括了日韩和欧盟,甚至包括了美国的铁杆盟友英国。具体如下:

1,英镑:近20年来国际购买力贬值52%;

2,日元:近14年来国际购买力贬值47%;

3,马来西亚林吉特:近13年来国际购买力贬值35%;

4,土耳其里拉:近21年来国际购买力贬值94%;

5,瑞典克朗:近15年来国际购买力贬值45%;

6,欧元:近14年来国际购买力贬值37%;7,泰国泰铢:近9年来国际购买力贬值21%;

8,韩国韩元:近8年来国际购买力贬值27%。

而与之对比的是,过去的17年里,人民币国际购买力升值了16%,中国人出国旅行、留学、购物相比之前越来越容易,全球奢侈品市场规模目前大概是3000亿欧元,中国就买走了其中三分之一。

中国这十几年,国力的日益强大,经济实力的稳步腾飞,是人民币升值的基础和支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