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港股市场的纳斯达克”的恒生 科技 指数,春节至今经历了大幅回调。今日(8月16日),恒生 科技 指数再次重挫,跌幅扩大至3%,为两周来最大跌幅,多只成分股跌超4%。
作为“新经济”的典型代表,此前备受关注的恒生 科技 指数究竟还“香不香”?
大成恒生 科技 ETF基金经理冉凌浩表示:恒生 科技 指数在港股市场日益举足轻重,已成为继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后的另一旗舰指数。经过历时数月的区间震荡走势, 恒生 科技 指数已经初步展现筑底迹象 。
冉凌浩认为,恒生 科技 指数已近见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 恒生 科技 指数的估值已经很低 ,但其成长性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其PEG比创业板指数及纳斯达克100指数都低。对应目前情况计算,恒生 科技 指数2021年市盈率为33倍,2022年的市盈率为25倍,2023年市盈率为20倍,对应的复合年化盈利增速达到30%以上,PEG估值较低。
第二, 恒生 科技 指数主要权重股 ,如腾讯、阿里巴巴等的估值水平已经位于 历史 最低水平区间,意味着坏消息已经在股价中体现出来了,未来下跌空间很小。
第三,从最近几天的市场走势来看,哪怕有更多的坏消息公布,恒生 科技 指数也没有进一步下跌,暗示已经基本跌到位。
恒生 科技 指数被称为港股市场的“纳斯达克”。 恒生 科技 指数成分股主要涵盖与 科技 主题高度相关的30家最大的港股 科技 企业,基本上是中资 科技 企业,涉及领域包括网络、金融 科技 、电子商务、数码等。其中大众耳熟能详的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小米、快手、京东、网易等公司都名列其中。
科技 指数普遍具有 高走势、高研发投入、高估值 特点。参考纳斯达克100 科技 指数、上证科创板50指数以及其他市场综合指数,可以发现 科技 指数普遍具有相对市场更优的走势、较高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以及较高的估值,配置价值很高。
恒生 科技 指数也不例外。过去2年,恒生 科技 指数不仅大幅跑赢全球主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也全面超越港股两只旗舰型指数——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
这样一只“优中选优”的指数却在2021年春节后经历了大幅度回调。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复苏使得 周期性行业崛起 , 分流了 科技 板块资金 ;同时,恒生 科技 的一些成分股也正在经历 取消巨额税收优惠等在内的负面利空 。
恒生 科技 ETF基金经理冉凌浩认为:2020年港股表现明显不如美股及A股,但港股前期的滞胀正是为将来的补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未来也将会有多重动能驱动港股上涨。长期来看,港股市场走势完全由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决定; 未来两年,港股上市公司盈利有望快速上行,有力支撑港股走势 。
他重申恒生 科技 指数已经基本到底的观点,但认为反弹可能不会来得那么快,因为市场需要时间来彻底消化政策影响和负面消息,其间可能会出现窄幅震荡的走势。但是 到了4季度,投资者会逐步开始以2022年的业绩来重估恒生 科技 指数的估值状况 ,届时会发现恒生 科技 指数依然有着很好的成长性,同时估值更便宜了,这可能会推动指数出现较好的涨幅。
最近港股迎来了一波涨幅,科技板块和医疗板块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涨,所以恒生科技恒生医疗接下来的事态一片良好。
还是有希望的,没到抄底的时候。
首批恒生科技ETF大成恒生科技ETF(代码:159740;场内简称:恒生科技)基金经理冉凌浩表示:恒生科技指数在港股市场日益举足轻重,已成为继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后的另一旗舰指数。经过历时数月的区间震荡走势,恒生科技指数已经初步展现底部区间迹象。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已经很低,但其成长性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其PEG比创业板指数及纳斯达克100指数都低。对应目前情况计算,恒生科技指数2021年市盈率为33倍,2022年的市盈率为25倍,2023年市盈率为20倍,对应的复合年化盈利增速达到30%以上,PEG估值较低。 第二,恒生科技指数主要权重股,如某些互联网巨头企业的估值水平已经位于历史低水平区间,意味着坏消息已经在股价中体现出来了,未来下跌空间很小。 第三,从最近几天的市场走势来看,哪怕有更多的坏消息公布,恒生科技指数也没有进一步下跌,暗示已经基本平缓。
恒生科技指数被称为港股市场的“纳斯达克”。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主要涵盖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30家最大的港股科技企业,基本上是中资科技企业,涉及领域包括网络、金融科技、电子商务、数码等。其中大众耳熟能详的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小米、快手、京东、网易等公司都名列其中。
科技指数普遍具有高走势、高研发投入、高估值特点。参考纳斯达克100科技指数、上证科创板50指数以及其他市场综合指数,可以发现科技指数普遍具有相对市场更优的走势、较高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以及较高的估值,配置价值很高。
恒生科技指数也不例外。过去2年,恒生科技指数不仅大幅跑赢全球主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也全面超越港股两只旗舰型指数——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
你是否还在盯着券商板块?给你提个醒,这个行业要比券商更受欢迎,资本市场改革和财富管理需求的爆发为其所带来的收益程度也要远超券商,素有券商"背后的男人"之称的行业,即金融IT行业,金融IT龙头--恒生电子,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分享的企业。
在分析恒生电子前,有份金融IT行业龙头股名单要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建议收藏!金融IT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 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主要面向证券、期货、公募、信托、保险、私募、银行与产业、交易所以及新兴行业等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说得更通俗点,平时投资者交易的行情软件,多为恒生电子 *** ,市占率在60%左右,在资本市场 IT 领域是占绝对优势的软件类龙头企业。
说完了公司的一些情况,我们要更深入的分析公司现在所具备的投资价值。
亮点一:绝对的领先,绝对的龙头
金融科技行业本身对技术要求较高,要是跟刚进入行业里的竞争者做比较,公司在持续20多年的经营实践中积累了相当多的经营经验,让公司在行业里一直保持在领先的位置上。同时,公司在长时间的技术积累下被客户所认可,例如公司在证券行业的核心交易系统、基金等买方行业的投资管理系统、银行业的综合理财系统等都受到客户青睐,从而使公司步入正循环,技术优异--吸引大客户--创造大收益--反哺技术--进一步吸引客户..龙头的地位才能因此而得。
亮点二:更高的用户粘性,更强的技术创新
金融机构和普通行业,需求属性都是不一致的,一款交易软件的内容可要包含很多的,小事情比如日常看盘,重要的事比如有交易、融资等巨额金钱往来的项目,所以一定要必备极高的稳定、安全属性。如此一来,只要机构一经选择,就不可以再随意更换系统,将客户与恒生的关系进行深度绑定,给公司创造长期不断的稳定收入。
难能可贵的是,恒生并没有因为用户粘性高而停止进步,公司在研发人员以及研发费用这两方面的投入水平要远高于同行,拥有非常棒的创新能力。
亮点三:引进来,走出去,买下来,打开国际市场
公司把国外先进产品带了回来,学习其先进之处并设法超越,接着将公司已有优势产品拓展到发展中国家的证券市场,与此同时,从欧美市场上找到优质标的并进行并购的措施,可以在增强公司实力的同时,借助标的公司的渠道进入新的海外市场。对海外龙头的追赶这个目标得以实现,并扩大公司盈利收入。
字数有限,在目前,越来越多关于恒生电子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都已经放到下方的研报里了,大家快点看看吧:【深度研报】恒生电子点评,建议收藏!
二、 行业角度
现在国内资本市场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在资本市场的持续更改以后会进行催生出大量的IT投入,来帮助证券交易系统的扩容、迭代与完善,这让行业有更多的机遇去增长。
另一方面,居民财富持续增长、"房住不炒"、打破银行刚兑等因素都在或多或少地引领居民财富往资本市场转移,而这些都让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加速。基金市场发展良好,资管规模不断扩大,催生了IT运营投入需求,同时可以带领金融IT行业的持续发展。
三、总结
总的来讲,恒生电子作为行业的领跑者,又积极主动的去创新和扩张,在未来行业的飞快发展下,公司的发展将会变得越来越好,但文章内容上有一定的滞后,假设想清楚的了解恒生电子未来的行情,点击链接之后就会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恒生电子估值具体是个什么样子,是高还是低:【免费】测一测恒生电子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0-2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在经 历史 上单日最大跌幅后,恒生 科技 指数继续下挫,3月15日报收3643点,跌幅8.1%。从2021年2月最高点11001点至今,该指数已经下跌67%。
由于包含腾讯(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等知名互联网公司,恒生 科技 指数一直被不少 财经 大V列入抄底港股的投资组合中,跟踪恒生 科技 的指数基金高达8支。近期跌跌不休的股价考验着投资者心态,那么恒生 科技 指数当前估值是什么水平?
根据编制规则,恒生 科技 指数由30家公司组成,单个公司占指数权重上限为8%,公司必须来自恒生行业分类中的工业、非必需性消费、医疗保健业、金融业和资讯 科技 类,且对创新属性有一定要求。创新属性需满足以下其中至少一项:1、利用 科技 平台营运(如网络或移动通讯平台)。2、研究发展开支占收入的比例大于等于5%。3、年度收入同比增长大于等于10%。
从创新属性的第一条就能看出,恒生 科技 指数对于互联网公司的偏好。截至3月15日,恒生 科技 指数行业构成中,可被视为互联网平台的公司有14家。由于恒生 科技 指数并不是实时披露指数权重,界面新闻根据指数编制规则进行模拟(不代表实际指数构成),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03690.HK)、百度集团(09888.HK)、京东集团(09618.HK)和网易(09999.HK)的指数权重都触及了8%的上限,互联网平台公司占整体指数权重的63%。在指数权重超过5%的公司中,仅有小米集团(01810.HK)是非互联网平台公司。
这也意味着,互联网公司的股价走势将对恒生 科技 指数起到主导作用。
恒生 科技 指数由恒生指数公司有限公司在2020年7月27日推出,一定程度上迎合了2020年市场对互联网公司的偏好。指数只花了不到半年时间,就从推出首日的6677点一路涨至11001点。
回顾2020年7月这个时点,当时互联网公司估值已经普遍经历一轮抬升。由于恒生 科技 指数 历史 较短,参考指数构成有一定相似性的中国互联网50指数,按照市销率计算,当时互联网公司估值基本达到了5年 历史 中枢区间,随后半年的上涨将互联网公司估值带到了 历史 最高位,这为后续的暴跌埋下了伏笔。
恒生 科技 指数的另一个隐患来源于设计上的缺陷。恒生指数在将某公司纳入指数时,要求至指数检讨会议当日,该公司上市至少三个月,而在恒生 科技 指数中并没有这一条款。
以快手为例,公司于2021年2月5日上市,随后于2021年2月23日被纳入恒生 科技 指数,相隔仅有18天。
目前在港股,一些稀缺概念公司上市初期股价易受到炒作,使其背离基本面。快手和商汤(00020.HK)作为“港股短视频第一股”和“AI第一股”,上市初期股价都经历了爆炒。过快将这类高位股票纳入,一方面满足了投资者尝新的心理,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投资风险。
此外,2021年大批中概股在股价高位时,来港股二次上市,使得港股投资者没有享受到上涨的主升浪,却承受了暴跌之苦,典型的有哔哩哔哩(09626.HK)这类公司。
俗话说,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随着恒生 科技 指数大幅下跌,投资风险正在减小而非增大。
从过去十年的 历史 看(回港股二次上市的公司参照其美股 历史 ),有16家公司当前市销率处于最低点, 有14家公司当前市净率处于 历史 最低点。特别是占指数权重较大的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京东、百度和小米的市净率均处于 历史 最低位。
但这代表指数没有下跌空间了吗?
我们应该注意到两点。首先,部分成分股上市时间较短,还未经历一轮完整牛熊的检验,如商汤、理想 汽车 、小鹏 汽车 ,这三家公司占指数权重超过10%。第二,部分成分股存在周期性,如中芯国际(00981.HK)、华虹半导体(01347.HK)、联想集团(00992.HK)等,他们正处于周期的高点。
综合来看,如果将恒生 科技 指数分为互联网板块和非互联网板块,互联网板块,也就是63%的那部分,毫无疑问处于低估值区间;而非互联网板块,也就是37%的那部分,还难言低估。因此是否到抄底的时候,就看投资者的理解了。
能买。2022年的恒生科技指数非常符合投资条件,即好行业、好价格、确定性强,所以是能买的。恒生科技指数,是恒生指数公司在2020年7月27日推出的,一个科技类股票为主的指数。
富时A50指数的成份股有哪些?1、a50成分股主要有: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华为真正入股的a股上市公司和华为深度合作...
长沙邮箱是多少?1、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073...
最新豆油期货行情1、截至11月26日,大商所豆油主力合约...
这是当然的受国际金价波动影响着最高的时候达到1920美元/盎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