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销该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残值收入 借: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核销(净值大于处理收入)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净值小于处理收入做相反分录。
固定资产科目的净值为零,也就是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金额是零,但在处理过程中也可能会有处理的费用 。
固定资产处置时: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已计提完的固定资产清理账务处理固定资产计提完折旧后,如果还可以使用,那么,净残值应该继续挂账,直到报废时再作帐务处理。
假设一台机器设备A,原值10000元,已提足折旧,则累计折旧也为10000元,出售给甲公司,售价为500元。
1、上述以外的资产损失,属于需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
2、购入当月不提折旧,出售当月计提折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指出:(一)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3、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这种计价 *** 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损益等。固定资产净值也称为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它可以反映物流企业实际占用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数额和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这种计价 *** 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损益等。
4、资产的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即原值或原价),不扣除作为该科目的备抵项目(如相关资产的折旧、摊销、减值准备等)的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金额后的净额。资产的账面净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除减值准备以外的备抵项目金额后的净额。
一)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二)发生的清理费用等。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三)收到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如果是出售的是机器设备等动产,需要计算缴纳增值税。
在处理固定资产报废时,首先需要进行核销,具体步骤为: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这一步骤是确保账面记录与实物一致的重要步骤,尤其是当固定资产的折旧已经提完,实物已经不存在的情况下。其次,如果报废的固定资产能够变卖,还需要确认收入。
固定资产提完折旧后,报废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首先,会计会将设备账面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即1500元(2000元原值-500元折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同时,将累计折旧500元转入累计折旧账户,原固定资产2000元从固定资产账户中扣除。
固定资产提完折旧后,不再提取折旧了。如果该项固定资产可以继续使用的话,继续挂账,不需要作帐处理,待报废时再进行帐务处理。
固定资产提完折旧后,不再提取折旧了。如果该项固定资产可以继续使用,则继续挂账,不需要作帐处理,但需要在年报附注中应披露已提完折旧仍在用固定资产的原值和净值,同时可在固定资产卡片上注明资产状态。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您的固定资产属于已经使用到年限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是不能再计提折旧的。只有当把他当废铁卖了的时候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给消掉。
1、固定资产提完后,固定资产还在使用的,就做为在用管理就好,账上不必再作处理,净值就留在账上,等报废或转卖时再做处理。报废时: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这笔分录,就把固定资产的账上净值就转入固定资产清理了。
2、首先,确定固定资产是否还在使用,如果还在使用并没有发生 *** ,报废,损毁,盘亏则不用马上进行固定资产清理。当这些业务实际发生时,同步做帐。第二,如果发生 *** ,报废,损毁,盘亏则进行固定资产清理。报废固定资产需要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经鉴定,批准后进行清理。
3、如果固定资产在提完折旧之后仍然在使用,那么对于残值不做处理,帐务上没有处理。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的时候,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和累计折旧分别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这时候,由于原值一般大于累计折旧,所以相应的净值就会体现在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即这种净值最终在固定资产清理的过程当中进行转销。
4、固定资产计提完折旧后应该没有净值,只有当初预估的残值。提足折旧仍可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5、固定资产提完折旧后,不再提取折旧了。如果该项固定资产可以继续使用,则继续挂账,不需要作帐处理,但需要在年报附注中应披露已提完折旧仍在用固定资产的原值和净值,同时可在固定资产卡片上注明资产状态。
6、固定资产计提完折旧后,如果还可以使用,那么,净残值应该继续挂账,直到报废时再作帐务处理。