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供应链股票,格力、美的,田忌赛马的终结

2023-03-14 6:29:25 基金 ketldu

格力电器涉足预制菜?那些“万亿风口”上的玩家如何了?

当越来越多“宅人”想解锁新技能,预制菜快速变成了新蓝海。近些年,不但西贝、海底捞火锅等其他餐馆店家做起了预制菜,沃尔玛、盒马生鲜等零售商增加合理布局,乃至京东、顺丰、正邦集团,及其近期的格力空调等新游戏玩家也源源不断地“杀进”预制菜跑道。

据***报导,近日,一场讨论珠海市预制菜行业发展的交流会举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珠海市 *** 部门相关负责人、格力电器董事长兼首席总裁董明珠等参加。

董明珠在会上表明,融合公司个人优势,格力电器将创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该公司将重视产品研发、生产与煤炭运输服务项目,为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各行业的行业龙头陆续合理布局预制菜,砸钱估且不说,总之赚足了目光流量和。早就在2017年,京东就开始建立专门运营团队股票操盘预制菜类目。9月6日,京东预制菜责任人赵煜表明,2022年上半年度,京东服务平台预制菜成交量同比增加170%,未来三年京东还需要打造出20个市场销售数亿级预制菜知名品牌,塑造5个市场销售过五亿级预制菜知名品牌。

快递行业的领头顺丰也强悍进入。在今年的8月,2022顺丰预制菜行业解决方案交流会在安徽合肥举行,顺丰发布预制菜领域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法,根据搭建三位一体解决方案连通预制菜产业全链路营销。

同是8月,做为领域第二大猪企,拥有千亿级体量的正邦集团,也公布需在三年内完成预制菜业务流程20亿人民币销售额目标。但在2010年,正邦集团早已合理布局肉食品业务流程,期内投资了上海山林食品有限公司。

据艾媒公布的《中国预制菜行业分析报告》表明,2021年在我国预制农贸市场经营规模为3459亿人民币,预估到2026年将达到万亿。

但是,面对这些吸引力十足的万亿市场,一边是幸不辱命的疯狂青睐,而另一边,冲锋在前游戏的玩家却似乎提前准备离场。

几个月前,依靠砸钱霸屏大数据的趣店,再一次唤醒了预制菜这一万亿元出风口,现在却提前准备撤出预制农贸市场了。

近日,趣店发布没经审计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趣店第二季度总营收为1.05亿人民币,同比去年下降74.4%,创了历史最低。财务报告表明,趣店二季度的花销快速上涨,总经营成本提高53%,做到1.36亿人民币;市场销售与营销成本则提高了83%,达5320万余元。

趣店在财务报告中指出,公司方案减少预制菜项目上投入,会进行裁人、同经销商终止合作、清货等一系列对策。上月,电商平台上的趣店官方旗舰店的产品被清除,抖音视频“趣店预制菜”“趣店生鲜食品官方旗舰店”曾多次中止直播间。

预制菜跑道的另一个大牌明星游戏玩家“舌头英雄人物”,一样传来负面的数据信号。一年前拿下16亿人民币融资舌头英雄人物,近期持续消息传来,多个地方的舌尖英雄加盟店也被疑关掉和经营异常名录,加盟商亏本比较严重。

格力、美的,田忌赛马的终结

作者 Eastland

头图 视觉中国

2022年6月25日,格力电器(000651.SZ)公告称,京海互联于6月24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共减持公司股份1.1亿股,占总股本的1.86%,持股比例降至6.47%。

2012年,美的、格力营收分别为1030亿、993亿,格力为美的的96.4%。这一年方洪波、董明珠同时成为“操盘手”。从此,起点基本相同的两家公司经常被进行比较。

按照2022年6月28日收盘价,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市值分别为4143亿、1970亿,静态市盈率分别为14.4倍、12.3倍。两家市值较1年前都有较大回落,但美的市值领先优势从60%扩大到110%。

历时十年的“田忌赛马”结局越来越明朗。

营收差距渐大

到2016年,美的、格力营收分别为1590亿、1083亿,格力相当于美的的68%。在方洪波治下,美的领先优势从2012年的4个百分点扩大到32个百分点。

2018年格力发力上攻,营收逼近2000亿、相当于美的的76.3%。但自2019年,落后幅度再度扩大——2020年格力营收跌破美的营收的60%,2021年降至美的的55%。

空调、家电、智能装备,分别对应美的、格力的“上驷”“中驷”和“下驷”。

1)上驷,悬念还能保持多久?

美的、格力的上驷是空调业务,包含家用空调和暖通空调。

格力的“上驷”是长胜将军。2018年格力空调业务营收1557亿,美的收入不及格力的一半。

2020年,格力的“上驷”偶有“失蹄”,被美的以微弱优势超越。

2021年,格力空调收入1317亿,相当于美的空调营收的108%,重新夺回空调霸主宝座。

在上驷的对决中,格力赢得不轻松。现在看来,美的空调收入终将超过格力,悬念保持不了多久。

2)中驷,并没有可比性

美的、格力的“中驷”是家用电器,分别命名为“消费电器”和“生活电器”。

2021年,全国25个主要家电品类中,美的有7个品类线上/线下市场份额排名第1;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微波炉、烤箱等7个品类线上市场份额排名第2。

格力家电业务与美的家电业务不具可比性,放在一张图里极为不协调。

美的消费电器包括冰箱、洗衣机、厨卫及品种繁多的家电,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2021年美的家电收入达1319亿,同比增长15.8%。

2020年、2021年格力家电收入分别为45亿、49亿,跌到美的家电收入的4%以下。而且2021年增速仅为8%,远远落后于美的。

空调与冰箱、洗衣机都是家电,在设计、生产、供应链、销售渠道等诸多方面都是相近甚至相同的。

作为空调王者,家用电器是格力最有希望做大、做强的业务, 但努力了这么多年,冰箱、洗衣机、电饭锅……都做了,但格力家电销售收入还不到美的二十五分之一。

所以,美的、格力的“中驷”没有可比性。

3)下驷,美的“埋伏”多年

作为家电制造巨头,美的、格力均已完成向智能制造的转型,还对外出售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美的将智能装备板块命名为“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板块的核心是2017年美的收购的世界顶尖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2021年,该板块营收272.8亿,其中来自戴姆勒、宝马等的订单达数千台/套。

2021年,格力智能装备板块营收仅8.6亿。为提高可比性,将绿色能源板块收入29.1亿(主要来自银隆,已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工业制品”板块收入31.9亿(压缩机等),与智能装备收入相加,总收入69.6亿,约为美的智能装备收入的25.5%。

美的智能装备板块的核心是德国库卡(KUKA)。该项收购极大地提高了美的制造的自动化水平,截至2022年初每万名工人使用的机器人台数达到370台,预计两年内进一步提高到700台/万人。

库卡被美的并购后业绩缓慢下滑,2020年营收216亿,较2017年下降20%,每年下滑7.2%。2021年库卡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全年营收273亿、同比增长26.4%。

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额度不到250台/万人,韩国则超过930台/万人。人口红利殆尽,招工难、用工贵、人员流动率高,促使企业更多地使用机器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增速最快的机器人市场。

从2017年收购库卡95%股权,美的花了四五年时间整合资源、提高供应链的本土化率,如今已渐入佳境。 到2024年,美的收购库卡时做出的“不干预、不裁员、不退市”将到期。

都是高手,但格力出现异动

1)格力成本控制能力出众

2021年,美的、格力毛利润分别为767亿、456亿。格力以美的55%的营收,获得美的60%的毛利润,说明格力的成本控制能力优于美的。

格力成本控制优势是全方位的:

2021年,美的原材料成本占营收的51.3%、格力为45.9%。营收数千亿的同行,材料成本竟相差5个百分点;

美的人工成本占营收的3.6%、格力为2.3%;

美的能源成本占营收的0.8%、格力为0.4%;折旧占营收的比例,美的、格力同为0.9%。

美的成本略高的客观原因是产品线丰富,相比之下格力更加专注。

2)毛利润及费用

蓝色折线代表毛利润(率)、彩色堆叠柱代表费用(率),蓝色“淹没”彩色时才能获得经营利润。

2021年,美的毛利润767亿,毛利润率22.5%(较峰值下滑6.4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合计509亿,总费用率为15.8%(较峰值下滑4.9个百分点)。

2021年,格力毛利润456亿,毛利润率24.3%(较峰值下滑5.9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合计219亿,总费用率11.7%(较峰值下滑2.5个百分点)。

通过对比,有两个印象:

第一,美的规模效益更显著。以2021年为例,市场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均为格力的2倍,费用率只比格力高1 2个百分点。特别是研发费用,美的、格力分别为120亿、63亿。长此以往,美的会累积越来越大的技术优势。

第二,尽管创新能力不佳,但格力对现有业务(主要是空调)压缩成本、控制能力超强。

2012年美的营收小幅领先,但净利润远低于格力,直到2020年才超过格力。2021年美的、格力净利润分别为286亿、231亿,格力相当于美的的81%。

以美的50%的营收取得美的80%的净利润,格力的成本控制能力值得称道。但格力已“挤掉毛巾中最后一滴水”,进一步压缩的余地不多了。

3)格力关键指标异动

在格力净利润保持领先的那些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却大幅低于美的。

2017年,格力、美的净利润分别为224亿、186亿,格力领先20%;但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63亿、244亿,格力落后33%;

2020年格力净利润落后美的1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2亿、落后35%;

2021年格力“风云突变”,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仅为18.9亿、同比下降90%!

与期初数据比对,发现“产品库存”账面价值增加109亿(2020年增加值为45.8亿)、应收账款增加51亿,这是经营活动现金流下降的主要原因。

多年以来,格力账面现金超过经营、投资活动所需,2021年骤然减少近200亿。

2016年,格力、美的营业成本分别为729亿、1156亿。对格力而言,账上有几百亿现金足够了。但到2017年6月末,格力账面现金突破1000亿(格力、美的账面资金分别为1053亿、342亿)。

2019年末、2020年末,格力账面现金已先后达到1254亿、1364亿。

2021年,账面现金掉头向下,年末降至1170亿,较年初减少194亿。

无论如何,格力经营活动现金流断崖式下跌值得警惕。

田忌赛马的终结

家电、空调(含暖通空调)是美的、格力的“必选题”,智能装备是“附加题”。2021年,美的两道必选题“总分”2737亿,比格力的1366亿高***。

美的“附加题”主要内容是并购/整合库卡,尽管道路曲折但前途越来越光明。

格力喊了多年“加快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长点”,智能装备、精密模具、再生资源、新能源、半导体、医疗 健康 ……但始终没有改变对空调业务的高度依赖。

格力的空调“王位”是前任董事长朱江洪率领团队获得的战果,董明珠当年在团队里的角色是“卖空调”的。

朱江洪退休后,董明珠连电冰箱都没能做起来,智能手机、新能源车、锂电池就更难说了(注:2021年国内冰箱占有率排名前三的是海尔、美的、西门子,TCL排在第八,格力冰箱榜上无名)。

按“三局两胜”规则,美的、格力已然分出胜负,比赛继续的理由是人们想看美的是否能够全胜。如今这场持续十年的田忌赛马到了该终结的时候了。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董明珠说格力***不会爆雷,她有哪些野心布局?中标新疆项目背后

近日,董明珠自媒体平台公布一则消息。

格力智能仓储立体库 成功中标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立体库项目。

智能立体库,直白点说, 就是智能仓储。

据介绍,这个立体库目标是实现原材料到成品的自动拆盘组盘、自动堆垛式出入高架库、AGV自动线边配送、RGV自动分流、在线自动包装等功能。

该项目设计库位超过9000个,涵盖了存、拣、检、装等工艺,业内肯定是很领先的了。

看看图吧。

最令人感到可怕的是,这意味着, 曾经几百甚至几千人的工作如今只用一个人就能胜任。产业工人们被取代似乎又进了一步。

这个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其实和格力是有关联的, 中标是意料之中。

今年7月,格力电器以自有资金2亿元认购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成为新疆众和第三大股东。

格力为什么要持股新疆众和?

除了新进持股的格力位列第三大股东外,新疆众和的第一大股东特变电工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持了36%股权。

特变电工不说了,上市民企,就是一个大字,目前市值258亿。

新疆众和是生产高纯铝和铝电解电容器用光箔的,主要产品就是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水平行业领先,国际上看也是不错。

新疆众和的产品主要可应用于 新能源 汽车 、充电桩、 汽车 电子等 新技术以及 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

格力入股新疆众和,是为了 打通产业链上游,降低和稳定制造成本,提高协同效率 。目前,新疆众和就是格力电器中高压化成箔材料的重要供应商。

但是新疆众和本身资质如何呢?

2019年一季报,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6.66%,净利润同比下跌3.5%,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 下跌16.48%。

年报数据也不好看,其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2017年下滑18.90%,且低于2016年。

华创证券针对有色金属行业的研究报告指出,供需层面看,电极箔本身行业供给过剩,2017年产能利用率仅为40%左右。

行研方面,东北证券4月25日发布研究报告,称铝价中枢抬升,景气度回升,公司利润会改善。到底有没有改善,二季度业绩出来了再说吧。

要看明白董明珠的意图并不难。

格力这些年在供应链上的大手笔早就“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构建一个 全产业链企业,而不是一个下游制造业企业。

所谓下游制造业,以空调为例,就是把所有空调需要的部件买回来,拼装,卖掉。这么做,技术含量不高,护城河基本没有。

但是当你成为了一个全产业链企业,基本所有部件自己制造,成本降低且控制力增强,不受制于人,那么,护城河就很深了, 也容易获取行业垄断地位。

空调的核心技术,是压缩机,占空调成本的30%左右。1985年成立的格力下设全资子公司珠海凌达,就是做压缩机的。

目前,国内压缩机市场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美芝、凌达和海立。而美芝是美的旗下的压缩机企业。

格力在2017年9月就披露举牌海立股份,持股达到5%,2018年7月又实现二度举牌,目前持股比例达到10.41%,为海立股份第二大股东。

这么做,一方面凌达自己产能吃紧,格力要稳住货源,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布局全产业链。

格力还入股了芯片领域的闻泰 科技 ,为智能制造打基础。今年6月,格力披露已经直接以及间接持股闻泰 科技 10.98%股权。

没错,董小姐布局芯片了。

现在又联手新疆众和,还搭上了新能源 汽车 、充电桩这样的热门行业。

说回格力做的这个新疆众和的智能仓储项目,可以看出,格力未来不仅想做全产业链了,还是智能全产业链。

董明珠改造制造业的决心能看出来,但是格力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那就是太依赖空调了。

没错,现在格力是空调界的龙头,但是完全依赖空调,无疑是危险的。

根据格力2018年年报, 其营业收入的91%都是空调,且主要内销。

格力的另外一重危机则是公司治理方面。管理层的意见是否统一、决策是否有效、审慎等问题常年困扰格力。格力的混改问题也悬而未决。

外部坏境不断变化,随着小米等互联网企业进军高端制造业,格力能否成功培育出多元化的产业,丰富自己的结构,构建竞争优势,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前段时间格力和奥克斯的举报事件,反映的实际上是空调行业基本面下滑 :蛋糕做不大了,怎么分就出矛盾了。

董明珠是格力的嘴巴、心脏还是大脑?

她退休之后呢?

这个格力的禁忌话题始终是个问题。

格力电器四天时间融券近20亿砸盘,目前的状况如何?

格力电器于2021年6月21日公布了首份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员工持股计划基金规模不到30亿元。公司回购账户中的回购股份为股票来源,购买单价为27.68元/股,占回购均价的50%。股票规模不超过1.08亿股,占总股本的1.8%。计划不超过12000名员工参与股份,覆盖全体员工。员工持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核心员工和骨干的个人利益与公司业绩高度捆绑,极有可能充分激发核心员工的积极性。

未来公司可能会实现业绩的稳定增长。美的集团已经上市,在中国家电行业的综合实力排名已经达到第一。公司业务范围大大扩展,现已覆盖消费电器、采暖空调、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系统等领域。并成为a股家电行业市值第一的代表性企业。公司拥有空调产业链、微波炉产业链、洗衣机产业链等国内最大最全的产业链。我在格力工作了四年,却看透了这里的套路。

虽然格力电器宣布实行周末工作制,但绝对只是针对那些上班族。一般不太可能给一线生产员工周末放假,因为这样会大大降低车间产量,从而得不偿失。格力电器的领导当然没那么傻。虽然表面上看,实行周末制对员工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实际上对大多数员工来说是个坏消息。因为格力电器本身是按照每个月的工作天数来计算员工工资的,实行周末制后,员工每个月的工作天数肯定会减少几天,也就是说他们的工资会少很多。

因为国内疫情的好转,基本上大部分人对家电的需求都稳定下来了。在美的集团先进技术、产品、供应链、渠道优势的加持下,公司营业收入开始稳步增长。其中,在渠道销售方面,上半年公司全网销售规模达520亿元,累计同比增长超过20%,在天猫、JD.COM  Suning.cn等平台的各类搜索销售同行中排名第一。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