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并不能获得什么实际的收益,因为分红后股价会下降,减少的那 部分会转移到你的股票账户上,相当于钱从左边口袋转移到右边,而且卖出时候还要扣 红利税 。股东的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税负为 20%,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税负为10%;持股期限超过 1年的,股 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公司派发股息红利时,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待其 *** 股票时, 根据其持股期限计算应纳税额。
拓展资料
股票常识:
1、股票投资的基础是要有“股权思维”。 股票即是企业,买股票就是买生意。股票不仅仅是一种可交易的证券,而是一家企业的所有权凭证,每一股股票都代表着所拥有这家企业的一股股权,投资股票其实与投资企业一样,股票即是企业。巴菲特说“买股票就是买生意,要以经营者的眼光来看待股票,而不是交易者。”这就是价值投资最基本的认知,最根本的常识!所以在你们根本不懂企业经营分析的时候不建议自己去买股票,因为你根本没看懂生意。
2、市场先生。 市场只会告诉你交易价格,不会告诉你企业价值,市场并不是一直有效,相反,很多时候市场先生会报出愚蠢的股票价格。 “投资者是在与一个叫“市场先生”的人进行交易,每天市场先生都会提出一个他乐意购买或他想卖给你的价格,市场先生的情绪很不稳定,有些日子很乐观报出很高的交易价格,有些日子却相当悲观只报出很低的交易价格。
3、波动不是风险。 上面提到了“市场先生”会经常的给出愚蠢的市场报价,这个报价有时候会超出所有人的预期或者承受能力,所以股价剧烈波动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将短期波动视为风险是愚蠢的,短期波动并不等于永久损失的风险。
格力电器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买格力电器这只股蛮多朋友都购买了。有关家电的行业里,格力身为领军者,也是得到很多人的关注,下面学姐就帮大家好好分析分析格力电器。
在说格力电器前,我整理好的家电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家电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涵盖了生产销售空调器、自营空调器出口业务及其相关零配件的进出口业务这些主要经营范围。空调、生活电器、智能装备属于公司主要产品。从《暖通空调资讯》发布的数据了解到,2021年上半年,格力中央空调凭借16.2%的市场份额排名榜首,持续维持行业领先水平;从《产业在线》得出的结论为,2021年上半年格力家用空调内部销售了33.89%,在家电行业中属于第一名。
按照简介能看出格力电器实力很强,下面我们通过亮点剖析一下格力电器适不适合投资。
亮点一:员工持股方案落地,利益绑定长期稳增长可期
2021年6月21日,格力电器公布把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布了,员工持股计划资金规模不比30亿元多,股票是从公司回购账户中的已回购股票得来的,以27.68元/股的价格购入,达到了回购平均价格的一半,股票规模不超过1.08 亿股,占总股本1.8%,拟定参与员工的总数量少于12000人,覆盖总员工数的比例是14%,把董明珠从认购上限3000万股中删除后,持有股权以个人为单位是0.65万股。员工持有股票的方案实现了核心员工和骨干的个人利益与上公司业绩的高度绑定,有望激发出核心人员的全部工作热情,未来公司业绩稳增长很有可能会实现。
亮点二:公司产品品类逐渐丰富,综合竞争力增强。
就当下,公司已从单一品类发展到当前涵盖消费品和工业品两大领域多品类产品,其中空调业务已从家用空调拓展到商用空调以及特殊工况空调,后续冷藏冷运、军工国防、医疗健康等领域将成为重点拓展的方向。
篇幅有限制,其他和格力电器相关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这篇研报将进行整理介绍,点击可以了解:【深度研报】格力电器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2018 年以来,白电市场经过电商下沉的帮助,冰箱,洗衣机已经几乎每家都有一个了,而对于空调而言,很早就已经进入"一户多机"的时代了,将来升级换代才是主流需求。在现在这个低基数的背景下,更新换代比较快,各地方 *** 的补贴力度应该会大大加强,促进白色家电市场回暖。疫情的冲击和考验都面临过,龙头企业依据着它们在产业链布局、专利规模、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制度等方面的优势,"爆品"会更有机会创造,白电市场的整体集中度会更进一步,格力电器作为白色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就非常的有希望从中受益。
三、总结
从大体上看,格力电器实力非常不错,市场占有率是比较高的,改革以后,经营的环境明显的改善了,产品也逐渐的变多了,公司发展前景真的蛮优秀的。但是文章写出来也需要花费有些时间,要是想要更加清楚格力电器的未来行情,要是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直接点击下面的链接,有专业的投顾教会你,看下格力电器现在行情是否到可以买入或卖出:【免费】测一测格力电器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作者 Eastland
头图 视觉中国
2022年6月25日,格力电器(000651.SZ)公告称,京海互联于6月24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共减持公司股份1.1亿股,占总股本的1.86%,持股比例降至6.47%。
2012年,美的、格力营收分别为1030亿、993亿,格力为美的的96.4%。这一年方洪波、董明珠同时成为“操盘手”。从此,起点基本相同的两家公司经常被进行比较。
按照2022年6月28日收盘价,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市值分别为4143亿、1970亿,静态市盈率分别为14.4倍、12.3倍。两家市值较1年前都有较大回落,但美的市值领先优势从60%扩大到110%。
历时十年的“田忌赛马”结局越来越明朗。
营收差距渐大
到2016年,美的、格力营收分别为1590亿、1083亿,格力相当于美的的68%。在方洪波治下,美的领先优势从2012年的4个百分点扩大到32个百分点。
2018年格力发力上攻,营收逼近2000亿、相当于美的的76.3%。但自2019年,落后幅度再度扩大——2020年格力营收跌破美的营收的60%,2021年降至美的的55%。
空调、家电、智能装备,分别对应美的、格力的“上驷”“中驷”和“下驷”。
1)上驷,悬念还能保持多久?
美的、格力的上驷是空调业务,包含家用空调和暖通空调。
格力的“上驷”是长胜将军。2018年格力空调业务营收1557亿,美的收入不及格力的一半。
2020年,格力的“上驷”偶有“失蹄”,被美的以℡☎联系:弱优势超越。
2021年,格力空调收入1317亿,相当于美的空调营收的108%,重新夺回空调霸主宝座。
在上驷的对决中,格力赢得不轻松。现在看来,美的空调收入终将超过格力,悬念保持不了多久。
2)中驷,并没有可比性
美的、格力的“中驷”是家用电器,分别命名为“消费电器”和“生活电器”。
2021年,全国25个主要家电品类中,美的有7个品类线上/线下市场份额排名第1;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联系:波炉、烤箱等7个品类线上市场份额排名第2。
格力家电业务与美的家电业务不具可比性,放在一张图里极为不协调。
美的消费电器包括冰箱、洗衣机、厨卫及品种繁多的家电,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2021年美的家电收入达1319亿,同比增长15.8%。
2020年、2021年格力家电收入分别为45亿、49亿,跌到美的家电收入的4%以下。而且2021年增速仅为8%,远远落后于美的。
空调与冰箱、洗衣机都是家电,在设计、生产、供应链、销售渠道等诸多方面都是相近甚至相同的。
作为空调王者,家用电器是格力最有希望做大、做强的业务, 但努力了这么多年,冰箱、洗衣机、电饭锅……都做了,但格力家电销售收入还不到美的二十五分之一。
所以,美的、格力的“中驷”没有可比性。
3)下驷,美的“埋伏”多年
作为家电制造巨头,美的、格力均已完成向智能制造的转型,还对外出售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美的将智能装备板块命名为“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板块的核心是2017年美的收购的世界顶尖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2021年,该板块营收272.8亿,其中来自戴姆勒、宝马等的订单达数千台/套。
2021年,格力智能装备板块营收仅8.6亿。为提高可比性,将绿色能源板块收入29.1亿(主要来自银隆,已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工业制品”板块收入31.9亿(压缩机等),与智能装备收入相加,总收入69.6亿,约为美的智能装备收入的25.5%。
美的智能装备板块的核心是德国库卡(KUKA)。该项收购极大地提高了美的制造的自动化水平,截至2022年初每万名工人使用的机器人台数达到370台,预计两年内进一步提高到700台/万人。
库卡被美的并购后业绩缓慢下滑,2020年营收216亿,较2017年下降20%,每年下滑7.2%。2021年库卡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全年营收273亿、同比增长26.4%。
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额度不到250台/万人,韩国则超过930台/万人。人口红利殆尽,招工难、用工贵、人员流动率高,促使企业更多地使用机器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增速最快的机器人市场。
从2017年收购库卡95%股权,美的花了四五年时间整合资源、提高供应链的本土化率,如今已渐入佳境。 到2024年,美的收购库卡时做出的“不干预、不裁员、不退市”将到期。
都是高手,但格力出现异动
1)格力成本控制能力出众
2021年,美的、格力毛利润分别为767亿、456亿。格力以美的55%的营收,获得美的60%的毛利润,说明格力的成本控制能力优于美的。
格力成本控制优势是全方位的:
2021年,美的原材料成本占营收的51.3%、格力为45.9%。营收数千亿的同行,材料成本竟相差5个百分点;
美的人工成本占营收的3.6%、格力为2.3%;
美的能源成本占营收的0.8%、格力为0.4%;折旧占营收的比例,美的、格力同为0.9%。
美的成本略高的客观原因是产品线丰富,相比之下格力更加专注。
2)毛利润及费用
蓝色折线代表毛利润(率)、彩色堆叠柱代表费用(率),蓝色“淹没”彩色时才能获得经营利润。
2021年,美的毛利润767亿,毛利润率22.5%(较峰值下滑6.4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合计509亿,总费用率为15.8%(较峰值下滑4.9个百分点)。
2021年,格力毛利润456亿,毛利润率24.3%(较峰值下滑5.9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合计219亿,总费用率11.7%(较峰值下滑2.5个百分点)。
通过对比,有两个印象:
第一,美的规模效益更显著。以2021年为例,市场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均为格力的2倍,费用率只比格力高1 2个百分点。特别是研发费用,美的、格力分别为120亿、63亿。长此以往,美的会累积越来越大的技术优势。
第二,尽管创新能力不佳,但格力对现有业务(主要是空调)压缩成本、控制能力超强。
2012年美的营收小幅领先,但净利润远低于格力,直到2020年才超过格力。2021年美的、格力净利润分别为286亿、231亿,格力相当于美的的81%。
以美的50%的营收取得美的80%的净利润,格力的成本控制能力值得称道。但格力已“挤掉毛巾中最后一滴水”,进一步压缩的余地不多了。
3)格力关键指标异动
在格力净利润保持领先的那些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却大幅低于美的。
2017年,格力、美的净利润分别为224亿、186亿,格力领先20%;但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63亿、244亿,格力落后33%;
2020年格力净利润落后美的1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2亿、落后35%;
2021年格力“风云突变”,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仅为18.9亿、同比下降90%!
与期初数据比对,发现“产品库存”账面价值增加109亿(2020年增加值为45.8亿)、应收账款增加51亿,这是经营活动现金流下降的主要原因。
多年以来,格力账面现金超过经营、投资活动所需,2021年骤然减少近200亿。
2016年,格力、美的营业成本分别为729亿、1156亿。对格力而言,账上有几百亿现金足够了。但到2017年6月末,格力账面现金突破1000亿(格力、美的账面资金分别为1053亿、342亿)。
2019年末、2020年末,格力账面现金已先后达到1254亿、1364亿。
2021年,账面现金掉头向下,年末降至1170亿,较年初减少194亿。
无论如何,格力经营活动现金流断崖式下跌值得警惕。
田忌赛马的终结
家电、空调(含暖通空调)是美的、格力的“必选题”,智能装备是“附加题”。2021年,美的两道必选题“总分”2737亿,比格力的1366亿高***。
美的“附加题”主要内容是并购/整合库卡,尽管道路曲折但前途越来越光明。
格力喊了多年“加快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长点”,智能装备、精密模具、再生资源、新能源、半导体、医疗 健康 ……但始终没有改变对空调业务的高度依赖。
格力的空调“王位”是前任董事长朱江洪率领团队获得的战果,董明珠当年在团队里的角色是“卖空调”的。
朱江洪退休后,董明珠连电冰箱都没能做起来,智能手机、新能源车、锂电池就更难说了(注:2021年国内冰箱占有率排名前三的是海尔、美的、西门子,TCL排在第八,格力冰箱榜上无名)。
按“三局两胜”规则,美的、格力已然分出胜负,比赛继续的理由是人们想看美的是否能够全胜。如今这场持续十年的田忌赛马到了该终结的时候了。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富时A50指数的成份股有哪些?1、a50成分股主要有: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华为真正入股的a股上市公司和华为深度合作...
长沙邮箱是多少?1、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073...
最新豆油期货行情1、截至11月26日,大商所豆油主力合约...
这是当然的受国际金价波动影响着最高的时候达到1920美元/盎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